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7-8-29 19:53 编辑
逃离抗生素的灭活作用。 在过去70年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与扩散可简单地归类于“抗生素耐药性的现代进化”。目前各种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手段的结合使我们可以从耐药细菌在不同环境分布和耐药基因的变迁等多个层面更好地认识人类在这一时段活动期间的耐药性进化及发现耐药基因的贮存库。抗生素耐药性的获得有多种途径。细菌的任何基因包括抗生素敏感性基因可发生自然突变,即使无抗生素时。耐药性也可通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又称侧向基因转移[Lateralgenetransfer])获得新的DNA而产生 。但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与暴露时间是加速耐药性进化的重要因素。敏感细菌为抗生素杀灭,携带突变的耐药细菌得以生存及继续繁殖。否则,若敏感细菌占支配地位,耐药细菌的生存与传播势必受到限制。因而,临床抗生素使用病患较易分离到高耐药水平的菌株。抗生素时代之前所分离的细菌常常对抗生素敏感,如对1950至2002年间由人及食品动物所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充分显示了抗生素进入市场与耐药性进化的直接关系。利用厄瓜多尔一群岛偏僻的野生动物的肠道菌群分析追踪获得性耐药性的发生也提示了人类活动及抗生素暴露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得出了“无人,无耐药性”的结论 。抗生素耐药性的快速进化导致人体大量正常的细菌菌群普遍存在耐药基因,如对至少1年以上未使用抗生素的健康志愿者细菌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存在大量与人体病原菌高度相似的多种耐药基因,并可能有助于新耐药基因的出现。抗生素不仅在人类医学广泛应用,在农畜牧业的应用占较大的总消费量,并引起人们对食源性耐药性及人类极为重要抗生素如第3-4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在食品动物应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