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常见传染病诊疗与防控
›
呼吸道传染病
›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437
|
回复:
28
[原创]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复制链接]
xxl8803
xxl8803
当前离线
积分
902
发表于 2009-6-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一、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布局合理,独立设区,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各区域划分明确无交叉、标识醒目,分别设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在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区或设隔离屏障。
三、应保持诊室和留观室良好的通风(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 污染区,不能逆流。房间内设卫生间。
四、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不同区域内均配备相应的手卫生设施:流动水洗手池、非手接触式开关、皂液、干手纸巾/干手机和快速手消毒剂。
五、医务人员在进入隔离病房前,必须在缓冲间穿戴防护用品,离开隔离病房时,在缓冲间脱摘防护用品(穿、脱防护用品流程见附件1)。
六、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安全防护指导原则”,并做到以下要求:
1.预检分诊人员执行标准预防: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裤、工作鞋。
2.发热门诊接诊人员执行一级防护:
(1)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3.当有隔离留观病人时执行二级防护:
(1)适用人群:凡是进入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的工作人员等。
(2)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4.保洁人员:
(1)清洁区、缓冲区执行标准防护;
(2)半污染区、污染区执行一级防护,有隔离病人时执行二级防护;
(3)卫生洁具必须分区使用,严禁交叉使用。
七、在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监测登记表见附件2),体温超过37.5℃需及时就诊。
八、废弃物(含生活垃圾),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密闭运送,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
九、一旦发现疫情应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消毒:
1.空气:房屋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溶液7 毫升(即每立方米用纯过氧乙酸1克),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薰蒸2 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2%过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8毫升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2.每日对地面、病室内物品用0.2%过氧乙酸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擦拭消毒。
3.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作用1 分钟~3 分钟。也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按照六步洗手法擦拭1 分钟~3 分钟。
4.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 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5.病人用过的餐具用0.2% 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洗净。病人的剩余饭菜按医疗废物处理。
6.听诊器、血压计、病历夹、病人使用后的医用仪器等先用紫外线照射后用75%酒精或3%过氧化氢擦拭2-3遍,作用30分钟,用清水擦拭。血压计袖带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应使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7.接送病人的救护车,病人离开救护车后,立即对车内空间、推车等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用0.2%过氧乙酸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擦拭至表面湿润,密闭60分钟,金属部分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
8.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必须对病人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行0.2%过氧乙酸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消毒病室和物表,墙面喷药量为100 ml/m2,地面喷药量200-300ml/m2密闭60分钟。
9.死亡病人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棉球,堵塞人体孔道后,再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处理后,立即就地火化。
10.检验科废弃的疑似病人的标本,必须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作用30-60min,再进行处理。
附件1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附件2 医务人员体温监测登记表
参照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 6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qh2007
dqh2007
当前离线
积分
1241
发表于 2009-6-9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可借鉴学习.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一休
一休
当前离线
积分
1221
发表于 2009-6-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如何测定啊:liumangtu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1501feng
1501feng
当前离线
积分
846
发表于 2009-6-10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制度,借鉴学习。:handshake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jcyyhlb
jcyyhlb
当前离线
积分
43437
发表于 2009-6-1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altrmyy
altrmyy
当前离线
积分
1087
发表于 2009-6-1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是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中对隔离病房的通风要求。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zml_1224
zml_1224
当前离线
积分
336
发表于 2009-6-1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hxq6668
hxq6668
当前离线
积分
1483
发表于 2009-6-1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1#
xxl8803
不错呀,你是哪家医院?有谁是北京地坛医院?我很想学习学习传染病院的管理经验.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五星星
五星星
当前离线
积分
348
