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常见传染病诊疗与防控
›
呼吸道传染病
›
我国甲流疫情进第三阶段:本土病例引发二代病例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338
|
回复:
4
[转帖]
我国甲流疫情进第三阶段:本土病例引发二代病例
[复制链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发表于 2009-6-16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BTV《天下天天谈》2009年6月16日播出“我国甲型流感最新形势”,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罗旭
现场嘉宾: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曾光
北大医院主任医师 王广发
编导:巫小为 顾云鹏
电话连线:深圳卫视驻香港记者 范绮明 京都同志社大学博士留学生 徐园
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学博士留学生 郭大为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留学生 陈希
主持人:天下天天谈,天天谈天下,大家好,我是罗旭。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把甲型H1N1警戒级别提升到了最高级6级,可以说现在甲型H1N1流感已经进入了全球大爆发的一个时期,另外咱们国内的防控形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知道在香港出现了一例12位学童集体患病的情况,还有在本月底,我们将迎来十几万的留学生集体回国大潮,那么可以说现在国内的防控形势进入了关键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今天演播室里请到了两位老朋友,和我们一起来就相关的情况展开讨论。为大家介绍一下,一位是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欢迎您曾教授。
曾光: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北大医院的主任医师王广发先生,欢迎您。
王广发: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两位,针对现在的新形势出现,两位觉得应该怎么应对?曾教授。
曾光:用一句话来说,疫情形势有进展,仍在掌控之中。
王广发:我想现在的形势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吞,与时共进。
主持人:看起来还是胸有成竹,现在我们先通过一个小片,了解一下最新疫情的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11日正式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
截至北京时间6月13日23时,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29669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145例。
6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把甲型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此次将警戒等级提升至最高级,是继1968年之后40多年来的首次。这意味着世卫组织认为疫情已经发展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但是“流感大流行”主要反映的是病毒的地理扩散范围,而不是流感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宣布“流感大流行”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致死率有了显著提高。根据专家评估,这次“流感大流行”的严重程度为中等或一般水平。
主持人:这次世卫组织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的警戒级别提升到6级,很多人听说以后心里有点儿恐慌,到底6级是什么概念?曾教授您先帮我们解释一下。
曾光:这个6级是世界卫生组织事先制订的标准,它制订标准的时候是针对禽流感的,H5N1,它是高致病禽流感,因为它是个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但是它相对它的传染率,传播率的话还没有突破这个界限。所以当时为了怕这个病引起全球的流行,也是怕它传播力加强,对它传播力怎么样?加强到什么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就告诉全世界我们应对的水平应该升级,不断升级。
主持人:所以当时设了一个最高级6级,之前是没有的,因为这个禽流感。
曾光:可是针对的甲敌人没有来,乙敌人就来了,乙敌人就是甲型H1N1流感。所以对它来的话,它只能套用这个传播的范围和传播方式。
王广发:还有一个问题,现在虽说是6级,但是WTO现在说得很清楚,现在的疫情只是一个中度疫情,为什么说是中度疫情?主要考虑几个方面。一个方面,这个疾病愈后怎么样,从现在看疾病的愈后还是可以,现在的病死率是多少?我们算了一下不到0.5%,接近0.5%,这个病死率并不是太高。
主持人:那么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从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病例的出现,一直到6月13号,咱们国家疫情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现在通过一个片子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中国疫情发展的三个阶段。
截至到15日凌晨,我国内地共报告19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13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5月10日我国出现了首例确诊病例,之后输入性确诊病例不断增加;
第二个阶段是5月29日,我国出现了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二代病例,并呈现出二代病例不断增多的趋势;
第三个阶段是我国出现了个别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本土病例并引发二代病例。
主持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出现了本土病例,这意味着什么?疫情更严重了吗?
曾光:这是个疫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主持人:必然的结果。
曾光: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病,这个病毒它的特点就是这样的,人得病以后,它这个疾病非常广,从很轻的,甚至没有症状的一直到很重的,包括死亡的基本都有。我们容易发现的就是发现比较重的,你得发烧吧,你得有一定体温,如果有了肺炎再更严重那就更容易发现了。病毒肯定是输入的,但是经过多少环节谁传染的他可能不清楚,这就是所谓的本土病例。但是从他开始再往下传,我们应该搞清楚。
主持人:我们经过分析,现在输入性的病例还是占绝大多数,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在三种不同型,输入型、接触型、现在本土型,他们比例会不会有变化?本土性会不会增多?
曾光:比如现在美国,他可以说现在本土性病例还是占大多数的。他叫对流感的监测进入常态监测是这概念,他不统计那些输入型病例。今后发展过程甚至也不会对每一个病例进行确诊,他是通过监测点,整体观测到底有发生情况怎么样,最关心的是病毒变异了没有,另外的话感染的大概比例有多少,特别是要统计死亡的。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这次疫情发展阶段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它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因为在广州发现了一例传染源不明的病例,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片子了解相关的情况。
首例本土病例——广州学生的情况。
广东12日新增报告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一例病例为广东某高校学生,发病前曾往来广州和成都,但没有发现接触史。他是广东高校首例确诊病例,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例本土病例。
这位学生为男性,22岁,四川人。6月1日从广州乘火车到成都。在成都期间先后多次乘坐公交车、一次出租车、唱卡拉OK、到火车北站、餐馆就餐等。7日下午,乘成都-广州的1222/223次列车,于9日上午抵达广州火车东站,乘坐841路和864路公交车回学校。10日凌晨出现发热。
目前确认他的感染地不在广东境内。该学生近期没有出国,也没有发现在成都有与归国人员接触史。
主持人:王主任,我们觉得这个病例真的是很特殊,他既没有出过国,也没有跟从海外回来的人员 接触过,他怎么会得病?
