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禅静思语 于 2017-12-29 15:53 编辑
外科系统年终总结会议上的发言 年终,在外科系统总结会上的发言提纲,院长只给10分钟时间。 由于时间紧迫,有些问题只能点到为止,当然,也是结合日常检查存在问题展开来说咯。有一些指标隐去了,请谅解!
对于外科系统而已: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多重耐药菌防控,一直都是感控工作重点。结合2017年监测结果,还存在菌检率不达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问题。时值二甲复审之年,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为2018年外科系统的工作重点。 一、手术部位感染 2017年1~11月份医院感染部位中,手术部位感染率?%,排在第?位(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占?%)。对于我们来说,这些率也许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监测数据而已,但对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而言,则是百分百伤害。 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环境占5%,器械占10%(手供两室达标以后,二者风险很低),人员占85%(医护人员占35%;病人占50%),由此可见,更多的是人为因素,也就是可控因素居多,分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 (一)手术前 患者方面: 1.择期手术: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病灶等。 2.皮肤的准备:俗称备皮,即彻底清洗+必要的去毛(如需去毛,用电动去毛,禁止刀片刮除,术前即刻)。若没条件洗澡,则手术区域清洗范围要足够大,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3.预防使用抗菌药:在切皮前30分钟~1h,目前在手术室执行给药,时间上能够保证。 医务人员: 1.着装符合要求:口罩遮住口鼻、帽子遮住全部头发、洗手衣裤,衣服不能外露; 2.正确执行外科手消毒:不要以为手术人员是戴无菌手套操作的,乳胶手套并非100%保险,70%的手套在有一定张力的情况下都会产生微小气孔,而这些微小气孔足以让细菌自由出入。手卫生则可以有效减少手皮肤表面的暂居菌,以降低手术野被污染的可能。因此,不管是手术,或是无菌操作,戴手套前后都要认真洗手,才能达到双向防护的目的。 (二)手术中 1.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无尘,保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限制参观人数。 2.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保持患者体温正常。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精细操作,保护组织,有效止血。冲洗液加温37℃,有助于清除血块及残留组织,防止患者低体温。不提倡用抗菌药液冲洗创腔或伤口。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术中追加抗菌药物,以保证在整个手术期间,手术切口能维持有效的抗菌浓度。 5.若需要放置引流管,应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并确保引流通畅。留置引流管不是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指征。 (三)手术后 1.换药前、后做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口罩、帽子)。 2.换药室环境清洁与消毒、病房管理(骨科换药)。 3.观察手术切口愈合,出现分泌物时应送检标本做培养,若考虑脂肪液化,最好涂片检测,为诊断提供支持依据。 另外:不得不说的围术期预防用药: 1.用药时限: 短程用药(基本上是一次性预防用药)优点在于: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②不易诱导产生耐药菌株;③不易引起菌群紊乱;④降低药占比;⑤减少护理工作量。 2.抗菌药的遴选: 头孢类列为首选。青霉素类抗菌谱较头孢类窄,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不是理想的预防用药。 迅速起效是预防用药的基本要求之一,一律使用杀菌剂而不用抑菌剂。碳青霉烯类用于多重耐药、重症混合感染、免疫缺陷重症感染者,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我们说:使用抗菌药是为了预防切口感染。但,为了不发生切口感染,主要做到以下4点: 1.手卫生;2.无菌观念;3.遵守操作规程;4.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似乎没有抗菌药什么事儿,因为,手术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手术切口感染防控,是建立在“手术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手术、供应、麻醉、院感)的基础之上!每个人都先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 二、植入物的管理方面: 今年7月,外科系统在主管院长xx的主持下,召开了多部门联席会议,有院感办、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创伤外科、外一科、手术室、供应室、设备科、器械供应商共同参与,讨论制定了我院“植入物及外来器械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和交接处置流程”,经过近半年的运行,目前执行不错。 每台手术前,器械供应商都会跟科室手术医生共同确认外来器械的型号和数量,准确无误后,连同申请单送供应室核对交接。供应室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及监测。手术结束,外来器械再回收至供应室洗消后离院。整个流程符合规范要求,各种交接记录及监测资料齐全可追溯。做的好的要继续坚持。 三、多重耐药菌的防控: 1~11月份外科系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占到?%,社区多重耐药菌感染越来越多。因此,从以下3个方面做好防控: 1.筛查是关键:感染病例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社区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越来越多。 2.合理使用抗菌药,避免因抗菌药使用不合理而筛选多重耐药菌; 3.认真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避免在病区传播:手卫生和环境卫生是关键。 四、菌检率不达标: 经过努力,尤其是下半年各科感控医生参与管理抗菌药以后,各科室菌检率都有明显的改善:截止11月份监测结果显示:仅xx科和xxx科不达标。 客观原因:是外科感染有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无法留取标本。但国家规范要求菌检率并不算太高。(菌检率>30%、限制级抗菌药使用前>50%、特殊级抗菌药使用前菌检率>80%),因此,对于菌检率的改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首先要有送检意识:血标本能为临床进行血液感染和其他部位感染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血培养的送检指征有: (1)菌血症:患者出现发热(≥38℃)或低温(≤36℃),或寒战;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或白细胞计数减少(计数<3.0×109/L);有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休克等全身感染症状体征,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又不能排除细菌、真菌血流感染的,就应进行血培养。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无低温表现。 尤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进行血培养:①医院获得性肺炎。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血管导管大于48小时。③有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 (2)感染性心内膜炎:凡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在1周以上,伴有心脏杂音或心脏超生发现赘生物,或原有心脏基础疾病、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患者,均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 (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带有血管内导管超过1天或者拔除导管未超过48小时,出现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不能排除由血管内导管引起感染可能的,应多次进行血培养。 2. 感染患者在用抗菌药前,先送检标本,然后经验用药,等2~3天培养结果出来,再结合微生物报告调整治疗药物。这也是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的参考依据。 3.发生医院感的患者:应第一时间采集标本送检。 五、院感病例的漏报: 2017年监测显示:医院感染漏报xx科?%,xx科?%,(规范要求<10%)。只要入院时不存在、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首先考虑医院感染,不确定的科室感控小组讨论、或及时与院感办沟通,不能只管用药,当治疗效果不好再送检,培养阴性,再去埋怨菌检率不准确,最终导致相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 最后,说一说培训: 大家普遍感觉培训效果不理想,根本原因是理论培训与实际执行分道而行。 医院感染与每个人、每一项操作息息相关,日常工作按照规范去做就好了,不用死记硬背,怎么做就怎么说,说的都是规范和制度上的内容,久而久之,行为规范了,制度自然也就掌握了。如果为了应付检查专家,说一套(制度),做一套,不仅会把背诵制度当成负担,在关键的时候自然也会掉链子,当然,还存在违规操作造成的执业风险。 发言完毕,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