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858|回复: 3

转帖:输液总发静脉炎,这些药你用对了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89
  • 最近打卡:2025-04-16 15:25:44
发表于 2017-10-3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明玥 于 2017-10-30 21:05 编辑

有一好贴转发给大家,非常实用的内容:
正在查房时,美小护急匆匆地跑来说:「 XX 床正在输液的病人,左手臂又出现条索状红线,又静脉炎啦!」心理忍不住嘀咕一句:为啥又是它?

「阴魂不散」的静脉炎

药物静脉治疗是临床上常见且直接的治疗手段,我国目前住院患者的平均输液率在 73.35%,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静脉炎。

静脉炎是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的对血管内壁的刺激,常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紧绷及胀感,沿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条索状的红线,触诊时有发热、发硬的感觉。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血栓性和细菌性静脉炎四大类。

了解易导致化学性静脉炎的药物,同时掌握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能改善患者静脉治疗时的体验,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

表 1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分级标准
1.jpg

易致化学性静脉炎的因素

1. 药物的 pH 值
正常人体的血液的 pH 值为 7.35~7.45,药物的特别 pH 值会导致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
  • pH 值为 4.5 的溶液,100% 诱发严重的外周静脉血管炎;
  • pH 值在 5.9 时,50% 的静脉发生轻到中度的血管炎;
  • pH 值为 6.3 时,20% 的静脉发生轻度静脉炎;
  • pH 值为 6.5 时,较少发生静脉炎。

INS 指南指出,pH 值 >9 或 <5 都会明显增加静脉炎的风险,建议通过中心静脉输液。
表 2  临床常见特殊 pH 药物
2. 药物的渗透压
人体血浆渗透压的正常范围为 280~310 mOsm/kg,输液渗透压一般为等渗或者偏高渗。

当低渗溶液进入血管,会导致水分子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细胞破裂及静脉炎;高渗溶液则吸引胞内的水份,导致血管内膜脱水而受损。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指南则指出,渗透压 >600 mOsm/kg 会明显增加静脉炎的风险。

尤其对于管腔较小的血管,因回流血液不足以稀释药物,也易发生静脉炎。有研究认为,静脉内皮细胞在血流灌注较弱时对渗透压的耐受性如下:820 mOsm/kg 时可耐受 8 h,690 mOsm/kg 时可耐受 12 h,550 mOsm/kg 时可耐受 24 h。

表 3  临床常见特殊渗透压药物
3.jpg
3. 药物的细胞毒性
一般用于治疗肿瘤的细胞毒性药物,由于靶点选择性弱,对正常组织也存在损伤。其刺激性分为:
  • 发疱性细胞毒药物,即渗透后短时间内可造成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
  • 刺激性细胞毒药物,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和疼痛,导致皮下及组织的坏死;
  • 非刺激性细胞毒药物,即对皮肤及组织无明显发疱或刺激。

表 4  临床常见静脉输注细胞毒药物分类
4.jpg
4. 药物的血管活性
一般血管活性药物,因其强烈地收缩血管且往往需要长时间持续输注,所以易长期刺激血管发挥生物效应,导致组织缺血和坏死。
5. 其他药学因素
药学相关的诱发因素还包括:输液速度、药物浓度、药物的剂型设计等。
阳离子型注射液,如高浓度的氯化钾、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也会因浓度过高、速度过快或滴注的静脉细小而刺激血管内膜引起疼痛。
而前列地尔注射液作为脂肪乳剂,其脂微球的屏障保护可明显减轻其对血管的刺激和致炎性。

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特别是推注高渗溶液时。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靠近神经、关节部位处穿刺,尽量不用下肢静脉。避免在掌指、关节等部位的静脉输注高刺激性药物。
3. 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拔针前应再输注生理盐水或 5% 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以免直接拔出针头时将化疗药漏于皮下,或使局部静脉内药物浓度过高,从而加重静脉内膜的损伤。
4. 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5.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
6.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

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

1. 减慢输注速度或停药,并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 可用 1%~3% 普鲁卡因或加地塞米松 5~10 mg 溶于生理盐水,经受累静脉注入,或用透明质酸、利多卡因 1~2 mL 在疼痛处或肿胀区域外缘做多点注射。
3. 可采用 50% 硫酸镁湿敷、红外线照射,也可在患外涂擦激素类软膏、鱼石酯软膏、山莨菪碱凝胶、硝酸甘油贴或喜疗妥软膏、土豆片湿敷,每天 1~2 次,并进行局部按摩。
4. 新型敷料如水胶体透明贴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博博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闻:能囗,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89
  • 最近打卡:2025-04-16 15:25:4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进制 发表于 2017-11-4 06:01
曾闻:能囗,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

这是国家曾经下发的标准中要求,但是在基层,吊水依然是主流,三级医院没有了输液大厅,基层医院输液的人满为患呀,静脉炎也是常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太好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