王广发:我想这是必然的,传染病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这种情况,刚才曾教授已经讲过了,有一些隐疫性的病例你无法发现,但是它又有传染病,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完全造成这种情况,我觉得这个一点也不奇怪,大家也不要因为这个过分地恐慌,因为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主持人:那我们治疗输入性的病例,包括二代病例接触性的病例,这些药物,比如说达菲现在依然是有效的,是吗?
曾光:是有效的,到现在观测结果是有效的,而且还发现有些病人没治疗也自愈了,对大部分病人是这样的,只是对很少数病人,特别是对有慢性病的,有孕妇还有儿童和个别的老年人病情加重、恶化,死亡也主要是发生在这个人群中。
主持人:我们听了两位专家的话心理踏实多了,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安心,但是疫苗多了仍不可延缓,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疫苗的情况。
疫苗生产情况。
瑞士著名制药企业诺华公司12日宣布:他们已已成功研制出首批用于临床试验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将可交给政府测试,较预期早了数周。
这批疫苗将被用来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潜伏期的评估和测试,同时也将考虑被用在临床测试上。诺华公司称,他们希望能在7月份展开临床测试,并“在今年秋天得到生产许可证”。
6月8日,来自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运抵北京,一系列制备工作开始启动,这标志着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批量生产正式启动,并有望于7月底生产出首批疫苗。首批疫苗生产量可达25万剂,年产能为2700万剂。
主持人:曾教授,对于疫苗的研制,您最关注一点是哪一点?
曾光:没有疫苗的时候我们呼吁疫苗,向政府呼吁,这个疫苗开始生产了,我们又是也要呼吁,首先呼吁什么呢?科学性。也就是科学性包括两个,第一是安全性,一定要注意安全性,一定要加强把好这一关。第二是什么?有效性。只有又安全又有效的疫苗,注射到我们老百姓身上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有,比如说在1976年的时候,那时候就发生了流感流行,那时候美国生产了4000万人次的,首先发生在北美,那次疫苗就发现出现副作用了,而且还有因疫苗摄入死亡的,所以的话越到这时候我们又觉得什么?你把测试工作要做好,做好老百姓就放心了,尽管我们这么说,但是我们对疫苗还是看好的,对它的前景。你看瑞士诺华公司已经开始进入对于安全性检测的程序了。
王广发:另外疫苗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的人是不能接种所有疫苗。比如像对鸡蛋过敏就不能接种,可能这里面会有一些鸡蛋的成份,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是不宜做的。所以我觉得曾教授讲的对,传染病的控制上应该多管齐下。控制传染源、传播途径,还有就是易感人群,几个方面都做到了才能够起作用。事实上把传染源控制住可能更为重要,特别是在有着非常明确的传播链的时候把这个传染源控制住是事半功倍。
主持人:据我自己的观察有一个印象,好像现在染病的都是年轻人,而且刚才分析了广东的第一例病例只有22岁,是不是只有这样?我们来看卫生部有一个情况。
25岁以下人群为甲型流感感染最多群体。
甲型H1N1跟季节性流感或者普通的流感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对H1N1来说,到目前为止,它是一个新的病毒,也就是说人群对H1N1几乎没有免疫力,或者完全没有免疫力。
跟季节性流感相比, H1N1病毒目前看到的病例大多数都是在25岁以下的病例,也就是年轻人感染居多。另外,在30至50岁的年龄段中,H1N1所造成的病死率要比其他的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病例所造成的病死率要高。而普通的季节性流感造成死亡的年龄段通常都是在60至65岁老龄的年龄组。
主持人:曾教授,一般在流感易发的季节往往是老年人,或者体弱多病的人容易得这个流感,但是为什么情况却不太一样?
