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弯弯的月亮 于 2017-1-22 15:02 编辑
海鲜是很多人的最爱,可在大快朵颐享受舌尖盛宴的时候,你可知道海鲜美食背后隐藏一种可在48小时之内,就可致人于死地的“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日前,广州一男子洗鱼时被鱼刺扎伤 送ICU截肢才保住性命,这种致病菌的名字叫做“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
先认识一下这个恶魔吧
形态特性
形态:革兰氏阴性弧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体大小为0.7*2-3μm,稍弯曲。在固体培养基中呈多样性。有极端单鞭毛。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一般,最适生长温度为30℃,兼性厌氧。在无NaCl及超过8%NaCl的培养基中不生长,可在0.5%NaCl及3%NaCl的蛋白胨水中生长,在含6%NaCl的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
生长环境
创伤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是海洋中最常见的弧菌科细菌,广泛分布于近岸海域的海水、海洋生物的体表和肠道中。其中,海洋弧菌是海水和许多海洋生物的正常或有益菌群成员,有许多海洋弧菌是养殖虾类和鱼类的重要病原菌。
创伤弧菌大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海洋地区,且自然生存于河海交界处,需要一定盐分(0.7%~1.6%)和适宜的温度(20~40℃)才可生长。人感染创伤性海洋弧菌和海水污染无关。
所致感染病例多在夏秋两季,一方面夏秋季水温较高,适合海洋弧菌的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人们和海洋接触的机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增加。
病原体分布
海洋弧菌大多发生在台湾的中南部,尤其在高雄和台南发现非常多的案例,但这种病也是相当罕见的,到目前为止,台湾发现的病例不超过100个。
这种病菌不但在台湾少见,在欧美国家更是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原因是海洋弧菌大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海洋地区,它与霍乱弧菌是属于同一类的病菌,所需的温度是摄氏20度左右,还有0.7-1.6%盐分的海水,夏日(8月-10月)较常见,出现此种病例的地区有泰国、马来西亚、澳洲、美国纬度较低的地方及日本都曾经发生过。
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一旦感染上,发病急,病情发展很快,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为全球重要之海洋致病细菌,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并列为造成人类感染疾病之三大弧菌之一。其自然生存于河海交界之处,因此又称海洋弧菌,是需要较高盐分才可生长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嗜盐性弧菌。若接触受该菌污染的海产,如生蚝等食物、被海水污染,或遭海生鱼贝类、鱼具刺伤等,都可能是创伤弧菌进入人体的致病途径。Vulnificus为形容词,有感染伤口之意。感染此菌,临床上常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过程相当迅速且死亡率高、严重的伤口感染、及引起胃肠道感染等。
恶魔的感染途径
主要有两种感染途径,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尤其是牡蛎),其危害不在于其引起胃肠炎,而在于其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另一种感染途径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很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继而发生败血症。
易感人群
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凶险,它一般不招惹健康人,海洋创伤弧菌的高危人群:是指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如慢性肝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炎、肝硬化、酗酒、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淋巴瘤等患者。它喜欢的是这些人群。
临床表现
一般健康民众受到感染,情况并不严重,偶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若病患已经罹患肝脏疾病或免疫力较弱的人,再食用含菌生蚝,数天后可能发病,其致死率高达50 ﹪;或伤口暴露于海水中或是被海洋中的生物咬伤,则易引起伤口感染,且迅速溃烂并蔓延开来,进一步导致组织坏死,严重者引发菌血症而死亡;
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引起的病情轻重不等,从轻症、自限性损害,到进展迅速的蜂窝织炎和肌炎都可能发生。“伤者感染创伤弧菌后,约3~4小时伤口就会红肿。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此类弧菌感染可以很快速的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进一步导致组织溃烂坏死,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和治疗,很快就会引起坏疽、败血症甚至导致死亡。”
食源性创伤弧菌感染还可表现为“胃肠型”感染,胃肠道感染则是因为生食含菌海鲜而引起下列之症状,如:发热、寒颤、恶心、呕吐、下痢、皮肤病变、坏死性溃疡等胃肠道不适症。
治疗预防
治疗
一般情况下,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会有一周以内的潜伏期,如果发现上述一些症状,切记尽快送医院治疗。特别是有嗜酒习惯的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双腿出现红肿、疼痛、淤青起斑等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立即去医院治疗,争取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医院临床对该海洋创伤性弧菌的治愈率已在80%以上。
治疗主要为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及应用抗菌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复方SMZ-TM,若是短时间内没有效果,就必须将其溃烂部分切除。
预防
建议大家到海边戏水时、或生吃海鲜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特别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体有伤口时,以免被此菌侵袭导致感染;处理海鲜类时、应戴手套,以防止扎伤;且建议海产类食物绝对要煮熟再吃,因高温可以杀死创伤弧菌。
要注意有伤口的皮肤不要泡海水,洗海鲜时也要防止被虾头蟹脚刺伤。若出现呕吐腹泻,可立刻服用黄连素,并及时就医。
如果被生的海鲜刺伤,不要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因为海洋创伤弧菌是嗜盐性弧菌,应以肥皂和水尽快清洗伤口,涂上碘伏或双氧水等消毒。若感染了该菌,伤口可在12小时内迅速发展:红肿、水泡以致溃烂,海洋创伤弧菌产生的毒素在血液中快速地传播,所以即使是很小的伤口发现有点异样,就应立即就医,必要时切除溃烂部位,甚至进行截肢,并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预防感染夺命“海里菌”有招,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黄琼博士说:
一、贝类等海鲜要煮熟方可进食。对于带壳的贝类:煮要待水沸至贝壳张开后5分钟;蒸要至贝壳张开后9分钟;不吃烹调中壳未开的贝类。对于不带壳的海鲜:煮要待水沸后3分钟;炒要至190℃至少10分钟。
二、处理海鲜时,要避免被生的海产品或海水污染。
三、海鲜食品烹调后及时食用,剩余部分密封冷藏。
四、肝病患者、免疫缺陷者及酗酒者勿生食贝类海鲜。
五、身体有伤口或者免疫力低下,避免下海游泳。
美国疾控中心给出的建议是。
⒈不要吃生牡蛎及其他生的贝类。
⒉烹调贝类(牡蛎、蛤、贻贝)时,加热要彻底。
一、有壳:
①煮,水沸至贝壳张开后5分钟;
②蒸,至贝壳张开后9分钟
③不要吃烹调过程中壳未张开的贝类。
二、无壳:
①煮,水沸后3分钟;
②炒,温度约为190℃至少10分钟。
⒊烹调时避免交叉污染。
⒋贝类食品烹调后及时食用,剩余部分密封冷藏。
⒌避免将开放性伤口或皮肤破损暴露在温暖的咸水域,或者是贝类丰收的水域。
⒍处理贝类时,穿防护衣/防护手套。
春节假期马上就要来临,你准备去海边度假吗,这些可一定要记牢啊,快快乐乐度年假,高高兴兴过大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