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
辩戴手套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吗?作者:江佳佳
戴手套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吗?
前不久,SIFIC论坛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话题围绕“戴手套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吗”展开,双方轮番上阵,伴随着辩论的跌宕起伏,辩手和观众们都对于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欲窥辩论赛精彩演出,请看SIFIC辩论赛版块版主拙凌的赛事点评
初次尝试了点评并得到大家关注后,对其它已经落幕的赛事不做评论反而感觉有点失职,今天抽空再次回顾了赛事之二。
犹记得开赛之初,由于正式赛场和围观赛场同时开放,作为一名默默的围观者,感觉有点混乱,印象中唯觉正方先声夺人,火力超级强大!如今,再次静下心来回顾本场赛事,却是发现惊喜不断!以下逐项搬来。
正方(可以使用)主要观点:
1、节约时间和成本。
2、有助于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如果来不及换手套的话,消毒手套比不消毒好。
3、手套上消毒可以达到相同效果,并且细菌增殖速度减缓。
4、不必担心对皮肤的刺激。
5、提交了2篇文献作为循证依据,调研了一些外部医院的实践经验。
6、提供了一个小实验,证明手套4h不更换不会老化、破裂。
反方(不可使用)主要观点
1、不应违反规范要求,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2、实践依据:手套上使用手消毒剂,手套黏、脏、并且不能彻底被消毒,并且手套的密闭性会被破坏。
3、工作忙和条件受限不应成为否定规范的理由。
4、速干手消毒剂不适用于手套消毒。
火力点之一:
正方:
戴着手套抹上手消可以杀灭手套上的细菌,先后提供了2篇文献和外部医院实践为依据。
反方:
1、反复指出手消毒剂是皮肤黏膜消毒剂,不是物品消毒剂;
2、如果重复消毒手套,那么从物品重复使用的原则来看,没有遵循“清洗-消毒”的方法,也是不适宜的。
3、以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的调查数据说明,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
4、戴手套消毒,手套揉搓时会有皱褶,不能重复消毒。
5、以美国的科技新产品为例,探讨消毒剂并不一定有效。
点评:
这是双方你来我往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正方一开始摆出来论据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这场赛事已然是没有悬念的了)。
但是,然而,BUT,没想到,反方的辩手摆脱了初期的不适宜状态后,越来越思路清晰,抓住重点深度解读这个问题。当反方开始重点在谈这个关键点时,正方基本上毫无反击能力了。
火力点之二:
正方: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依从性。
反方:不能以工作忙和条件有限为借口,违反规范。
点评:
国情向来是个其妙的东东,凡事一跟国情沾上点拐弯抹角的关系,似乎就理直气壮了。
在这场辩论中,正方也是充分利用了这条,甚至提出规范的制定要接地气。反观之,反方对这个论点最初一直也只能强调了不得违反规范。双方似乎陷入了僵持之中,谁都无法说服谁,真让围观者捉急啊!
直至到某一天,反方的一位辩手终于反应过来了:强调国情不正是表明如果去掉国情这个前提,正方还是赞同戴手套不应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这句话说起来真有点拗口啊!
)
当看到这个驳斥的时候,我还真是佩服反方辩友的思维,确实很细心很耐心,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后记——关于辩论技巧
1、反方最大的缺憾在于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表面论点的发言,虽然抢到了发言的先机,却白白浪费了,对方的论点论据是什么都还不了解呢,就急于开火,无端将己方置于招架的位置。
2、正方最大的优势在于先声夺人,论点洋洋洒洒地摆出来,气势逼人。可惜的是,太早亮出了底牌,后继不足,看来看去就是开篇的几条论点,无法进一步驳斥对方,并且对反方后续拿出来的论点也无法进行有效驳斥。
3、双方对对方提出的循证依据都未深入探讨,只有反方质疑过正方的一篇文献,但攻击力不足,没有命中要害。也就是说,大家都提出要循证,但对对方提出的循证依据研究不透,或者置若罔闻,一大遗憾!
4、个别辩手跑偏了。比如一次性物品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做到一次性使用,其实与本次辩论无关。
5、正方提出的最常见现象:检验科抽血环节如何解决。这个一直被忽视,是反方的一大败笔,这也是导致反方支持率太低的因素之一。
图文编辑:sific_x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