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多耐监测与防治
›
快速判断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源头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直播预告丨AI技术如何赋能感控工作(以案为鉴第二季01期)开播啦!
02-24 11:57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489
|
回复:
20
[求助]
快速判断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源头
火
[复制链接]
FF_0928
FF_0928
当前离线
积分
907
发表于 2017-12-11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想请问一下各位老师,如何快速判断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源头?
社区感染/院内感染/定值菌/污染
如果判定为社区感染,是不是仍然可以有感染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17-12-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疑是病人筛查,从正确采样开始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nosmile
ynosmile
当前离线
积分
36778
发表于 2017-12-1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判断,不明白,找住院医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心飞翔
我心飞翔
当前离线
积分
3667
发表于 2017-12-1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培养结果、病史等判定。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梦想
梦想
当前离线
积分
2032
发表于 2017-12-1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采样,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培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敏感性等判断是社区感染还是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话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耐药菌的可能来源。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趴𒀱菜
趴𒀱菜
当前离线
积分
3062
发表于 2017-12-1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植菌或病原菌的确定标准 患者无感染症状且药敏结果用药后治疗无效;有感染症状且依据药敏结果用药后治疗有效。
根据生物学特性,不同细菌之间的感染率和定植率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细菌的毒力、侵袭力、定植能力和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强弱不同有关。
1.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布兰汉菌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毒力较强,定植能力相对较弱。
2.致病菌标本涂片中均能观察到典型的白细胞吞噬或并存现象。而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为医院环境中最常见的菌,毒力弱,耐药性和定植力较强。部分铜绿假单胞菌其标本涂片见大量白细胞,培养亦生长大量,然而白细胞吞噬或并存的是球菌或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快,营养要求简单从而掩盖了真正致病菌。
3.对于不合格标本,涂片SEC>25,WBC无,即使培养出纯种大量生长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或者其他院内获得性菌,都视作无效菌。但应该跟临床沟通,是否为长期住院的重症患者,无自主咳嗽能力。如果自初诊断为泛耐药不动杆菌感染以来,经过多种不同抗生素治疗,感染症状一直存在。可能由于在强大的抗生素选择压力下,患者患者上呼吸道生理菌群消失,泛耐药不动杆菌在炎症部位和上呼吸道同时存在,因此此种情况分离到的上呼吸道不动杆菌属于感染病原菌。
不论是否在培养前采用直接涂片细胞学计数对标本进行质量控制还是连续培养两次以上均不可作为判断感染性病原菌的依据。对痰培养的标本进行涂片观察白细胞吞噬细菌及并存的免疫病理现象作为感染病原菌的依据。实验室对痰标本培养出的条件致病菌不可单纯依据生长情况选择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必须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直接涂片的微观现象和培养生长情况三个方面来确定感染病原菌。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清风竹
清风竹
当前离线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7-12-1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guaiguai
xiaoguaiguai
当前离线
积分
1516
发表于 2017-12-1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散发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源头不好判定,也没有什么必要,很多都是院外带入的。如果在同一个科室发生了3例以上暴发的情况,需要实验室做同源性分析,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断感染源头,以控制感染传播。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诊断主要是来自于病原学检查结果,另外根据是否有临床症状来判断感染、污染或定植。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babysophie
babysophie
当前离线
积分
4812
发表于 2017-12-1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快速判断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源头?究竟是社区感染?院内感染?定值菌?还是污染?如果说采样规范,主要还是判断感染或是定植吧,主要应该依靠微生物室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当然离不开临床医生的诊断能力,至于院感科只能协助分析,提些建议吧。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沈月华
沈月华
当前离线
积分
2806
发表于 2017-12-1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感觉院感科对于多重耐药菌源头判断,能做的工作不多,主要还是依靠临床医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吧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yluoxiuhua
lyluoxiuhua
当前离线
积分
21841
发表于 2017-12-1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了各位老师的分享!受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御剑迎风
御剑迎风
当前离线
积分
1326
发表于 2017-12-1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判断多重耐药菌的来源很难,这需要很多分子生物学仪器,而且追溯起来成本又很贵。
至于是社区还是医院,应根据起病时间、症状以及自身免疫力等多方面来判断
另外,是否定植 首先要看定植部位是否有明显感染症状,没有很大程度可以判定为定植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HJQWE
LHJQWE
当前离线
积分
2068
发表于 2017-12-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放过重度感染患者,尤其是从上级医院的重症室转入的患者,反复多次感染的患者,耐药高危人群。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einan19991220
weinan19991220
当前离线
积分
1645
发表于 2017-12-12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各位老师的解析!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小颜
陈小颜
当前离线
积分
1190
发表于 2017-12-1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除了暴发找源头,单发只做隔离。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小颜
陈小颜
当前离线
积分
1190
发表于 2017-12-1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除了暴发找源头,单发只做隔离措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小颜
陈小颜
当前离线
积分
1190
发表于 2017-12-1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除了暴发找源头,单发只做隔离措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小颜
陈小颜
当前离线
积分
1190
发表于 2017-12-1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除了暴发找源头,单发只做隔离措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小颜
陈小颜
当前离线
积分
1190
发表于 2017-12-1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除了暴发找源头,单发只做隔离措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小颜
陈小颜
当前离线
积分
1190
发表于 2017-12-1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除了暴发找源头,单发只做隔离措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