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344|回复: 11

请教各位:这样的回答不知是否妥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月29日卫生部临床住院药师师资培训选在我院进行,来自全国30多家医院的100多名住院药师的代习老师参加了培训,我去讲的题目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正确理解和阅读 2学时,课后讨论的话题正是MRSA,他们的观点是:实验室苯唑西林耐药判定的MRSA仅有30%mecA基因检测阳性,所以对B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复合物和亚胺培南修正为耐药是矫枉过正,有误导临床之嫌!我当时用CLSI来回复他:非mecA基因介导的苯唑耐药非常少见(好象也有很少部份是染色体介导的),您30%的阳性可能存在问题,是否是仅采用苯唑纸片法确定或质控有问题,CLSI中明确:只要OX的MIC>4,无论mecA或PBP2a检测是否阳性,均需报告为MRSA,并对相关药物进行修正.这样回答不知是否妥当?各位老师谈谈您们是否检测过OX MIC>4的MRSA中mecA检测阳性的比例?按CLSI的字面是否能这样理解:纸片法筛选用头孢西丁,确证可在盐平板,检测mecA或PBP2a,苯唑西林MIC法三选其一,其中OX的MIC法最为重要?谢谢参与讨论!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9-3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xwsw 的帖子

怎么不问问他这种"MRSA仅有30%mecA基因检测阳性"的说法的出处?
他们是怎么做的检测,与PBP2a胶乳凝集试验做相关性研究了吗?
其实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操作在很多实验室都存在严重问题,不是过高的假阳性(还能接受),就是严重的假阴性(恐怕只能说明操作者学艺未精了),如果在连质量控制都不过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进行所谓的mecA检测,还不如用PBP2a胶乳凝集试验或高盐MH琼脂进行OX或者FOX的检测.
另外,与此相关的有些问题是不得不注意的,就是采用OX进行检测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以外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时容易出错,造成过多的耐药,而采用FOX则不容易出现这些误差,因而特异性优于OX.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9-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仅供参考):
1.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中华内科杂志 >>1998年02期  王其南 , 莫岚
文章结论:184株金葡菌用PCR方法及药敏法比较,药敏法鉴定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58株,仅一株PCR扩增mecA基因阴性。
2.浙江、江西地区MRSA耐mecA、qacA/B基因检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年09期  王伟 , 李彩霞 , WANG Wei , LI Cai-xia
文章结论:在2004年1~12月间分别从浙江、江西地区住院患者中分离到42株和31株MRS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技术检测mecA基因及qacA/B基因. 结果 73株MRSA中mecA基因均为阳性(100%),qacA/B基因34株(46.6%)阳性,其中浙江地区qacA/B基因阳性率为52.4%,江西地区为38.7%. 结论浙江、江西地区临床分离的MRSA中mecA基因和qacA/B基因携带率很高或较高.
不知道他们30%的数据出处哪里?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仅供参考):
1.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1998年02期  王其南 , 莫岚
文章结论:184株金葡菌用PCR方法及药敏法比较,药敏法鉴定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58株,仅一株PCR ... [/quote]
药剂专业的老师们自已做出的数据!可能事前都没做过循正医学的相关工作!:Q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9-6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hxwsw 的帖子

哈.......药剂人员也搅和这个?;P :L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巴斯德之徒 的帖子

剂专业人员可也是医院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中间力量之一,行政,院感科或院感工作者,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医生及临床药师都是其中的一员,只是对他们目前与实验室的联系不够才有以上的误区,目前我院今年已开始住院药师的临床培训工作,住院药师会到实验医学科轮转一月,不过在微生物室仅一周时间,还是少了点!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xwsw 于 2007-9-3 21:32 发表
8月29日卫生部临床住院药师师资培训选在我院进行,来自全国30多家医院的100多名住院药师的代习老师参加了培训,我去讲的题目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正确理解和阅读 2学时,课后讨论的话题正是MRS ...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正确理解和阅读”好吸引人!!能否传给大家学习学习??:look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楚楚 的帖子

些可是h版的强项哦!;P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9-9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剂专业人员可也是医院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中间力量之一,行政,院感科或院感工作者,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医生及临床药师都是其中的一员,只是对他们目前与实验室的联系不够才有以上的误区,目前我院今年已 ... [/quote]
你们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药剂科的人员也要求到微生物来转转。
以这个趋势看来
微生物室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了:lol :lol :lol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9-9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mts 的帖子

实我觉得让临床医生转转细菌室才真正有必要的.
就象在我们医院,我只是个小人物,也很不才,负责一个小小的微生物室,虽然不赚钱,但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有帮助,还在一些重大疑难病例的诊治中帮过他们不少的忙,现在有很多喜欢学习的临床医生都和我关系不错,经常会亲自光顾微生物室,有时还带着他的徒弟们到我这儿来和我讨论一些问题.有什么会诊时也叫上我.
象这些临床医生主要是从微生物室吃到了甜头才会这样,所以,真正说起来,临床医生由于是一线人员,需要全面负责诊断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更不能缺少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的.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我觉得让临床医生转转细菌室才真正有必要的.
就象在我们医院,我只是个小人物,也很不才,负责一个小小的微生物室,虽然不赚钱,但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有帮助,还在一些重大疑难病例的诊治中帮过他们不少的忙 ... [/quote]
哈,哈,临床医生很忙,而且压力比我们大,家里那位都想退休了,如果能多向他们宣传一下本论坛,在家中闲时上来看看,也可以补充一些微生物和院感知识,说不定还不错哦!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ngya_yy 于 2007-9-11 22:56 发表
h版,教教我们这些后辈吧!我们医院规模小,细菌室就一个人,我轮进去根本没人带我,之前负责的人也不是很有经验的人,而且又不愿教,问她的时候也爱理不理的。

给主任提出来,有机会出去进修!若不想也没关系,多上上本论坛和微生物之家论坛,多是细菌室的同道,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资源共享,大家共同提高!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