曾光:过去季节性流感,年轻人也比老年人得的发生率并不低,我觉得这是故事刚刚开始,现在故事如果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如果它是一个100集的连续剧的话,现在才刚刚展开,一开始最先登场的是年轻人,现在已经发现了有些国家已经不是这样了。到澳大利亚广泛传播的变成14、15岁以下的学生为主,孩子为主青少年为主。
王广发:我很同意曾教授的意见,现在我们下结论为时过早,它到底对哪部分人群易感?从现在看它是一个新型的甲型H1N1病毒,理论上来讲应该所有人易感,只要他没有得过,只要没有明显的交叉保护都应该易感。现在看到的年轻人居多的可能年轻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你上机场看出差得主要是年轻人,很少说老头老太太或者说小孩坐飞机的,从数量上来讲是比较少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11号的时候,香港的圣保禄学校出现了一例学童集体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的事例,因为香港政府也非常重视,作出了一个全港的小学,包括特殊停课两周的一个决定。我们来了解相关的情况。
全港小学、幼儿园及特殊学校自12日起停课两周。
6月11日,香港圣保禄学校共有12名学生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12名学生来自同一班级,但找不到感染源头。这表明,香港已出现集体感染个案。同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即宣布,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在社区暴发,全港小学、幼儿园及特殊学校自12日起停课两周,希望此举有助于减缓香港的疫情蔓延。
根据墨西哥、美国、日本等地的经验,新型流感容易入侵学校,尤其是小学,而儿童感染流感的机会比中学生高两倍;过往数字亦显示,儿童感染流感后出现并发症、死亡和入院的频率较高,因此香港政府做出上述停课安排。
主持人:好,现在香港患儿目前的治疗情况怎么样,我们来做一个连线。我们连线一下深圳卫视驻香港的记者,请她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最新的情况。
深圳卫视驻香港记者 范绮明记者
范绮明:其实目前证明圣保禄的学生,以及其他的感染病人情况都还是非常稳定,没有出现并发症,而在目前香港一共有84个确诊病例里面有30人已经出院了,全港的小学以及幼儿园都要停课14天。那么对于这个安排,有一些学生就感觉不太愿意,因为他们觉得待在家里会比较闷。所以针对这个情况有部分学校和幼儿园还是及时开放,给一些家长不能照顾儿童,或者是儿童自愿返回学校温习的话,他们也是可以作出这样的安排,但是就呼吁小朋友还是留在家里面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好,谢谢您给我们带来的报道。曾教授,这个集体患病的情况的出新,您觉得香港现在疫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曾光:我觉得香港现在发展阶段和我们内地阶段基本是同步的,我觉得这次发生这个事件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做出了一个反应,这个反应应该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表态了说这个反应符合于香港的实地情况的。我觉得类似这样的事情可能今后在我们内地也会有所发生,我们也应该做好准备。
主持人:咱们这里的中小学还有一个月才放假,但是本月24号会迎来北京九万五千考生他们迎来中考,这个事情有什么具体措施可以避免集体患病的情况发生?
曾光:说到中考了,我们先看看高考。高考刚刚过去,我觉得高考我们国家做的挺好,为什么?他考虑到两个问题。第一考虑到要预防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问题,另外同时也非常人性化,他不光考虑这一个因素,也要考虑这孩子一辈子。那些已经接触了病人的人,甚至有一些是发热还没诊断清楚的人,他参加不参加高考?他还是要参加,这是孩子一辈子,他可能感冒这个症状几天就过去了,他不能应该为这几天而丧失这个机会。所以我们国家各个考场里都有所准备,既给孩子测温又给孩子根据情况设置特处考场,比如把发热的孩子放在一起了,而且座位离的非常远互相之间。这样就体现了公共卫生的特点,既要防治疾病,也要考虑人性化的问题。我觉得中考可以参考高考的做法。
主持人:国内的学生我们要保护他们,关注他们,当然也不要忘了还有那么多的海外的留学生,面对现在这么严峻的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形势,他们现在情况是怎么样?我们现场来做一个连线。来看看他们现在的情况。
京都同志社大学博士留学生 徐园
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学博士留学生 郭大为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留学生 陈希
留学生:前一段时间学校因为流感的问题放了一个星期的假,大家就都在自己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后来一个星期过后大家又恢复上课,大家跟平时一样。
留学生:基本上来讲大家还是有一些警觉度,比方说在公共场合,比方说地铁或者公车有一些喷嚏,或者咳嗽这样一些人的症状的话,大家可能我感觉到身边人还是会比较注意一点。
留学生:首先是减少出去,去公共餐馆吃饭的次数,基本上在家自己做,如果要出去吃饭也会勤洗手、勤漱口之类的,大概就是这些。
主持人:曾教授,我们听到咱们的海外学子,他们自己也有一些防护措施,比如说我刚才留意到了他们要减少去外面就餐的次数,而且勤洗手,对他们来说您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曾光:现在我们的孩子可能是这样,有些时候不是像我们在这儿,病人少我们都能住院,他们多了的话就在家里了,我们孩子互相来往,一个孩子病了别的孩子去照顾,你照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国外没人照顾不行,你要照顾需要什么,有很多这些具体的问题。
主持人:好,这个面对国家不断发展的疫情,其实我国的驻外使领馆和一些民间的华人团体也一直在注意防护措施保护。
京都同志社大学博士留学生 徐园
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学博士留学生 郭大为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留学生 陈希
留学生:我觉得我们中国留学生在这边还是很温暖的一种感觉,虽然我自己没有接到,但是我在其他大学都接到了大使馆发到的口罩。因为当时已经在全京都买不到口罩的情况,大家也很紧张,有的话也是十倍以上的价格买,所以大家就不买,如果有口罩的话,中国这些学生还是互相帮助的。
留学生:英国卫生防控系统有一个手册。我觉得从信息通畅程度商来说,包括英国政府的一些提前预防或者警告这个方面来讲,我觉得这些手段来说,我身边的中国学生情况还是比较稳定。
主持人:看来咱们国家还是尽了很大的努力,在保护咱们的海外留学生。但是在未来一个月,我们马上会迎来海外学子一个归国潮,可以说国内的防控会面临很严峻的挑战。就在这个时候,咱们有一位上海籍的留美学生,在留学生交流论坛上面发出了一个倡议,他建议海外留学人员推迟回国,减少把流感带回国的风险。当然他出发点非常好,我们体会他的良苦用心,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一名留美学生的倡议书。
近日,在留学生交流论坛和留学生交流QQ群里有这样一则倡议:与别的国家不同,中国人口众多且密度大,任何带传染性的病症在中国一旦暴发,都会更加难以控制。作为一名哥大的中国留学生,我建议大家做一个负责任的海归,对自己的祖国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
据了解,发出这份倡议的留学生来自上海,姓盛。出国前,小盛取得了复旦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双学位,目前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国际关系的一年级硕士生。小盛在倡议书中,建议留学生推迟回国,回国前可在家“宅”几天,以确认自己没染病后再行动,并保留回国途中所乘交通工具的票据以方便追踪。小盛本人也推迟了原本去伦敦等地旅游的计划,原定5月底回国的计划也延后了。
主持人:应该说小胜他自己身体力行,不仅自己提出了倡议,而且也在践行自己的倡议,对他的倡议大部分网友还是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像我们这边有几个网友的留言,我知道曾教授您看过这个倡议书,而且您也给他回了一封信,给回国留学人员致他们的书,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给他们回一封信?
