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你做对了吗? 整理:丁韧 审稿:王玉兰/刘聚源 【前 言】 众所周知,医院感染是医院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30%以上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其中手卫生就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有研究表明,手卫生依从性仅提高20%,即可减少40%的医院感染。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加强培训,让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方法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如何科学的观察手卫生执行情况,真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则是手卫生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请听来自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SIFIC论坛中《WHO手卫生技术参考手册》的主译者刘荣辉教授为我们解读《WHO手卫生监测体系》,分享手卫生观察实践经验,让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结果更有价值和意义。 【手卫生实践观察的目的】 1、评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践情况; 2、根据实践情况采取最有效的手卫生推动和教育培训干预措施; 3、评估手卫生改善活动的效果; 4、现场反馈观察结果,可以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理解,从而推动手卫生。 【参考标准——WHO手卫生技术参考手册】 一.重要概念 1、 医疗区域与患者区域 2、WHO五个手卫生时刻 为进一步理解5个时刻的适用情景,明确每个时刻的定义、预防目的、接触情境以及执行时的注意事项,归纳表格如下:
上游操作:包括实际直接操作,准备接触黏膜或非完整皮肤的用物、摄食和接种。 下游操作:包括实际直接护理患者和处理体液(实验室技术员,病理科人员)、污染物和污染的设备(消毒工作者)、污染物和被污染的垃圾(维修或辅助操作的工人)。 3、 指征与时机
手卫生指征、时机与手卫生行为之间的关系如上图: ——共识别了9个手卫生指征,记录了6个手卫生时机,其中1,4,6是通过两个手卫生指征来确定的(a和b,e和f,h和i);在所观察到的4个阳性手卫生行为中,其中1,4,6与手卫生时机关联;另一个没有;3个阴性行为(未执行的),对应手卫生时机2,3,5。 So,观察员必须始终牢记以下几点: 一个手卫生时机,至少有一个手卫生指征 一个手卫生时机,表示要有一个手卫生行为 一个手卫生行为,也许不只一个手卫生指征 一个手卫生行为,不一定有手卫生时机 二、观察规则 观察工具——WHO手卫生观察表/Canada手卫生观察表。 观察方法——WHO五个手卫生时刻 /加拿大四个手卫生时刻。 观察形式——实行公开、匿名观察并告知医务人员。 观察原则——不能妨碍正常诊疗活动;被观察者感觉不舒服有权要求观察者离开;必须时刻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观察员应准确识别所观察医务人员的专业类别,熟悉日常诊疗工作。 观察场次——一个观察场次观察20±10min,不要同时观察3个人以上。 特殊情况——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抢救病人),不应该进行观察;不应将医务人员自身的习惯性或无意识行为视为手卫生指征,如调整眼镜或撩头发。 观察重点——不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重在识别手卫生指征,即识别在末次接触前后是否应有一次手卫生行为。 观察反馈——有一个观察场次结束后,可以现场进行反馈,最终结果应在完成数据收集后,尽快反馈。当需要对依从性的整体基线进行评估时,应该在整体基线估算完成后再进行反馈。 观察对象——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为观察重点;四类医务人员可根据观察目的进行细分。 观察地点——必须是正在或即将实施手卫生策略的地方。 观察样本量——没有明确规定,推荐在观察期内收集至少200个观察值,以确保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三.观察工具 表格基本项目如下: 四、数据分析 ——必须是一个手卫生行动对应一个手卫生时机进行统计 ——不能凭猜测统计手卫生 ——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别、不同的手卫生指征、不同的手卫生方法进统计分析 【WHO与加拿大(Canada)手卫生指征与实践观察比较】 1、手卫生指征不同 2、观察工具更细化。观察表中列出指甲、有无佩戴戒指、手镯等项目。在第一、二两项手卫生指征中有针对一个人进行调查;对隔离患者有小方框说明记录。 3、观察样本量更有可操作性。8个20min观察/天;至少观察7天;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观察(不同的班次和一个班次内不同的时间);所以一个周期至少要观察56个场次。 【感悟】 手卫生实践观察需要以深入学习标准为基础,选择规范的观察工具为前提,客观科学的观察方式为手段,及时沟通反馈为桥梁,积极督促改进为目的,方能有效促进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 附:SIFIC论坛《WHO手卫生技术参考手册》下载链接 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9212&fromuid=364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图文编辑:宋小船 审稿:卢先雷 陈文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