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8|回复: 14

[转帖] 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床旁隔离你做到了几条?(感控Plu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9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床旁隔离你做到了几条?原创 2018-03-27 赵 芸 感控plus
作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赵  芸
编辑:董宏亮

导  读
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近年来医院患者中检出多重耐药菌的人数不断增多,对不仅容易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给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产生威胁,如何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更好地预防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是医院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按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要求检出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尽量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目前,部分医院现状和各类文献资料均显示普通病区和ICU一样都成了检出多重耐药菌的重点科室,然而普通病区与ICU的重要区别就是无单间隔离条件,这就给感染防控工作增加了困难。在当下床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临床科室更多的是执行床旁隔离,那么床旁隔离有哪些要求呢?如何才能更好得执行呢?根据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如果大家还有好的隔离措施请留言。

1.医生要下隔离医嘱;


2.悬挂隔离标识,隔离标志的使用对医护人员起到了提醒作用,加强其自我防护;同时患者并不了解卡片所蕴含的意义,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隐私。

3.床间距应大于1.1米,有隔帘,不应紧邻留置三管及引流管或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病人出科后终末消毒,若有污染时随时清洗消毒。
4.能固定的物品尽量固定使用,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抹布等。不能固定的物品使用后立即消毒。
5.因为考虑到床边隔离很难保证物品以及患者家属活动的不交叉,因此消毒范围尽量扩大到是整个病房的物体表面、医疗设备设施表面、地面、空气。
6.根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和《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6),当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时,要增加清洁消毒的频率。
7.在患者床头悬挂手消毒剂,医务人员要按要求正确执行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先洗手,再进行手消毒;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8.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要通过良好的沟通、解释,让患者家属认为必须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亲人早日恢复健康。沟通一旦到位,限制探视、限制串病房 以及让家属执行手卫生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9.患者如果转诊或者出科检查时,要提前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的接触隔离预防措施。
10.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操作时,应将高度疑似或者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后者定植的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11.出院后,要对床单元及时行终未清洁消毒处理。
除了上述一系列的隔离措施外,院感科的随时督查和考核也非常重要,监测、控制各个环节,落实感控措施,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力。药剂科的积极配合也是必不可少了,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药敏结果和临床情况,进行合理的指导用药,使患者尽快康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赵  芸
编辑:董宏亮

导  读
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近年来医院患者中检出多重耐药菌的人数不断增多,对不仅容易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给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产生威胁,如何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更好地预防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是医院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按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要求检出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尽量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目前,部分医院现状和各类文献资料均显示普通病区和ICU一样都成了检出多重耐药菌的重点科室,然而普通病区与ICU的重要区别就是无单间隔离条件,这就给感染防控工作增加了困难。在当下床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临床科室更多的是执行床旁隔离,那么床旁隔离有哪些要求呢?如何才能更好得执行呢?根据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如果大家还有好的隔离措施请留言。

1.医生要下隔离医嘱;
2.悬挂隔离标识,隔离标志的使用对医护人员起到了提醒作用,加强其自我防护;同时患者并不了解卡片所蕴含的意义,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隐私。
3.床间距应大于1.1米,有隔帘,不应紧邻留置三管及引流管或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病人出科后终末消毒,若有污染时随时清洗消毒。
4.能固定的物品尽量固定使用,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抹布等。不能固定的物品使用后立即消毒。
5.因为考虑到床边隔离很难保证物品以及患者家属活动的不交叉,因此消毒范围尽量扩大到是整个病房的物体表面、医疗设备设施表面、地面、空气。
6.根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和《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6),当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时,要增加清洁消毒的频率。
7.在患者床头悬挂手消毒剂,医务人员要按要求正确执行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先洗手,再进行手消毒;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8.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要通过良好的沟通、解释,让患者家属认为必须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亲人早日恢复健康。沟通一旦到位,限制探视、限制串病房 以及让家属执行手卫生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9.患者如果转诊或者出科检查时,要提前通知接诊科室,以便采取相应的接触隔离预防措施。
10.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操作时,应将高度疑似或者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后者定植的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11.出院后,要对床单元及时行终未清洁消毒处理。
除了上述一系列的隔离措施外,院感科的随时督查和考核也非常重要,监测、控制各个环节,落实感控措施,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力。药剂科的积极配合也是必不可少了,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药敏结果和临床情况,进行合理的指导用药,使患者尽快康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用,学习了。我院ICU刚成立,已经收到外院带入多重耐药菌的病人了,这个帖子正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lyluoxiuhua 发表于 2018-3-29 08:49
作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赵  芸
编辑:董宏亮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请教概念中没有提到的比如大肠埃希菌等也有三大类抗菌素耐药的要实施隔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lyluoxiuhua 发表于 2018-3-29 08:49
作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赵  芸
编辑:董宏亮

别的东西都差不多,就是隔离标识的挂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拍引起一些反面的效应,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给自己找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lyluoxiuhua 发表于 2018-3-29 08:49
作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赵  芸
编辑:董宏亮

谢谢lyluoxiuhua老师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床旁隔离的详细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0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ICU患者床边可以悬挂,病区患者床边悬挂不太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0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