曾光:孩子们既然在海外有这种爱国之心,那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什么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写的这封信,写信的不是我一个人,是我的一帮学生,跟我学习现场流行病学的一帮精英们,也是年轻的学子,我号召他们一人给他写一封信,结果八个人写了八封信,我把八封信综合起来,选其优点,最后定的稿。这也是让大家共同写信是共同参与的过程。
王广发:我看过这个倡议书,我觉得这个海外学子的爱国之心非常令人感动,也体现了他们对祖国的责任心。我想祖国还是非常欢迎他们回来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之前,这个倡议书发出之后,咱们海外学子反响也是很强烈。
京都同志社大学博士留学生 徐园
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学博士留学生 郭大为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留学生 陈希
留学生:如果从日本留学生回到国内,给国内带来病毒的话也是很不好的影响,可是如果回国的话还是会选择自我观察的。
留学生:我可能会把我回国的计划取消,我可能会推迟一点,不过我回去的话我当然会考虑说看情况而定来需要做一些隔离的话,我觉得是有必要的。
留学生:我对这个是有一点点意见的,赶家的心情我想国内的亲人祖国的亲人应该也能理解。最主要的是通常基本上我们这些留学生回国大家多会自发的就是在家隔离自己,隔离七天。这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家里人的安全。
主持人:事实上,曾教授告全体海外留学生书当中有一段挺感动得,给大家读一下。任何时候祖国都一如既往为全体海外学子敞开大门,欢迎你们回到亲人的身边,并有能力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这个读起来确实令人感动。而且我们知道形势一直在发展,疫情一直在扩散,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警戒提升到了6级,现在您的态度有变化吗?
曾光:依旧欢迎他们回来。我觉得中国是这样的,因为在这个病病的防治过程中,实际上全世界是联动的,全世界是在互相影响的,我们留学生只是海外进入我们海关人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少的一部分。你要考虑这样的情况,不会因为这个病来我们改变了中国,关上大门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顺应这种情况,想办法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做得更好,实际上中国已经做得很好了。
主持人:我想无论如何思家思乡是人之常情,我们没有必要对从国外回来的这些留学生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戴着有色眼镜,完全没有必要。而事实上很多留学生他们做的非常好,甚至非常感动,我们下面看一个片子了解一个情况。
留学生自觉隔离的故事
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小王,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市的一所大学读研究生。自H1N1流感发生后,她本人原来也不打算回国的,但由于事先定于今年6月完婚,只好回国。为了迎接女儿归来,其父母早就从单位请假,到超市购买了可供3口人食用一周时间的蔬菜和副食品。女儿回来时,王家没有惊动亲朋好友,自己开车到机场接回女儿后,就开始了7天的家中隔离生活。“女儿从美国回来了,虽然没有谁规定要隔离,要检查,但我们愿意承担社会之责,全家三口人自动在家隔离7天。”
主持人:你看,挺令人感动得,不仅自己隔离,而且全家三口人很子自觉在家里隔离了七天,您的孩子回来以后是不是也在家自觉进行医学观察?
