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6-11-30 20:22 编辑
何为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看我严格定义:所有感染是通过实验室活动中获得的,包括具有典型临床特征的感染和亚临床型感染。 发生在LAI暴露途径有哪些? * 用鼻子闻培养物(中招了吧) * 皮肤、粘膜直接接触 * 吸入气溶胶 * 处理可疑含高致病病原菌的临床标本等 常见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有哪些? 在实验室中,获得性细菌感染占大多数比例(43%),已报道的病原体约超过37种。 1布鲁菌属 布鲁菌病是最常见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之一。在美国,布鲁菌感染占实验室获得细菌感染的24%。带有菌体的气溶胶吸入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亦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人一人之间的传播少见。 预防小贴士: 首要的预防措施是在生物安全柜中处理和操作带菌标本。暴露在高危险布鲁菌环境下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考虑进行暴露后预防。多西环素(或孕妇可使用磺胺甲嗯唑一甲氧苄啶)和利福平经常用于暴露后预防。暴露人员在暴露后应进行血清检测,前3个月内每2周1次,之后的6到9个月每个月1次。 2脑膜炎奈瑟菌 Sejvar等调查1985-2001年全球发生的实验室获得脑膜炎奈瑟菌的情况,16例可能的实验室获得性脑膜炎奈瑟菌感染, 8例(50%)死亡。患者都是临床微生物学家,病因可能是由于吸入含菌气溶胶而致。罹患率是每10万微生物学家中13例得病,而一般人群的罹患率为每10万中有0.3例,相差40多倍。提示实验室获得脑膜炎奈瑟菌病是临床微生物学家的重大职业病危害。 预防小贴士: 首要预防措施是在生物安全柜中处理和操作带菌标本,并应对工作人员预防注射4价疫苗。暴露有菌标本后可考虑给予环丙沙星500 mg或利福平600 mg,每日2次,服用2d作为预防用药。 3结核分枝杆菌 对实验室获得结核病的研究发现实验室人员感染结核病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3~9倍。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肯定为实验室获得结核病,因为也有可能在实验室外感染,或患者此前已处于结核病的潜伏期中。 结核分枝杆菌可存在于多种标本中,含菌气溶胶吸入是实验室感染结核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预防小贴士: 常规操作应使用生物安全等级2级以上生物安全柜,并佩戴N95口罩。实验室人员应每年进行皮试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是否感染结核。阳性结果者应进行X线胸片检查以确定是否有活动性结核病。 普通综合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对结核菌实验的权限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微生物学实验室对结核菌的实验活动可包括以下项目: * 临床标本的结核菌涂片 * 临床标本的结核菌分离培养 * 临床分离株的结核菌传统鉴定 *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结核菌的筛选或分类鉴定 * 在不具备三级生物安全设备的实验室不能进行大量活菌的操作、不能进行动物实验。不应保留结核菌株。 4土拉热弗朗西斯菌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偶尔可见土拉热弗朗西斯菌,它是一种苛养杆菌,因其可作为生物恐怖剂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预防小贴士: 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可服用多西环素100 mg。每日2次,服用14 d进行预防。 5炭疽杆菌 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恐怖剂。炭疽杆菌的主要感染途径是吸入气溶胶及皮肤黏膜直接接触。2001年前在美国炭疽少见。2002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得到警报,1名实验室工作人员罹患皮肤炭疽。这是第1例实验室获得生物恐怖相关炭疽病例。该患者工作中在拿炭疽杆菌瓶时没有戴手套,但之后用肥皂和水洗过手。 预防小贴士: 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做好自身安全的防护。对直接接触者,可以给予青霉素或同类抗生素注射预防性治疗,常规剂量3天。 6肠道病原菌 沙门菌病是最常报道的感染之一。文献报道,从1977-1980年美国发生的32例实验室获得性伤寒,占美国零星报道伤寒病例的11.2%。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病例并非直接发生于实验室工作人员,而是发生于其家庭成员,说明肠道病原菌感染可通过人一人传播,感染风险更大。近来,志贺菌引起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经常有报道,其他如艰难梭菌和大肠埃希菌0157:H7,也可引起实验获得性感染,但不常见。 7病毒感染 病毒一般通过血液和体液在诊断实验室内和医务人员之间传播。HBV是引起实验室获得感染最常见的血液相关病毒。美国,HBV感染率为0.35%~0.46%,比一般人群高出2~4倍。 预防小贴士: 实验室人员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如实验室中暴露在HIV环境中或者有HIV感染的可能者,应立即报告有关单位采取HIV暴露后预防措施。 8真菌 在美国,双相真菌中的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是引起实验室获得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多数实验室获得性真菌感染因吸入真菌孢子而导致肺部感染。 预防小贴士: 标本在生物安全柜中处理者,真菌感染的风险低。如怀疑患者有双相真菌感染,应立即警示其他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9寄生虫 实验室获得寄生虫感染在微生物诊断实验室中不常见。已报道的感染病例有313例,由各种血液和肠道原虫引起,如疟疾虫、锥虫、隐孢子虫、阿米巴及各种吸虫、线虫等。 预防小贴士: 做完实验后洗手,不在实验室内饮食、饮水。 亲们 有些事情您不能做 有些味道您不能闻 参考文献 1.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 3. 陈淑丹(摘译),朱德妹(审校).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 10(3):238-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