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近?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496
|
回复:
18
[转帖]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近?
火
[复制链接]
十月芙蓉
十月芙蓉
当前离线
积分
3391
发表于 2016-12-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近?
原创 2016-11-30 吴怀英 SIFIC官微
【世界艾滋病日】面对HIV患者的医护亲,这些你应该知道!
作者:吴怀英
“
前几天,感控兼职护士小李(化名)带着新上岗的护士小张(化名)急匆匆的进了院感科,进门就问:科长,小张被带有艾滋病病人血的针头扎了!要不要服药?
院感科科长急忙问:应急处置了没?两人异口同声说按“一挤二冲三消毒”紧急处置了,科长心想,总算没有白培训,然后让两人慢慢描述暴露经过。
新员工护士小张在给艾滋病患者封管后,不慎用针头刺伤了自己手指,由于事先知道是艾滋病患者,心里比较紧张,越紧张越担心就越容易出差错,结果就真的被暴露了。
院感科根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将该暴露情况评估为一级暴露,虽然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但考虑输液后封管的针头未接触明显血液,所以院感科不建议预防用药,仅仅采血标本监测HIV抗体作为本底,日后按时随访。
为解除小张的不安情绪,也为保险起见,小李又带着小张去市CDC“艾防所”咨询了专业人员蔡大叔,蔡大叔耐心解释说明才终于解除了小张的心理压力,也不建议预防用药,小张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来,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事后小张聊起还心有余悸,说自己当时就像看到了世界末日,被判了死刑的感觉,想想自己才23岁,都还没找对象,毕竟不能“祸害”人家呀,而且家里就她一个宝贝女儿,要是真被感染了,爸爸妈妈怎么办?
”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有多近?
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感控人员:职业防护的培训永远在路上!还要我们唾沫星子四射的一遍遍唠叨,唠叨到人人熟知、个个精通才能减少因心理紧张、恐惧带来的潜在职业危害。
当然,要想得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就需要熟知医务人员的知识需求。程五琴[1]等通过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掌握现况与心理状态研究发现:
99.3%
的医务人员认为被HIV患者的针头刺破手指有感染的危险;
93.9%
的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目前的预后没有信心,认为不管哪种治疗方案只能延缓寿命,不会根治疾病;
91.5%
的医务人员知晓对血液进行HIV筛选可以有效预防HlV传播、及早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
约80%
的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太了解,认为通过唾液、体液、共用餐具及蚊虫叮咬等方式也可以感染;
91.1%
以上的医务人员面对传染性疾病患者,特别是HIV患者,均害怕与其接触或给予其治疗与护理时被病毒感染,因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担心,甚至失眠的情况;
99.0%
的医务人员会因此而更加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防止将病毒带回家而感染家人;但由于工作性质无奈去做不情愿做的工作,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整体看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看好了医护亲!面对艾滋病患者下面的这些你应该知道!
1、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日常查房照护传染性大吗?
答:正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同工作、公共浴池、蚊虫叮咬。所以做好标准预防措施进行正常照护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也不会传染。主要原因是因为艾滋病毒很脆弱,主要在血液和体液中生存,对消毒剂也很敏感。
2、艾滋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目前公认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比如与感染者发生未保护的性生活;输入受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共用受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头、针具或其他锐器等途径传播。还可由受艾滋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传播给婴儿。感染者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乳汁、阴道和宫颈分泌物等,尽管泪液和唾液中也有HIV,但因为含量少,目前认为无传染性(无相关病例报道)。
3、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研究资料显示: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HIV感染的机率为0.3%~0.5%。影响针头刺伤后感染HIV的危险性因素包括:刺伤的深度;针头的性质(空心比实心更危险);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
4、现实生活中感染艾滋病的隐患有哪些?
(1)不正常的婚外性行为。
(2)输入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或经检测后不合格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3)使用不合格医疗器具:如针灸针、注射器、手术刀以及其他易刺破皮肤的器具。
(4)与他人共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牙刷或刮脸、穿耳、纹身、纹眉的器具等。
(5)器官移植、人工受精等。
5、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置?