曾光:我的孩子在回来前一周我就开始量体温了,我在机场接,一出来都是戴着N95口罩的,按着我说的带着洗手液,回来以后在家安心的看看书。当然隔离也不一定都在房间内,我觉得可以在大自然环境中去,在院子里,在树林子里走一走看一看,这个不会传染任何人,况且他不是病人。
王广发:由于这个旅途比较辛苦,时间也比较长,可能回国以后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就不要太疲劳了,如果是太疲劳了以后,他哪怕不得H1N1他也有一个发烧,弄一个普通的感冒,那也可能会比较麻烦,因为从疫区来的,那么这样的话又会去做很多的排查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星火
+ 1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
当前离线
积分
3470
发表于 2009-6-16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感的国内流行开始了!常态监测是这概念,
不统计那些输入型病例。今后发展过程甚至也不会对每一个病例进行确诊,是通过监测点,整体观测到底有发生情况怎么样,最关心的是病毒变异了没有,另外的话感染的大概比例有多少,特别是要统计死亡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雨花石
雨花石
当前离线
积分
1949
发表于 2009-6-1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甲流疫情进第三阶段:本土病例引发二代病例
本帖最后由 雨花石 于 2009-6-17 10:55 编辑
BTV《天下天天谈》2009年6月16日播出“我国甲型流感最新形势”,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罗旭
现场嘉宾: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曾光
北大医院主任医师 王广发
编导:巫小为 顾云鹏
主持人:天下天天谈,天天谈天下,大家好,我是罗旭。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把甲型H1N1警戒级别提升到了最高级6级,可以说现在甲型H1N1流感已经进入了全球大爆发的一个时期,另外咱们国内的防控形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知道在香港出现了一例12位学童集体患病的情况,还有在本月底,我们将迎来十几万的留学生集体回国大潮,那么可以说现在国内的防控形势进入了关键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今天演播室里请到了两位老朋友,和我们一起来就相关的情况展开讨论。为大家介绍一下,一位是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欢迎您曾教授。
曾光: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北大医院的主任医师王广发先生,欢迎您。
王广发: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两位,针对现在的新形势出现,两位觉得应该怎么应对?曾教授。
曾光:用一句话来说,疫情形势有进展,仍在掌控之中。
王广发:我想现在的形势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吞,与时共进。
主持人:看起来还是胸有成竹,现在我们先通过一个小片,了解一下最新疫情的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11日正式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
截至北京时间6月13日23时,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29669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145例。
6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把甲型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此次将警戒等级提升至最高级,是继1968年之后40多年来的首次。这意味着世卫组织认为疫情已经发展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但是“流感大流行”主要反映的是病毒的地理扩散范围,而不是流感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宣布“流感大流行”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致死率有了显著提高。根据专家评估,这次“流感大流行”的严重程度为中等或一般水平。
主持人:这次世卫组织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的警戒级别提升到6级,很多人听说以后心里有点儿恐慌,到底6级是什么概念?曾教授您先帮我们解释一下。
曾光:这个6级是世界卫生组织事先制订的标准,它制订标准的时候是针对禽流感的,H5N1,它是高致病禽流感,因为它是个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但是它相对它的传染率,传播率的话还没有突破这个界限。所以当时为了怕这个病引起全球的流行,也是怕它传播力加强,对它传播力怎么样?加强到什么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就告诉全世界我们应对的水平应该升级,不断升级。
主持人:所以当时设了一个最高级6级,之前是没有的,因为这个禽流感。
曾光:可是针对的甲敌人没有来,乙敌人就来了,乙敌人就是甲型H1N1流感。所以对它来的话,它只能套用这个传播的范围和传播方式。
王广发:还有一个问题,现在虽说是6级,但是WTO现在说得很清楚,现在的疫情只是一个中度疫情,为什么说是中度疫情?主要考虑几个方面。一个方面,这个疾病愈后怎么样,从现在看疾病的愈后还是可以,现在的病死率是多少?我们算了一下不到0.5%,接近0.5%,这个病死率并不是太高。
主持人:那么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从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病例的出现,一直到6月13号,咱们国家疫情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现在通过一个片子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中国疫情发展的三个阶段。
截至到15日凌晨,我国内地共报告19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13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5月10日我国出现了首例确诊病例,之后输入性确诊病例不断增加;
第二个阶段是5月29日,我国出现了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二代病例,并呈现出二代病例不断增多的趋势;
第三个阶段是我国出现了个别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本土病例并引发二代病例。
主持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出现了本土病例,这意味着什么?疫情更严重了吗?
曾光:这是个疫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主持人:必然的结果。
曾光: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病,这个病毒它的特点就是这样的,人得病以后,它这个疾病非常广,从很轻的,甚至没有症状的一直到很重的,包括死亡的基本都有。我们容易发现的就是发现比较重的,你得发烧吧,你得有一定体温,如果有了肺炎再更严重那就更容易发现了。病毒肯定是输入的,但是经过多少环节谁传染的他可能不清楚,这就是所谓的本土病例。但是从他开始再往下传,我们应该搞清楚。
主持人:我们经过分析,现在输入性的病例还是占绝大多数,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在三种不同型,输入型、接触型、现在本土型,他们比例会不会有变化?本土性会不会增多?
曾光:比如现在美国,他可以说现在本土性病例还是占大多数的。他叫对流感的监测进入常态监测是这概念,他不统计那些输入型病例。今后发展过程甚至也不会对每一个病例进行确诊,他是通过监测点,整体观测到底有发生情况怎么样,最关心的是病毒变异了没有,另外的话感染的大概比例有多少,特别是要统计死亡的。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这次疫情发展阶段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它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因为在广州发现了一例传染源不明的病例,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片子了解相关的情况。
首例本土病例——广州学生的情况。
广东12日新增报告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一例病例为广东某高校学生,发病前曾往来广州和成都,但没有发现接触史。他是广东高校首例确诊病例,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例本土病例。
这位学生为男性,22岁,四川人。6月1日从广州乘火车到成都。在成都期间先后多次乘坐公交车、一次出租车、唱卡拉OK、到火车北站、餐馆就餐等。7日下午,乘成都-广州的1222/223次列车,于9日上午抵达广州火车东站,乘坐841路和864路公交车回学校。10日凌晨出现发热。
目前确认他的感染地不在广东境内。该学生近期没有出国,也没有发现在成都有与归国人员接触史。
主持人:王主任,我们觉得这个病例真的是很特殊,他既没有出过国,也没有跟从海外回来的人员 接触过,他怎么会得病?
