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157
- 最近打卡:2025-05-08 08:04:57
|
396.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应如何清洗消毒?
由于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患者使用后的被服、衣物等医用织物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中国台湾地区曾发生过洗衣房工作人员感染SARS病毒的事件;美国一家医院也曾因重复使用的织物导致新生儿/儿童皮肤真菌感染;香港玛丽医院曾发生6名患者被毛霉菌感染,最终2人因呼吸道感染不治而死亡的事件,该事件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承接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服务的洗衣场在洗衣、干衣、平熨、夹熨以及包装这5个工序中均存在毛霉菌污染。
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指出,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属于感染性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为:①一般情况下与其他脏污织物一样洗涤后消毒;机械清洗时,可采用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程序。②不宜手工清洗,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首选热洗涤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时洗涤设备。③感染性织物每次投放洗涤设备后,应立即选用有效消毒剂对其设备舱门及附近区域进行擦拭消毒,使用水溶性包装袋时不可做消毒处理。④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感染性织物的,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入洗涤设备内。规范中对一些特定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等织物的洗涤还有一些特殊要求:被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若重复使用应先消毒后洗涤,消毒可在机械洗涤的预洗环节完成。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对不同病原体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织物消毒要求应按以下方法处理:①朊毒体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织物,需重复使用的应采用含有效氯10 000mg/L的消毒液或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消毒,至少15分钟,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②气性坏疽患者用过的床单、被罩、衣物鞥应单独收集,需重复使用的应专包密封,标识清晰,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清洗。③ 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织物,应按病原体所属生物类别中抵抗力最强的微生物确定消毒的剂量(可按杀灭芽孢的剂量确定)。④ 对于被细菌繁殖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或100-250 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洗涤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也可选用煮沸消毒(100℃,时间≥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0℃,时间15-30分钟)等湿热消毒方法。⑤ 对已明确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或500-10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洗涤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