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为贯彻落实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以及医院评审有关要求,评估我院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效率,按照江西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下发的《关于开展2016年全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通知》要求,我院对2016年10月26日0:00—24:00所有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法:采用床旁和病案调查相结合方式,填写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结果实际调查人702次,发现医院感染4例,医院感染患病率为0.57%。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为:下呼吸道(肺部)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手术切口感染1例。
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为2016年10月26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各病区院感监控小组成员负责本病区调查,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调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床旁调查表和《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
3、诊断标准按原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判定。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702人,实查702人,实查率 100%(要求: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全院共发生医院感染4人次,患病率0.57%。
2、感染现患率情况统计如下:
表1:社区感染分布情况汇总表
科室 应查人数 实查人数 社区感染人次数 社区感染例次数 社区感染部位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泌尿道 胃肠道 腹腔内组织 表浅切口 深部切口 器官腔隙 血液 皮肤软组织 脑脊液 其他
内科 呼吸组 26 26 19 19 2 17
消化组 5 5 1 1 1
心血管组 37 37 6 6 1 3 2
内分泌组 25 25 0 0
肾病组 7 7 0 0
神经内科组 32 32 5 5 1 4
传染病组 10 10 7 7 7
精神病组 419 419 1 1 1
其他 28 28 7 8 5 1 1 1
外科 普外科 8 8 2 2 2
骨科 17 17 1 1 1
泌尿外科 4 4 0 0
其他 13 13 1 1 1
妇 科 2 2 1 1 1
产科 成人组 12 12 1 1 1
新生儿组 7 7 0 0
儿科 非新生儿组 0
新生儿组 0
NICU 0
耳鼻喉科 1 1 0 0
综合ICU 5 5 4 4 4
康复科 37 37 2 2 2
其他科室 7 7 3 3 2 1
合计 702 702 61 62 5 45 1 1 4 1 0 0 0 1 0 4
表2:社区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汇总表
病原体 菌株数 社区感染部位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泌尿道 胃肠道 腹腔内组织 表浅切口 血液 皮肤软组织 其他
大肠埃希菌 2 1 1
变异变形杆菌 1 1
铜绿假单胞菌 7 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1
其他革兰阴性菌 1 1
合计 12 10 1 1
表3:医院感染分布情况汇总表
科室 应查人数 实查人数 医院感染人次数 医院感染例次数 医院感染部位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呼吸机相关肺炎 泌尿道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胃肠道 腹腔内组织 表浅切口 深部切口 器官腔隙 血管相关血流感染
内科 呼吸组 26 26 1 1 1
消化组 5 5 0 0
心血管组 37 37 0 0
内分泌组 25 25 1 1 1
肾病组 7 7 0 0
神经内科组 32 32 0 0
传染病组 10 10 0 0
精神病组 419 419 0 0
其他 28 28 0 0
外科 普外科 8 8 1 1 1
骨科 17 17 0 0
泌尿外科 4 4 0 0
其他 13 13 0 0
妇 科 2 2 0 0
产科 成人组 12 12 0 0
新生儿组 7 7 0 0
儿科 非新生儿组 0
新生儿组 0
NICU 0
耳鼻喉科 1 1 0 0
综合ICU 5 5 0 0
康复科 37 37 0 0
其他科室 7 7 1 1 1
合计 702 702 4 4 0 2 0 1 0 0 0 1 0 0 0
表4: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汇总表
病原体 菌株数 医院感染部位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浅表切口感染 泌尿道 胃肠道
铜绿假单胞菌 2 2
变异变形杆菌 1 1
合计 3 3
表5: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汇总表
科室 应查人数 实查人数 抗菌药物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目的 抗菌药物联用 细菌培养
是 否 治疗 预防 治疗+预防 一联 二联 三联 做 未做
内科 呼吸科 26 26 19 7 19 17 2 16 3
消化科 5 5 1 4 1 1 0 1
心血管科 37 37 6 31 6 1 5
内分泌科 25 25 6 18 6 6 1 5
肾病科 7 7 0 7 0 0 0
神经内科 32 32 3 29 3 3 0 3
传染病科 10 10 7 3 7 2 5 0 7
精神病科 419 419 0 419 0
其他 28 28 4 24 4 3 1 4 0
外科 普外科 8 8 4 4 3 1 1 3 0 3
骨科 17 17 2 15 1 1 2 0 1
泌尿外科 4 4 4 0 0 4
其他 13 13 3 10 1 2 0 1
妇 科 2 2 1 1 1 1 1 0
产科 成人组 12 12 2 10 1 1 2 1 0
新生儿组 7 7 0 7 0 0
儿科 非新生儿组 0
新生儿组 0
NICU 0
耳鼻喉科 1 1 0 1 0
综合ICU 5 5 4 1 4 2 2 4 0
康复科 37 37 0 37 0 0 0
其他科室 7 7 2 5 2 1 1 2 0
合计 702 702 68 634 59 9 51 13 4 30 29
三、从整个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全院感染患者共65人(包括:社区感染、医院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治疗59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以治疗用药为主,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9.68%(不计入精神科,为24.03%)。采集微生物标本送检30人,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50.85%,部分科室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普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
2、临床医生未及时完善对感染患者相关检查及病原学诊断依据,2例医院感染病例未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验。
3、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不及时,标本检验阳性率低,部分微物标本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
4、部分临床医师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不清楚,存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漏报1例)。通过横断面调查发现,本院医院感染患病率约为0.57%(2016年前三季度本院日常监测医院感染率分别为:0.17%、0.44%、0.67%),数据表明临床科室对医院感染的上报意识有提高。
5、因我院住院患者病种较单纯,病情复杂及危重患者相对较少等原因,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本次患病率调查数据较为准确。
6、本次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4例,其中2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泌尿道感染、1例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仍是我院医院感染的第一位,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7、部分病区感控小组未重视调查工作,调查表填写不完善。抗菌药物使用填写缺项或不正确(四病区、五病区、八病区、十病区),送检细菌培养填写不正确(三病区、八病区、九病区),精神三科未按时交付调查登记表。
四、医院感染发病原因分析:
(1)易感人群:老年患者(>70岁)、长期卧床、手术、糖尿病、危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抗菌药物大量应用等病人。慢性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免疫力降低,住院时间长,自我保护能力弱,集中生活,卫生环境差等因素,亦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2)易感因素:侵入性操作,部分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薄弱,日常工作中未落实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会造成一定比例的医院感染发生。
(3)医务人员手卫生落实不到位,可引起交叉感染,使病人感染率增加。
(4)环境拥挤,环境卫生消毒不彻底,病区空气质量差,导致病原菌传播。
五、整改措施:
1、各病区需加强对本部门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考核,临床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病例或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均应及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直报院感管理科,准确完整填写报表。
2、各病区应每季对本病区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自查评估,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因素监控。日常工作中落实《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尿路(CAUTI)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管理资料,及时统计并按要求报告各项监测数据,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体现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改进。
3、临床医生应对感染患者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送检,完善感染病原学诊断依据。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培训掌握微生物标本的采集、送检的正确方法,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加强相互沟通,提高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
4、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措施,保证诊疗用品消毒灭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5、加强病区空气净化管理,保持环境整洁,物表清洁消毒到位,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
6、院感管理科对这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后,把存在的问题纳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并进一步督导病区院感管理小组工作,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
2016-11-1
医院感染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