王广发:我想这是必然的,传染病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这种情况,刚才曾教授已经讲过了,有一些隐疫性的病例你无法发现,但是它又有传染病,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完全造成这种情况,我觉得这个一点也不奇怪,大家也不要因为这个过分地恐慌,因为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主持人:那我们治疗输入性的病例,包括二代病例接触性的病例,这些药物,比如说达菲现在依然是有效的,是吗?
曾光:是有效的,到现在观测结果是有效的,而且还发现有些病人没治疗也自愈了,对大部分病人是这样的,只是对很少数病人,特别是对有慢性病的,有孕妇还有儿童和个别的老年人病情加重、恶化,死亡也主要是发生在这个人群中。
主持人:我们听了两位专家的话心理踏实多了,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安心,但是疫苗多了仍不可延缓,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疫苗的情况。
疫苗生产情况。
瑞士著名制药企业诺华公司12日宣布:他们已已成功研制出首批用于临床试验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将可交给政府测试,较预期早了数周。
这批疫苗将被用来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潜伏期的评估和测试,同时也将考虑被用在临床测试上。诺华公司称,他们希望能在7月份展开临床测试,并“在今年秋天得到生产许可证”。
6月8日,来自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运抵北京,一系列制备工作开始启动,这标志着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批量生产正式启动,并有望于7月底生产出首批疫苗。首批疫苗生产量可达25万剂,年产能为2700万剂。
主持人:曾教授,对于疫苗的研制,您最关注一点是哪一点?
曾光:没有疫苗的时候我们呼吁疫苗,向政府呼吁,这个疫苗开始生产了,我们又是也要呼吁,首先呼吁什么呢?科学性。也就是科学性包括两个,第一是安全性,一定要注意安全性,一定要加强把好这一关。第二是什么?有效性。只有又安全又有效的疫苗,注射到我们老百姓身上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有,比如说在1976年的时候,那时候就发生了流感流行,那时候美国生产了4000万人次的,首先发生在北美,那次疫苗就发现出现副作用了,而且还有因疫苗摄入死亡的,所以的话越到这时候我们又觉得什么?你把测试工作要做好,做好老百姓就放心了,尽管我们这么说,但是我们对疫苗还是看好的,对它的前景。你看瑞士诺华公司已经开始进入对于安全性检测的程序了。
王广发:另外疫苗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的人是不能接种所有疫苗。比如像对鸡蛋过敏就不能接种,可能这里面会有一些鸡蛋的成份,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是不宜做的。所以我觉得曾教授讲的对,传染病的控制上应该多管齐下。控制传染源、传播途径,还有就是易感人群,几个方面都做到了才能够起作用。事实上把传染源控制住可能更为重要,特别是在有着非常明确的传播链的时候把这个传染源控制住是事半功倍。
主持人:据我自己的观察有一个印象,好像现在染病的都是年轻人,而且刚才分析了广东的第一例病例只有22岁,是不是只有这样?我们来看卫生部有一个情况。
25岁以下人群为甲型流感感染最多群体。
甲型H1N1跟季节性流感或者普通的流感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对H1N1来说,到目前为止,它是一个新的病毒,也就是说人群对H1N1几乎没有免疫力,或者完全没有免疫力。
跟季节性流感相比, H1N1病毒目前看到的病例大多数都是在25岁以下的病例,也就是年轻人感染居多。另外,在30至50岁的年龄段中,H1N1所造成的病死率要比其他的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病例所造成的病死率要高。而普通的季节性流感造成死亡的年龄段通常都是在60至65岁老龄的年龄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雨花石
雨花石
当前离线
积分
1949
发表于 2009-6-17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曾教授,一般在流感易发的季节往往是老年人,或者体弱多病的人容易得这个流感,但是为什么情况却不太一样?
