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696|回复: 25

[求助] 老师们大家胃肠镜是怎么采样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3 1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老师们大家胃肠镜是怎么采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GB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A.5.3.3 消毒后内镜: 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 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可使用蠕动泵)送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毫升的中和剂,自近端的侧口处注入,另一人用无菌容器在内镜前端出口处接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A.5.3.3 消毒后内镜: 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 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送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7.2.2染菌量监测
每季度应监测1次,监测方法应遵循WS/T367的规定。
7消毒液的监测
A.7.1常用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库存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依照产品企业标准进行检测;使用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测定可用上述方法,也可使用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剂浓度试纸(卡)进行监测。
A.7.2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A.7.2.1监测方法
A.7.2.1.1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中和,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用含0.1%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用含0.3%吐温80和0.3%卵磷脂中和剂,醛类消毒剂用含0.3%甘氨酸中和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可在中和剂中加入吐温80至3%;也可使用该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的中和剂鉴定试验确定的中和剂。
A.7.2.1.2用无菌吸管吸取一定稀释比例的中和后混合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72h,计数菌落数;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消毒液染菌量计算见式(A.4)
消毒液染菌量(cfu/ml)=平均每皿菌落数×10×稀释倍数┄┄(A.4)
A.7.2.2结果判断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它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A.7.3注意事项 采样后4h内检测。
A.8清洁用品的消毒效果监测
A.8.1采样时间 消毒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A.8.2采样方法 布巾、地巾等物品可用无菌的方法剪取 1cm×3cm,直接投入 5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
A.8.3检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 80 次,取采样液检测致病菌。
A.8.4结果判定 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7.3内镜消毒质量监测
7.3.1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
7.3.2监测方法应遵循GB15982的规定,消毒合格标准:菌落总数≤20CFU/件。
7.3.3当怀疑医院感染与内镜诊疗操作相关时,应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方法应遵循GB15982的规定。
7.4内镜清洗消毒机的监测
7.4.1内镜清洗消毒机新安装或维修后,应对清洗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4.2内镜清洗消毒机的其他监测,应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GB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图给你看看。                        


IMG_20171123_11394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采样时间(口述)
采清洗消毒后内镜采样。
(2)采样方法:
    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收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送检。
(3)检测目的(口述)
常规行细菌总数检测。
(4)结果判定
    消毒内镜合格标准为≤20CFU/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太详细 了,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丨楚丨河丨 发表于 2017-11-23 11:57
(1)采样时间(口述)
采清洗消毒后内镜采样。
(2)采样方法:

感觉这个是在考试啊,标准的作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们的详解,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规范上说的方法采样,有什么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太详细 了,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详细了,学习了,谢谢大家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4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太详细 了,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4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太详细 了,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4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详解,我们是用10毫升生理盐水自近端的侧口处注入,另一人用无菌容器在内镜前端出口处接取,这样做行不行,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4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太详细 了,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