本帖最后由 川页 于 2018-5-15 16:58 编辑
用后的火罐用84浸泡后,形成白色的垢----应该是医疗用水的硬度高形成的,
建议:1、用软水配置消毒液。
2、消毒后,用合格的软水冲洗晾干。
3、或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
《中医拔罐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8 拔罐类器具的使用与处理 8.1 拔罐常用器具包括玻璃罐、竹罐、陶罐和抽气罐等。 8.2 罐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方法首选机械清洗、湿热消毒。 8.2.1 机械清洗湿热消毒,应符合A0值3000(相当于90℃/5min,或93℃/2.5min)的要求。干燥后保存备用。 8.2.2 手工清洗 8.2.2.1 手工清洗的基本条件及防护用品。 8.2.2.1.1 罐具清洗应使用专用水池,不得与洗手池共用。有条件应与诊疗区域分开,在独立的区域清洗。 8.2.2.1.2 应配备洗罐工具,如刷子、医用酶洗液、滤水篮筐、浸泡桶等。 8.2.2.1.3 应配备防水围裙、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8.2.2.2 手工清洗流程: 8.2.2.2.1 应先去除污染。罐内如存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排放达标的医疗机构可直接倒入污水处理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医疗机构,应先用吸湿材料吸附去除可见污染。再将罐具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后,用医用酶洗液浸泡刷洗、清水冲洗。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 8.2.2.3.2 将清洗后的罐具完全浸泡于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或其他同等作用且合法有效的消毒剂中,加盖,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或采用湿热消毒,应符合A0值3000(相当于90℃/5min,或93℃/2.5min)的要求。干燥后保存备用。 清洗消毒可以再参考一下WS 310.1-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一部分:管理规范 .doc》WS 310.2-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