曾光:过去季节性流感,年轻人也比老年人得的发生率并不低,我觉得这是故事刚刚开始,现在故事如果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如果它是一个100集的连续剧的话,现在才刚刚展开,一开始最先登场的是年轻人,现在已经发现了有些国家已经不是这样了。到澳大利亚广泛传播的变成14、15岁以下的学生为主,孩子为主青少年为主。
王广发:我很同意曾教授的意见,现在我们下结论为时过早,它到底对哪部分人群易感?从现在看它是一个新型的甲型H1N1病毒,理论上来讲应该所有人易感,只要他没有得过,只要没有明显的交叉保护都应该易感。现在看到的年轻人居多的可能年轻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你上机场看出差得主要是年轻人,很少说老头老太太或者说小孩坐飞机的,从数量上来讲是比较少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11号的时候,香港的圣保禄学校出现了一例学童集体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的事例,因为香港政府也非常重视,作出了一个全港的小学,包括特殊停课两周的一个决定。我们来了解相关的情况。
全港小学、幼儿园及特殊学校自12日起停课两周。
6月11日,香港圣保禄学校共有12名学生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12名学生来自同一班级,但找不到感染源头。这表明,香港已出现集体感染个案。同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即宣布,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在社区暴发,全港小学、幼儿园及特殊学校自12日起停课两周,希望此举有助于减缓香港的疫情蔓延。
根据墨西哥、美国、日本等地的经验,新型流感容易入侵学校,尤其是小学,而儿童感染流感的机会比中学生高两倍;过往数字亦显示,儿童感染流感后出现并发症、死亡和入院的频率较高,因此香港政府做出上述停课安排。
主持人:好,现在香港患儿目前的治疗情况怎么样,我们来做一个连线。我们连线一下深圳卫视驻香港的记者,请她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最新的情况。
深圳卫视驻香港记者 范绮明记者
范绮明:其实目前证明圣保禄的学生,以及其他的感染病人情况都还是非常稳定,没有出现并发症,而在目前香港一共有84个确诊病例里面有30人已经出院了,全港的小学以及幼儿园都要停课14天。那么对于这个安排,有一些学生就感觉不太愿意,因为他们觉得待在家里会比较闷。所以针对这个情况有部分学校和幼儿园还是及时开放,给一些家长不能照顾儿童,或者是儿童自愿返回学校温习的话,他们也是可以作出这样的安排,但是就呼吁小朋友还是留在家里面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好,谢谢您给我们带来的报道。曾教授,这个集体患病的情况的出新,您觉得香港现在疫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曾光:我觉得香港现在发展阶段和我们内地阶段基本是同步的,我觉得这次发生这个事件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做出了一个反应,这个反应应该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表态了说这个反应符合于香港的实地情况的。我觉得类似这样的事情可能今后在我们内地也会有所发生,我们也应该做好准备。
主持人:咱们这里的中小学还有一个月才放假,但是本月24号会迎来北京九万五千考生他们迎来中考,这个事情有什么具体措施可以避免集体患病的情况发生?
曾光:说到中考了,我们先看看高考。高考刚刚过去,我觉得高考我们国家做的挺好,为什么?他考虑到两个问题。第一考虑到要预防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问题,另外同时也非常人性化,他不光考虑这一个因素,也要考虑这孩子一辈子。那些已经接触了病人的人,甚至有一些是发热还没诊断清楚的人,他参加不参加高考?他还是要参加,这是孩子一辈子,他可能感冒这个症状几天就过去了,他不能应该为这几天而丧失这个机会。所以我们国家各个考场里都有所准备,既给孩子测温又给孩子根据情况设置特处考场,比如把发热的孩子放在一起了,而且座位离的非常远互相之间。这样就体现了公共卫生的特点,既要防治疾病,也要考虑人性化的问题。我觉得中考可以参考高考的做法。
主持人:国内的学生我们要保护他们,关注他们,当然也不要忘了还有那么多的海外的留学生,面对现在这么严峻的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形势,他们现在情况是怎么样?我们现场来做一个连线。来看看他们现在的情况。
京都同志社大学博士留学生 徐园
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学博士留学生 郭大为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留学生 陈希
留学生:前一段时间学校因为流感的问题放了一个星期的假,大家就都在自己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后来一个星期过后大家又恢复上课,大家跟平时一样。
留学生:基本上来讲大家还是有一些警觉度,比方说在公共场合,比方说地铁或者公车有一些喷嚏,或者咳嗽这样一些人的症状的话,大家可能我感觉到身边人还是会比较注意一点。
留学生:首先是减少出去,去公共餐馆吃饭的次数,基本上在家自己做,如果要出去吃饭也会勤洗手、勤漱口之类的,大概就是这些。
主持人:曾教授,我们听到咱们的海外学子,他们自己也有一些防护措施,比如说我刚才留意到了他们要减少去外面就餐的次数,而且勤洗手,对他们来说您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曾光:现在我们的孩子可能是这样,有些时候不是像我们在这儿,病人少我们都能住院,他们多了的话就在家里了,我们孩子互相来往,一个孩子病了别的孩子去照顾,你照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国外没人照顾不行,你要照顾需要什么,有很多这些具体的问题。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雨花石
雨花石
当前离线
积分
1949
发表于 2009-6-1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好,这个面对国家不断发展的疫情,其实我国的驻外使领馆和一些民间的华人团体也一直在注意防护措施保护。
京都同志社大学博士留学生 徐园
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学博士留学生 郭大为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留学生 陈希
留学生:我觉得我们中国留学生在这边还是很温暖的一种感觉,虽然我自己没有接到,但是我在其他大学都接到了大使馆发到的口罩。因为当时已经在全京都买不到口罩的情况,大家也很紧张,有的话也是十倍以上的价格买,所以大家就不买,如果有口罩的话,中国这些学生还是互相帮助的。
留学生:英国卫生防控系统有一个手册。我觉得从信息通畅程度商来说,包括英国政府的一些提前预防或者警告这个方面来讲,我觉得这些手段来说,我身边的中国学生情况还是比较稳定。
主持人:看来咱们国家还是尽了很大的努力,在保护咱们的海外留学生。但是在未来一个月,我们马上会迎来海外学子一个归国潮,可以说国内的防控会面临很严峻的挑战。就在这个时候,咱们有一位上海籍的留美学生,在留学生交流论坛上面发出了一个倡议,他建议海外留学人员推迟回国,减少把流感带回国的风险。当然他出发点非常好,我们体会他的良苦用心,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一名留美学生的倡议书。
近日,在留学生交流论坛和留学生交流QQ群里有这样一则倡议:与别的国家不同,中国人口众多且密度大,任何带传染性的病症在中国一旦暴发,都会更加难以控制。作为一名哥大的中国留学生,我建议大家做一个负责任的海归,对自己的祖国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
据了解,发出这份倡议的留学生来自上海,姓盛。出国前,小盛取得了复旦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双学位,目前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国际关系的一年级硕士生。小盛在倡议书中,建议留学生推迟回国,回国前可在家“宅”几天,以确认自己没染病后再行动,并保留回国途中所乘交通工具的票据以方便追踪。小盛本人也推迟了原本去伦敦等地旅游的计划,原定5月底回国的计划也延后了。
主持人:应该说小胜他自己身体力行,不仅自己提出了倡议,而且也在践行自己的倡议,对他的倡议大部分网友还是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像我们这边有几个网友的留言,我知道曾教授您看过这个倡议书,而且您也给他回了一封信,给回国留学人员致他们的书,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给他们回一封信?