锐器伤后伤口紧急处理:(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
(1)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
(3)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伤口。
(4)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上报科室的兼职感控人员或科室负责人,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及时评估、检测、采取预防措施。
6、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级?
分为三级。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7、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用药原则?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编者注:本段来源于《血源性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而《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中为“最好在2小时内实施...”请酌情参考)
8、艾滋病毒感染者有多少?
根据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估计,截至2014年底,全球约有369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同年,约200万人新感染了艾滋病毒,120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原因。
金属质感分割线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使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等。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进行诊治,正因为如此人们谈“艾”色变,艾滋病真有那么可怕吗?面对HIV患者时刻具有职业暴露的医护亲,上述这些你应该知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在2015年10月28日举行的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上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发现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57.7万人,经测算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0.06%,即每1万人中有6人“染艾”,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
医护亲工作中还有没发现的HIV患者,标准预防理念要时时刻刻保存于你的大脑中落实到你的工作中,才能心无旁念熟能生巧从容应对,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程五琴,张玲,马兴爱,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掌握现况与心理状态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5(8):85.
[2] 《血源性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
[3]《艾滋病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57 号
[4]《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2009
点评
狼头
官微的此类文章一般由作者再发到论坛相应的版块,请下次不要再转帖到此位置,欢迎将官微的文章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及感控群
发表于 2016-12-1 2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十月芙蓉
十月芙蓉
当前离线
积分
3391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
前几天,有个认识的手术室护士对我讲,这段时间接诊的眼科手术有好几个HIV阳性的,关于职业防护与应对,好像都做的不到位。
昨天晚上看到这篇文章,今天觉得很有必要转帖。因为整体看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引起大家重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tracy
tracy
当前离线
积分
5746
发表于 2016-12-1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艾滋病人就在我们身边,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叶子00
叶子00
当前离线
积分
2280
发表于 2016-12-1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艾滋离我们很远又很近,我们日常的工作中会接触到很多隐形或显现的病人,医务人员真的需要提高高度的警惕来保护自己。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浪之水
沧浪之水
当前离线
积分
19431
发表于 2016-12-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们日常接诊的患者来看,HIV患者与以前相比,有增多的趋势,医务人员需要提高标准预防的意识,做到有效防控。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青青的芦荟
青青的芦荟
当前离线
积分
7254
发表于 2016-12-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940212933
940212933
当前离线
积分
2046
发表于 2016-12-1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MZYGMAYING
MZYGMAYING
当前离线
积分
3858
发表于 2016-12-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院的职业暴露监测来看,近两年HIV暴露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很重要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age
yage
当前离线
积分
10199
发表于 2016-12-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滋病病人在增多,应做好医务人员的预防知识的培训。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越zxl
卓越zxl
当前离线
积分
3678
发表于 2016-12-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防艾形式依然艰巨,重在预防,普及防艾知识,全民参与防艾,选择重点人群加比如在校大学生,大力度普及防艾知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iulihua666000
liulihua666000
当前离线
积分
779
发表于 2016-12-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滋病病人在增多,医务人员的安全应受到重视,医务人员一定要做好职业防护,防患于未然。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yluoxiuhua
lyluoxiuhua
当前离线
积分
21841
发表于 2016-12-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滋病人就在我们身边,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qiuwuyan1985
qiuwuyan1985
当前离线
积分
1838
发表于 2016-12-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做好职业防护很重要!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十月芙蓉
十月芙蓉
当前离线
积分
3391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1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状堪忧,所以要做好职业防护。其实,真正了解相关知识点,做好应对措施,并不可怕。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清风qing
清风qing
当前离线
积分
13972
发表于 2016-12-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芳芳123
芳芳123
当前离线
积分
6977
发表于 2016-12-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黔西南妇幼
黔西南妇幼
当前离线
积分
5138
发表于 2016-12-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我们医院正准备搞一次职业暴露应急演练,可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琪琪5
琪琪5
当前离线
积分
1651
发表于 2024-2-2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乐,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