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857
- 最近打卡:2025-04-15 21:56:58
|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药物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每年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的抗生素新品种的数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一方面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丁较多的手段,但另一方面,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我国新抗生素研发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抗生素复方制剂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①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嘧啶(TMP)与非磺胺类抗生素组方
磺胺类药物主要抑制了细菌的二氢叶酸(DHFA)的合成,而TMP则抑制了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活性,进一步阻止了四氢叶酸(THFA)的合成,由于两者从不同途径同时阻断了细菌的叶酸代谢系统,故TMP起到了磺胺增效作用。
但我国在抗生素复方制剂的研发过程中,把TMP作为万能抗菌增效剂,出现了TMP加头孢氨苄、TMP加四环素、TMP加庆大霉素、甚至TMP加黄连素等不合理的复方制剂。
②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和三唑巴坦钠,与各种头孢菌素的复方制剂不宜随意组合,应从各种头孢菌素固有抗菌谱及半衰期与酶抑 制剂的半衰期、毒性大小和两者的最佳配比去考虑组方的合理性。
但现在却有开发各种头孢菌素与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如:头孢呋辛钠与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与三唑巴坦钠或舒巴坦钠,未从抗菌谱和两者的半衰期的差别予以全面考虑。
2.含各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大输液不宜大量开发,应考虑各种“沙星”的稳定性和溶解度。
喹诺酮类抗生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临床应用以来,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目前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但该类抗生素对光不稳定,在光照下易分解,并产生多种光降解产物,使抗菌活性下降。如司帕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经紫外光照射30、60、90、120 min后,发现洛美沙星降解十分迅速,不仅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而且用HPLC色谱法证实有多种降解物产生。因而不宜大量提倡研制各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大输液和小针剂。
3.注射用阿奇霉素的各种盐不宜随意开发
国外经过反复比较、研究后,确定注射用阿奇霉素为枸橼酸阿奇霉素的盐,但在我国,仅仅从品种的多样性和经济效益的考虑,开发了大量的阿奇霉素的各种盐,目前除了枸橼酸阿奇霉素外,还生产了磷酸阿奇霉素、盐酸阿奇霉素、硫酸阿奇霉素、乳糖酸阿奇霉素、葡萄糖酸阿奇霉素、富马酸阿奇霉素、马来酸阿奇霉素等注射用阿奇霉素,尚未经过严格的长期稳定性研究和对有关物质的考察。其安全性还有待考察。
4.抗生素与包装材料相容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必须适合药品质量的要求,方便贮存、运输和医疗使用”,“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但目前我国药品研制和生产企业开发新抗生素的重点一直放在药品本身的制备和加工,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却未予以足够重视。国内曾发生抗生素类药品因包装材料(玻璃、塑料、橡胶、铝塑包装)选用不当而造成药品渗出、泄漏、潮解,甚至有的包装材料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品变质,如头孢氨苄、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钠等都因包装材料的问题导致了产品不合格的质量事件。
因此,在研发和设计药品最终产品时,必须进行药品与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相容性的详细研究,以保证内装药品的质量。
在抗生素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被包装的抗生素的理化特性,包括对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的稳定性、耐受性以及对湿度、温度的时效反应等,从而为包装材料的科学选择提供依据。对于易吸潮或易氧化的药品,应避免使用塑料瓶包装。
②充分了解包装材料的理化特性,包括通透性、密封性和柔软性同时还要掌握包装材料的化学组成以及对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的稳定性。
③获取流通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运输状况等较详细的资料,以保护药品在流通过程中能承受压缩、振动等的影响。
④把包装后的抗生素在充分接触包装材料的情况下按照加速试验的条件进行长期稳定性和相容性研究,获取包装材料对抗生素质量的影响。 |
评分
-
参与人数 2 | +5 |
金币 +9 |
文点 +2 |
收起
理由
|
乔-乔
| + 5 |
+ 6 |
+ 2 |
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
星火
| |
+ 3 |
|
精品文章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