曾光:孩子们既然在海外有这种爱国之心,那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什么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写的这封信,写信的不是我一个人,是我的一帮学生,跟我学习现场流行病学的一帮精英们,也是年轻的学子,我号召他们一人给他写一封信,结果八个人写了八封信,我把八封信综合起来,选其优点,最后定的稿。这也是让大家共同写信是共同参与的过程。
王广发:我看过这个倡议书,我觉得这个海外学子的爱国之心非常令人感动,也体现了他们对祖国的责任心。我想祖国还是非常欢迎他们回来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之前,这个倡议书发出之后,咱们海外学子反响也是很强烈。
京都同志社大学博士留学生 徐园
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学博士留学生 郭大为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留学生 陈希
留学生:如果从日本留学生回到国内,给国内带来病毒的话也是很不好的影响,可是如果回国的话还是会选择自我观察的。
留学生:我可能会把我回国的计划取消,我可能会推迟一点,不过我回去的话我当然会考虑说看情况而定来需要做一些隔离的话,我觉得是有必要的。
留学生:我对这个是有一点点意见的,赶家的心情我想国内的亲人祖国的亲人应该也能理解。最主要的是通常基本上我们这些留学生回国大家多会自发的就是在家隔离自己,隔离七天。这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家里人的安全。
主持人:事实上,曾教授告全体海外留学生书当中有一段挺感动得,给大家读一下。任何时候祖国都一如既往为全体海外学子敞开大门,欢迎你们回到亲人的身边,并有能力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这个读起来确实令人感动。而且我们知道形势一直在发展,疫情一直在扩散,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警戒提升到了6级,现在您的态度有变化吗?
曾光:依旧欢迎他们回来。我觉得中国是这样的,因为在这个病病的防治过程中,实际上全世界是联动的,全世界是在互相影响的,我们留学生只是海外进入我们海关人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少的一部分。你要考虑这样的情况,不会因为这个病来我们改变了中国,关上大门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顺应这种情况,想办法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做得更好,实际上中国已经做得很好了。
主持人:我想无论如何思家思乡是人之常情,我们没有必要对从国外回来的这些留学生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戴着有色眼镜,完全没有必要。而事实上很多留学生他们做的非常好,甚至非常感动,我们下面看一个片子了解一个情况。
留学生自觉隔离的故事
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小王,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市的一所大学读研究生。自H1N1流感发生后,她本人原来也不打算回国的,但由于事先定于今年6月完婚,只好回国。为了迎接女儿归来,其父母早就从单位请假,到超市购买了可供3口人食用一周时间的蔬菜和副食品。女儿回来时,王家没有惊动亲朋好友,自己开车到机场接回女儿后,就开始了7天的家中隔离生活。“女儿从美国回来了,虽然没有谁规定要隔离,要检查,但我们愿意承担社会之责,全家三口人自动在家隔离7天。”
主持人:你看,挺令人感动得,不仅自己隔离,而且全家三口人很子自觉在家里隔离了七天,您的孩子回来以后是不是也在家自觉进行医学观察?
曾光:我的孩子在回来前一周我就开始量体温了,我在机场接,一出来都是戴着N95口罩的,按着我说的带着洗手液,回来以后在家安心的看看书。当然隔离也不一定都在房间内,我觉得可以在大自然环境中去,在院子里,在树林子里走一走看一看,这个不会传染任何人,况且他不是病人。
王广发:由于这个旅途比较辛苦,时间也比较长,可能回国以后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就不要太疲劳了,如果是太疲劳了以后,他哪怕不得H1N1他也有一个发烧,弄一个普通的感冒,那也可能会比较麻烦,因为从疫区来的,那么这样的话又会去做很多的排查工作。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