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桃子妖妖 于 2009-7-2 10:06 编辑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多种侵袭性操作技术的广泛使用及ICU 患者的增加,危重患者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和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真菌血流感染早期诊断较困难,使其病死率很高。
摘要: 目的 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真菌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3 —2008 年医院诊断的真菌血流感染57 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白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42. 1 %;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治疗有效率为50. 0 % ,7 例患者在未治疗前病情恶化死亡,病死率为56. 1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提示使用过卡泊芬净与两性霉素B 治疗明显利于患者生存,而高APACHE 评分、未行抗真菌治疗及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病死率较高。结论 广谱抗菌药使用、中心静脉插管与真菌血流感染相关性可能更强;对氟康唑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更换为两性霉素B 或棘白菌素类。
许晓倩, 陈 莉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 年5 月20 日第9 卷第3 期
真菌血流感染57例临床分析.pdf
(277 KB, 下载次数: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