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0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4】Anal Chem: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抗生素疗法
doi:10.1021/acs.analchem.6b02294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系统,该系统或许能够同时对人类血液或其它体液中多种不同的抗生素进行检测。
这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系统未来或许能够用作医疗诊断中,尤其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快速检测等,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人类血液中的四环素和链霉杀阳菌素进行了研究,Can Dincer博士指出,整个分析过程仅需10分钟,基于本文研究结果,目前我们正在开发一种新型方法来确定人类机体分解抗生素的速度,从而就能够在临床上帮助确定每位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的剂量,当然本文中研究者开发的新型系统或为后期个体化抗生素疗法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类和兽医用药中抗生素的频繁使用会诱发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多重耐药性细菌是近年来威胁人类的致死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些耐药菌所引发的感染往往难以治疗。本文中研究者所开发的生物传感器系统非常重要,其或许可以针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来进行定制化的抗生素疗法,从而就能够有效降低耐药性细菌的出现。
【5】Structure:关键蛋白或助力新型抗生素开发之路
doi:10.1016/j.str.2016.07.012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ruc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对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peroxiredoxin,一种抗氧化蛋白)进行了原子水平的成像以及详细解析,研究者指出,解析该蛋白质的特性或有望开发出新一代抗生素。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研究了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的本质特性和行为,机体中所有的细胞都需要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来帮助消除过氧化氢,在正常细胞中该过程是非常健康且有价值的,但细菌细胞内部的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则会为细菌提供保护作用,免于被机体免疫细胞所消灭,从而也会增加细菌的毒力,从而促进细菌引发机体感染。
【6】Nature:鼻子里发现的新型抗生素可有效杀伤“超级细菌”
doi:10.1038/nature18634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杀伤“超级细菌”的关键武器,而这一种“武器”就藏在寄生于人们鼻腔中的细菌中。
研究者们通过对90名参与者的鼻腔细菌样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了一类叫做“路邓葡萄球菌”细菌。之后,他们从这类细菌中提纯了一种叫做“路邓素”的物质,这是一类完全新型的抗生素。
这群来自德国蒂宾根大学的研究者们利用该种抗生素去杀伤“MRSA”(一种已知的寄生于小鼠体内的超级细菌),发现了它强大的杀伤能力。这说明这种抗生素能够有效应用于临床治疗,尽管再此之前需要较长时间的优化。
“正常情况下抗生素是由土壤中的细菌或真菌分泌的”,研究者之一,微生物学家Andreas Peschel说道:“这一新发现则证明人体内的共生菌群也有分泌抗生素的能力”。
【7】Nature:突破性新方法合成出上百种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doi:10.1038/nature1796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合成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类被用来抵抗细菌感染的药物---的方法。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的方法以及他们为何认为它可能能够保持领先于细菌耐药性产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5月1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platform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macrolide antibiotics”。针对这项研究,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Ming Yan和Phil Baran发表在同期Nature期刊上发表一篇标题为“Drug discovery: Fighting evolution with chemical synthesis”的新闻与评论类型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们认为这项新技术可能有助医学研究人员赶得上细菌进化的步伐。
多年来,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一直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它们是通过改变一种天然形式的红霉素而产生的---但是最近几年,细菌已对这些药物的很多种产生耐药性。因为 发现改变红霉素的新方法存在困难,这也就意味着研发成本一直在上升,所以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较慢地来临。这种情形导致卫生团体陷入近似恐慌的状态,这是因为它意味着如果不能很快地作出改变的话,用来抵抗很多感染的“武器库”将大大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