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重磅||震惊!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撤107篇论文,全是中国作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497
|
回复:
12
[转帖]
重磅||震惊!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撤107篇论文,全是中国作者
火
[复制链接]
川页
川页
当前离线
积分
11184
发表于 2017-4-2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2017-04-21
医道君
大医道
4月20日,国际著名的斯普林格杂志社罕见发声,一口气撤销了其旗下的《肿瘤生物学》收录的2012-2016年发表的107篇论文,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论文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其中不乏很多名校的身影。据统计,撤稿最多的为上海交通大学(14 篇)、山东大学(9 篇)、中国医科大学(7 篇)。
国际学术期刊在接受投稿时,为了保证作者受到公平审稿,一般都要求作者提供建议审稿人信息以及应回避的审稿人信息。本次斯普林格杂志社撤稿的原因就是这107篇论文全部涉及假审稿,即投稿人建议审稿人是假的或虽然真的但属于冒用本领域专家的名字申请邮件地址,在专家不知情的情况下,从虚假邮箱向期刊提供正面夸赞论文的审稿意见。斯普林格表示,他们的调查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2016年,《肿瘤生物学》杂志就曾因类似原因撤稿了25篇论文,此次发生的大规模彻查事件就是源于此前爆出的撤稿风波。杂志编辑部对此前收录的文章经过再此筛查发现,很多评审专家不断更换名字,以掩盖此前的评审记录,经过1年的调查得出 107 篇文章同行评议造假。此次事件后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结束,斯普林格杂志发言人表示,他们还在继续追查和这些评审专家相关的其他文章,也是说未来还有可能会出现大规模撤稿事件。
学术造假事件频出。
论文造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甚至是流行的“潜规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在一篇访谈中提及,2013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总共发出36000份调查问卷,收回33000余份。从中可以发现,近一半被调查者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一直存在,分别有50.1%、43.7%、42.3%和36.7%的被调查者认为,虚假署名(没有参与研究却在科研论文署名的行为)、论文剽窃、研究结果报告过程中捏造和弄虚作假,以及一稿多投等现象较为普遍。
2015年,中国科研界曾出现过轰动一时的论文造假大丑闻,117篇论文因为造假等原因被国际知名出版集团集中撤稿,其中28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有关。这117篇论文的共同点就是都找了第三方机构虚构出来的评委。
其实在科研界,“同行评议”造假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令人唏嘘的是论文代写,而且还形成产业链。
学术造假成风的根源是什么?
我国大部分学术评价系统或高级学位或职称资格评价系统都把论文发表作为直接衡量的标尺,这是造成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据医道君了解,在高校、科研机构,晋升职称对论文的要求极高。比如,在副高晋升正高时,绝大部分高校都对论文数量提出具体的量化要求,一般要求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以上SCI论文)。比如,浙江大学某学院要求30篇左右SCI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某学院要求20篇左右SCI论文,山东大学某学院要求至少6篇二区以上SCI论文(其中至少一篇为一区SCI文章)。
另一个原因,有些医生忙于临床、教学等,无暇顾及论文,许多研究生更是缺乏论文写作能力,也没有论文发表的渠道,于是,花钱请人代写就成了最为便捷的方式。
还有就是,造假产业链的背后一部分年轻学者或学业较好的研究生违背学术道德,自愿充当枪手。
如何拔除学术造假的“毒瘤“?
科学是神圣的,如果学术造假的“毒瘤”不能拔除,学术界的氛围将永远笼罩在浓厚的雾霾中,越来越乌烟瘴气。
那么如何根除呢?
治本的药方就是重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不再以论文论英雄。论文分量过重,一些急功近利的人,就会不惜数据造假、剽窃他人数据;为了文章出奇,不顾伦理规范进行造假。所以,应该降低论文数量在学术评价中的权重,增加其他更能体现学术水平和稳固学术品质的指标。高校、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轻老师、医生的科研压力,尝试实行多样化的业绩评价机制。
另外,就是增大论文造假的惩处机制。对于学术不端的人不仅要曝光让其名声扫地,国家还应建立诚信档案,让学术造假的人在业内难以立足。
最后,全国上下都要树立尊重知识、人才的新风,维护学术研究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还要加大规范学术期刊杂志,对收费发表论文的期刊进行整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uoyehuang
luoyehuang
当前离线
积分
1279
发表于 2017-4-22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 见识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age
yage
当前离线
积分
10199
发表于 2017-4-22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蛮生长的危害。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高山雪莲W
高山雪莲W
当前离线
积分
16898
发表于 2017-4-22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治本的药方就是重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不再以论文论英雄。赞同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emmasun
emmasun
当前离线
积分
723
发表于 2017-4-22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大部分学术评价系统或高级学位或职称资格评价系统都把论文发表作为直接衡量的标尺,这是造成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说实话对于临床工作的人来说这不就是根本原因吗?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anghongmei
yanghongmei
当前离线
积分
4974
发表于 2017-4-22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文造假,不光是作者本人个人原因,也有政策原因催生。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yl
lyl
当前离线
积分
3969
发表于 2017-4-2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职称应该要改革了,论文普遍造假,禁而不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yluoxiuhua
lyluoxiuhua
当前离线
积分
21841
发表于 2017-4-2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上下都要树立尊重知识、人才的新风,维护学术研究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还要加大规范学术期刊杂志,对收费发表论文的期刊进行整顿。
--------------------------------------------------------------------------------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静之秋月
静之秋月
当前离线
积分
3659
发表于 2017-4-2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没有创造纯净学术的氛围。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院感小哥
院感小哥
当前离线
积分
8998
发表于 2017-4-2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界的可悲,花费了人力财力,最后在世界面前丢大人~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lf15506357051
clf15506357051
当前离线
积分
983
发表于 2017-4-2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各位老师们的看法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lf15506357051
clf15506357051
当前离线
积分
983
发表于 2017-4-2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一下我升成初级会员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458692662
458692662
当前离线
积分
5356
发表于 2017-4-22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职称应该要改革了,临床工作人员平时工作都忙不过来,怎么搞科研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