发表于 2009-6-1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是负压设施,一般医院做不到“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 污染区,不能逆流”,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y200619
yy200619
当前离线
积分
863
发表于 2009-7-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已学习了:victory: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三把手
三把手
当前离线
积分
1440
发表于 2009-7-3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消毒剂喷洒是否需要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当前离线
积分
263
发表于 2009-7-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驰骋的骏马
驰骋的骏马
当前离线
积分
1914
发表于 2009-7-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学习,不错呀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hanhealth
chanhealth
当前离线
积分
973
发表于 2009-7-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要求,我院很难做到,例如医生坐诊按照一级防护执行,我们医院只是接诊到甲型流感病人,不能确诊和收治,所以基本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做。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紫衣人
紫衣人
当前离线
积分
573
发表于 2009-7-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制度,谢谢!:P:P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udp
ludp
当前离线
积分
216
发表于 2009-7-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佷好的制度,谢谢!已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hy2208
yhy2208
当前离线
积分
574
发表于 2009-7-9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通知调整甲型流感防控政策
甲流轻症患者,在实行居家隔离治疗时,需有社区医生专人负责并加强随访和指导,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转送至定点医院治疗。昨日,卫生部发布通知,明确甲流防控政策调整的具体要求。通知的下发,意味着卫生部正式调整甲流“围堵”政策,已实施两月的密接者集中医观也宣告终结。
所有密接者不再集中观察
通知中要求,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不再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由卫生部门实施居家医学观察或随访。对无固定居所的人员,可在住地或指定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
卫生部昨日首次明确了居家隔离治疗的条件。对居家隔离治疗的轻症病例,要充分发挥基层疾控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中医药的优势,送医送药上门。居家隔离治疗的轻症病例均需有社区医生专人负责,并加强随访和指导,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转送至定点医院治疗。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辖区疫情防控形势和医疗资源分布等情况,自行确定是否对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
另外,卫生部要求对入境时的发热(≥37.5℃)或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要全部转交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排查和治疗,卫生部门应在2小时内接运。
首例死亡病例卫生部确定
通知中表示,要将重症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收治,甲流重症病例仍要集中收治。
各省(区、市)如出现重症病例,需由省级专家组负责会诊,制定诊疗方案,并每日向卫生部动态报告病情变化和转归。各省(区、市)首例死亡病例由卫生部专家组确定死亡原因,后续死亡病例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确定死亡原因。死于甲型H1N1流感或由其引起的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导致的死亡计入死亡病例统计。
对此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称,由卫生部专家认定各省首例死亡病例,主要是可以对病死者情况进行研究,掌握甲流致死的第一手资料,以减少病死率。
此外,卫生部表示,9月前安排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争取在11月底前完成重点人群接种工作。
■ 相关新闻
甲流密接者范围缩小
飞机上密接者为病例左右各一位,前后排各三位
本报讯 (记者吴鹏)在新确定的密切接触者范围中,甲流密接者范围进一步缩小,在飞机上,以病例为中心左右各一位,前后排各三位患者为密切接触者。此前,飞机上的密接者则为所有同机乘客,后调整为确诊者前后三排乘客。
此外,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工作的人员;或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的人员也属于密切接触者范围。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称,密接者一般被认定为是确诊者两米内的接触者,但根据前段时间的观察数据,即使患者前后三排的乘客,被患者感染的机会也非常小。
有专家提醒称,无论是否被认定为密接者,如果与确诊者同机,最好自觉在家观察。
■ 释疑
慢性病人患甲流更险
如何区别轻、重症患者?
慢性病人
患甲流更险
昨日,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称,如果病人只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症状都属于轻症。
但是,如果病人有慢性病,或因流感引起肺炎等并发症,就必须住院治疗,研究显示,这部分人更易因此病致死。他提醒,无论是轻、重症,出现了不适都要到医院诊断,是否适合居家治疗,应由医生判断。
居家治疗
将出台细则
社区医生能否照顾居家患者?
居家治疗
将出台细则
轻症患者虽然病症较轻,但甲流依然有病死率,社区医生能否完成对轻症患者的治疗?
对此,徐小元称,轻症病例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相似,社区医生完全有能力完成轻症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他介绍,随访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社区医生上门送药、患者每日向医院报告情况等,都是为了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患者可以及时转送至定点医院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流感技术组副组长罗会明昨日称,无论是居家治疗或居家观察,患者或密接者都不能外出,卫生部还将进一步对居家医学观察、居家治疗的具体方式进行明确,方案有望近日下发。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水中月
水中月
当前离线
积分
1898
发表于 2009-7-13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天,天蓝
天天,天蓝
当前离线
积分
3448
发表于 2009-9-1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学习,谢谢啦!:handshake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羚而
羚而
当前离线
积分
508
发表于 2009-9-1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前辈们的总结指导,非常受用哦。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