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对于工作繁忙的临床医护人员,死记硬背是大家最头痛的事情,把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要点融入考卷,是不是会好一些呢。这是我的初次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确需去除毛发时,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4.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1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外科手消毒的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二、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窗关闭,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手术器具等达到灭菌水平。 3.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4.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5.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6.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7.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三、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