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我与手卫生 有人问我:手卫生是什么?我习惯于回答:好好地洗手,把手洗干净。 实际上,医学上“手卫生”的总称是指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通俗的来说,就是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避免自己感染和感染别人,这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为一名在医院临床一线服务多年的医务人员,以前只知“饭前要洗手”,不知医务人员“洗手”的真正涵义。从接触院感知识起,便逐渐了解“手卫生”的更深内涵,通过全面学习,才真正了解“洗手”的核心意义。我既是一位普通的医务人员,需要督促自己不断强化“去洗手、把手洗干净”的理念,更是一名医院感染的防控人员,需要监督其他医务人员完成“洗手”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性动作。 于是,我也收获了一个“美称”——查酒驾的。同事看到我来了,便说“查酒驾的”来了。最大的区别是,查酒驾的穿英姿飒爽的制服,而我穿平淡的白大褂。慢慢的,在接受枯燥甚至不情愿的检查中,就像从最初对待厌烦的“查酒驾”到习惯自然接受常规的酒精测试那样,许多医务人员从最初检查时临时洗手,到现在无需院感人员检查也能自觉洗手,从最初找借口不愿剪去手指甲、不愿摘取戒指到及时剪去指甲、摘下手饰,习惯了“洗手”检查同时,也养成了自然地“手卫生”习惯。洗手已经从生活延伸到工作,又从工作回归到生活,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鸥水相依,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渗透的过程,成就了工作,更净化了生活的意识。 众所周知,医院既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地方,更是病菌大量繁衍、藏污纳垢之所。许多人从医院出去后,都要好好洗漱一番,感觉从头到脚都是致病菌。作为夜以继日、长时间工作在医院的医务人员,不可避免接触大量病菌,手是接触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媒介,是造成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坚持严格的洗手习惯,能尽量降低手部带菌量,控制被感染和交叉感染别人的机率。 那究竟怎样“洗手”才算正确?“六步法”是医务人员常用的洗手法。当然洗手前,要做到手部无伤口、剪平指甲,收好袖口,备好 洗手液(或皂液)、干燥的擦手纸或擦手巾这样基础准备工作。接下来,让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皂液)进行揉搓七步,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必要时清洗手腕。认真揉搓15秒以上、双手洗净,良好地卫生习惯日渐养成。这也正是每年5月5日“世界手卫生日”和10月15日“全球洗手日”倡导用洗手液或皂液洗手的本义,彰显了世界和国家对个人手卫生健康的关注与关切。 请你和我一起,用心去洗手!让清洁的手,呵护健康成为现实。 安徽省泾县医院院感办 陈莉 2017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