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多耐监测与防治
›
当你无药可用,谁为你的死负责?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394
|
回复:
19
当你无药可用,谁为你的死负责?
火
[复制链接]
紫色的云儿
紫色的云儿
当前离线
积分
1926
发表于 2016-10-3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紫色的云儿 于 2016-10-31 22:55 编辑
转自:医学界感染频道
任何一种药物都是双刃剑,没有哪一种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没有副作用的。
案例2006年3月,北京一知名医院收治了一名普通的咳嗽患者,尽管医生给他用了多种类型的抗生素,仍然没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细菌培养发现,病人体内感染的病菌对各种抗生素均耐药。医生分析,这是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后果——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的生活习惯。患者每天在单位食堂吃饭,顾虑单位食堂不干净,可能会有一些细菌在里面,所以每次吃完饭都要吃两粒抗生素,天天吃,日积月累,最后就出了问题。
思考
1、谁应当为他的死亡负责?2、为什么没有人指导他合理使用抗生素?3、他服用的抗生素是从哪里获得的?
抗生素使用中的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细菌/病毒/无菌性炎症)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误区5: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越能有效控制感染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病毒或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说来,对病毒性感冒没有什么有效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等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类型,不能盲目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如结核引起的发热,盲目使用抗生素会贻误病情。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使用时间不当)。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在抗生素使用中需记住的“三不政策”
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按时服药,直到完成疗程,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合理用药应分四个层次
1、尽量不要使用药物,对于感冒这些常见病,只要及时调理,不吃药也是可以康复的。2、治疗时最好使用常见的普通药,许多非常便宜的药品疗效非常理想,比如一两分钱一片的复方降压片治疗高血压效果就不错。3、不能盲目地使用新药、贵药。4、按周期服用药物。任何一种药物都是双刃剑,没有哪一种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没有副作用的,适当和适量的使用抗生素,它能够保卫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而滥用抗生素,我们就会走向歧途:它不仅会促使细菌产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反扑,而且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我们有太多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让我们与细菌和平相处,正确科学地使用抗生素。
评分
参与人数
2
威望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小猴子波波
+ 2
赞一个!
明丫头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焚膏继晷
焚膏继晷
当前离线
积分
9571
发表于 2016-10-3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人责任、ZF责任、媒体责任、医生责任、医院责任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二进制
二进制
当前离线
积分
11314
发表于 2016-11-1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适而可止,勿太过,亦弗不足,物极必反。证实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以阴阳动态平衡为期…妙哉。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三刃木
三刃木
当前离线
积分
2910
发表于 2016-11-1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人任重道远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猴子波波
小猴子波波
当前离线
积分
11200
发表于 2016-11-1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事皆有度,物极必反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bdxrmyy20160321
bdxrmyy20160321
当前离线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6-11-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已下降不少,那是在绩效的强压下才形成的,全民还未普及,任重而道远哦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果
开心果
当前离线
积分
3309
发表于 2016-11-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个案例,真的为他感到悲哀。媒体整天宣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兔子uu
兔子uu
当前离线
积分
2024
发表于 2016-1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与细菌和平相处,正确科学地使用抗生素。"说的非常好!我们不应一味的想着怎样杀死细菌,而应该考虑如何才能与细菌和平共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iang228900
liang228900
当前离线
积分
505
发表于 2016-11-1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科学的使用抗生素,宣传抗生素,让老百姓对抗生素有个正确的认识,刻不容缓,我国使用抗生素频率最高的国家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徐小芳
徐小芳
当前离线
积分
457
发表于 2016-11-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age
yage
当前离线
积分
10199
发表于 2016-11-1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教育也非常重要,而且应深入宣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0601
0601
当前离线
积分
647
发表于 2016-11-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mazuizhou
mazuizhou
当前离线
积分
2490
发表于 2016-11-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教育也非常重要,而且应深入宣传。人人知晓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uanyanting
yuanyanting
当前离线
积分
4007
发表于 2016-11-1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转至我院同事群,谢谢老师的分享!滥用抗菌药物的后果可以预测,但唤起全民的重视还需多长时间?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云欣
云欣
当前离线
积分
1959
发表于 2016-11-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这篇科普文章很好,值得大家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鲜美的遇见
鲜美的遇见
当前离线
积分
1889
发表于 2016-1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那些有点头疼脑热就喊要消炎药的人看看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HASYGGK
HASYGGK
当前离线
积分
2549
发表于 2016-11-1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应该全民普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yfywlj
wyfywlj
当前离线
积分
8816
发表于 2016-11-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是多部门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呀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日复一日
日复一日
当前离线
积分
1867
发表于 2016-11-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国家还是应该在抗生素的科普知识方面,多下些功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十月芙蓉
十月芙蓉
当前离线
积分
3391
发表于 2016-11-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理念要灌输到社会大众,也要国情的支持。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