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贴出来,看了你的总结,把参考文献在附上,可以发表文章了,老师谢谢分享
重庆市XX人民医院 2015年骨科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由于在全院手术部位感染综合性监测中发现骨科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科室,为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减轻医患纠纷,提高全院医疗质量,遂院感科于2014年9月1日开始在骨一科、骨二科实施I类切口手术患者目标性监测。根据国家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相关规范和指南,制定了《手术部位目标监测方案》。骨科和院感科严格按监测方案开展工作,现将2014年9月1日到2015年9月30日开展的骨科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监测方法 采取感控专职人员到科室收集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登记外科手术切口汇总表、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后追踪电话回访并结合骨科医师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情况的方法,对我院骨科实施手术的所有患者进行手术部位的目标性监测。 监测以骨一科、骨二科手术I类切口患者为对象,主要根据手术前麻醉评分(ASA评分)、手术持续时间长短、切口类型等危险因素、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评分)与感染情况,计算感染率、医生感染发病专率、不同危险指数等级感染专率和医生感染发病调整专率。 二、监测结果 1、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病例分布 2014年9月1日到2015年9月30日共监测1380例,其中骨一科674例,骨二科706例。具体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分布如图1、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骨一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明显高于骨二科; 图1 2014年9月-2015年9月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科室分布情况 从图2中可以看出,开展目标性监测后,骨一科和骨二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每月都控制在2例以下。 图2 2014年9月-2015年9月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全年分布情况 2、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100% 从图3可以看出,骨一科全年总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高于骨二科,只是在2015年3月和2015年7月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比骨二科低。骨一科和骨二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都是先降低然后升高,如此反复波动,但都比才开始开展目标性监测明显要低。 图3 2014年9月-2015年9月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百分比) 3、1医师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分布情况 从图4,可以看出医师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前三位依次是晏林、张健、曾胜和彭兴平,且晏林医师明显高于其他医师。 图4 2014年9月-2015年9月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医师分布情况 3、2全年医师总的感染发病专率情况 见图5,可以看出,骨一科张健全年医师总的感染发病专率最高,其次骨二科的晏林医师。其中医师感染发表专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医师感染发病专率=×100% 图5 2014年9月-2015年9月骨科手术部位全年医师总的感染发病专率情况 4、1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病例分布情况 从图6可以看出,不管骨科整体,还是骨一科和骨二科都是NNIS0级占绝大多数,只有少量NNIS1级手术。 图6 2014年9月-2015年9月骨科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病例分布情况 4、2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科室发生率情况 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情况按以下公式计算: 某危险指数手术感染发病率=×100% 从图7可以看出,骨一科和骨二科只有NNIS0级有手术部位感染,且骨二科手术部位感染科室发生率比骨一科要高。 图7 2014年9月-2015年9月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科室感染发生率情况 4、3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各医师感染发病专率 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各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感染发病专率=×100% 从图8可以看出,所以有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医师都NNIS0级,且NNIS0级医师感染发病专率前三位依次为张健、张荣、晏林。 图8 2014年9月-2015年9月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各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情况 5、1科室平均危险指数 平均危险指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平均危险指数= 从图9我们可以发现,骨二科科室平均危险指数明显高于骨一科。 图9 2014年9月-2015年9月科室平均危险指数情况 5、2医师平均危险指数 从图10可以看出,医师平均危险指数骨二科医师明显高于骨一科医师,且医师平均危险指数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唐飞、晏林、曾胜。而骨一科张荣和唐劲的医师平均危险指数则为0。 图10 2014年9月-2015年9月医师平均危险指数情况 6、1科室调整感染发病率 科室调整感染发病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图11 2014年9月-2015年9月科室调整发病率情况 图11显示骨一科科室调整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骨二科。 6、2医师调整感染发病专率 医师调整感染发病专率= 图12 2014年9月-2015年9月医师调整感染发病专率情况 从图12可以看出,医师调整感染发病专率前三位依次是张健、刘琼、席鹏峰,且由于唐劲和张荣医师平均危险指数为0,无法计算其医师调整感染发病专率。 三、讨论 1、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医师情况 结果显示,全年有骨科手术有20位手术医师,其中有9位医师术后发生感染,分别是骨一科7位,骨二科2位,说明骨一科整体医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意识和措施都不到位。 2、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情况 全年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为1.23%,达到了根据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指标,且比才开始监测的9月份3.7%显著下降,达到了目标性监测的目的。然而骨一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控制较骨二科差,且全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存在波动起伏,说明我们应继续目标性监测控制,加强反馈和落实并持续性改进。 3、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情况 全年医师感染发病专率前三位依次为张健、晏林、张荣,而调整医师感染发病专率前三位依次为张健、刘琼、席鹏峰。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张健医师感染发病专率和调整医师感染发病专率都是最高,在排除其手术量等因素外,张健任需加强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4、手术危险等级情况 全年骨科手术危险主要以0级为主,其次为1级。骨一科、骨二科平均危险指数分别为0.04、0.34。然而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全是0级手术,说明我院骨科对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存在麻痹大意,如能矫正对手术危险等级0级的轻视,应该还能进一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 通过分析表明,全年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基本达到控制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但与三甲医院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0.5%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院感科还会继续对骨科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继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同时在后续的工作中,医院感染管理科将以《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为依据,持续监测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同时加强培训,提高手术医生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熟悉程度,监督手术医生加强病原菌的送检,及时收集、录入监测信息,确保监测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及时向相关科室及医师进行沟通与反馈,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6年2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