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2015提到常用环境和设备消毒方法:
1、有效氯200~500mg/L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30min;
2、1000 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
3、70%~80%(体积比)乙醇擦拭物体表面两遍, 作用3min;
4、1000~2000mg/L 季铵盐类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15~30min;
5、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洗浸泡消毒,作用3~5min或反复擦洗消毒5min;
6、1000~2000mg/L过氧乙酸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30min;
7、在密闭空间内,相对湿度≥70%,采用浓度为60mg/m3的臭氧作用60~120min;
8、紫外线灯消毒物体表面,作用30min;
9、其他符合有关规范的消毒产品如消毒湿巾,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因此得出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表面的消毒,并不需要增加消毒剂的使用浓度,而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
医院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除了关注消毒剂的选择及使用浓度外,还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清洁工具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3、遵循清洁单元化的操作,落实一床一巾一消毒;
4、有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5、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6、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
当然啦,一切的消毒,清洁才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没有合格的清洁,再好的消毒剂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