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4|回复: 28

[原创]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一、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布局合理,独立设区,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各区域划分明确无交叉、标识醒目,分别设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在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区或设隔离屏障。
三、应保持诊室和留观室良好的通风(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 污染区,不能逆流。房间内设卫生间。
四、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不同区域内均配备相应的手卫生设施:流动水洗手池、非手接触式开关、皂液、干手纸巾/干手机和快速手消毒剂。
五、医务人员在进入隔离病房前,必须在缓冲间穿戴防护用品,离开隔离病房时,在缓冲间脱摘防护用品(穿、脱防护用品流程见附件1)。
六、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安全防护指导原则”,并做到以下要求:
1.预检分诊人员执行标准预防: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裤、工作鞋。
2.发热门诊接诊人员执行一级防护:
(1)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3.当有隔离留观病人时执行二级防护:
(1)适用人群:凡是进入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的工作人员等。
(2)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4.保洁人员:
(1)清洁区、缓冲区执行标准防护;
(2)半污染区、污染区执行一级防护,有隔离病人时执行二级防护;
(3)卫生洁具必须分区使用,严禁交叉使用。
七、在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监测登记表见附件2),体温超过37.5℃需及时就诊。
八、废弃物(含生活垃圾),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密闭运送,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
九、一旦发现疫情应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消毒:
1.空气:房屋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溶液7 毫升(即每立方米用纯过氧乙酸1克),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薰蒸2 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2%过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8毫升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2.每日对地面、病室内物品用0.2%过氧乙酸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擦拭消毒。
3.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作用1 分钟~3 分钟。也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按照六步洗手法擦拭1 分钟~3 分钟。
4.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 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5.病人用过的餐具用0.2% 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洗净。病人的剩余饭菜按医疗废物处理。
6.听诊器、血压计、病历夹、病人使用后的医用仪器等先用紫外线照射后用75%酒精或3%过氧化氢擦拭2-3遍,作用30分钟,用清水擦拭。血压计袖带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应使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7.接送病人的救护车,病人离开救护车后,立即对车内空间、推车等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用0.2%过氧乙酸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擦拭至表面湿润,密闭60分钟,金属部分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
8.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必须对病人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行0.2%过氧乙酸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消毒病室和物表,墙面喷药量为100 ml/m2,地面喷药量200-300ml/m2密闭60分钟。
9.死亡病人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棉球,堵塞人体孔道后,再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处理后,立即就地火化。
10.检验科废弃的疑似病人的标本,必须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作用30-60min,再进行处理。

附件1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附件2  医务人员体温监测登记表

参照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 6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9-6-9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可借鉴学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如何测定啊:liumangt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制度,借鉴学习。: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是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中对隔离病房的通风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1# xxl8803

不错呀,你是哪家医院?有谁是北京地坛医院?我很想学习学习传染病院的管理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是负压设施,一般医院做不到“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 污染区,不能逆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已学习了: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消毒剂喷洒是否需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学习,不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要求,我院很难做到,例如医生坐诊按照一级防护执行,我们医院只是接诊到甲型流感病人,不能确诊和收治,所以基本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制度,谢谢!: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佷好的制度,谢谢!已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通知调整甲型流感防控政策
  甲流轻症患者,在实行居家隔离治疗时,需有社区医生专人负责并加强随访和指导,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转送至定点医院治疗。昨日,卫生部发布通知,明确甲流防控政策调整的具体要求。通知的下发,意味着卫生部正式调整甲流“围堵”政策,已实施两月的密接者集中医观也宣告终结。

  所有密接者不再集中观察

  通知中要求,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不再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由卫生部门实施居家医学观察或随访。对无固定居所的人员,可在住地或指定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

  卫生部昨日首次明确了居家隔离治疗的条件。对居家隔离治疗的轻症病例,要充分发挥基层疾控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中医药的优势,送医送药上门。居家隔离治疗的轻症病例均需有社区医生专人负责,并加强随访和指导,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转送至定点医院治疗。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辖区疫情防控形势和医疗资源分布等情况,自行确定是否对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

  另外,卫生部要求对入境时的发热(≥37.5℃)或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要全部转交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排查和治疗,卫生部门应在2小时内接运。

  首例死亡病例卫生部确定

  通知中表示,要将重症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收治,甲流重症病例仍要集中收治。

  各省(区、市)如出现重症病例,需由省级专家组负责会诊,制定诊疗方案,并每日向卫生部动态报告病情变化和转归。各省(区、市)首例死亡病例由卫生部专家组确定死亡原因,后续死亡病例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确定死亡原因。死于甲型H1N1流感或由其引起的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导致的死亡计入死亡病例统计。

  对此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称,由卫生部专家认定各省首例死亡病例,主要是可以对病死者情况进行研究,掌握甲流致死的第一手资料,以减少病死率。

  此外,卫生部表示,9月前安排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争取在11月底前完成重点人群接种工作。

  ■ 相关新闻

  甲流密接者范围缩小

  飞机上密接者为病例左右各一位,前后排各三位

  本报讯 (记者吴鹏)在新确定的密切接触者范围中,甲流密接者范围进一步缩小,在飞机上,以病例为中心左右各一位,前后排各三位患者为密切接触者。此前,飞机上的密接者则为所有同机乘客,后调整为确诊者前后三排乘客。

  此外,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工作的人员;或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的人员也属于密切接触者范围。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称,密接者一般被认定为是确诊者两米内的接触者,但根据前段时间的观察数据,即使患者前后三排的乘客,被患者感染的机会也非常小。

  有专家提醒称,无论是否被认定为密接者,如果与确诊者同机,最好自觉在家观察。

  ■ 释疑

  慢性病人患甲流更险

  如何区别轻、重症患者?

  慢性病人

  患甲流更险

  昨日,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称,如果病人只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症状都属于轻症。

  但是,如果病人有慢性病,或因流感引起肺炎等并发症,就必须住院治疗,研究显示,这部分人更易因此病致死。他提醒,无论是轻、重症,出现了不适都要到医院诊断,是否适合居家治疗,应由医生判断。

  居家治疗

  将出台细则

  社区医生能否照顾居家患者?

  居家治疗

  将出台细则

  轻症患者虽然病症较轻,但甲流依然有病死率,社区医生能否完成对轻症患者的治疗?

  对此,徐小元称,轻症病例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相似,社区医生完全有能力完成轻症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他介绍,随访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社区医生上门送药、患者每日向医院报告情况等,都是为了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患者可以及时转送至定点医院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流感技术组副组长罗会明昨日称,无论是居家治疗或居家观察,患者或密接者都不能外出,卫生部还将进一步对居家医学观察、居家治疗的具体方式进行明确,方案有望近日下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学习,谢谢啦!: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前辈们的总结指导,非常受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