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感染病科的学科建设与进展
›
30年持续努力 构筑医疗安全屏障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39
|
回复:
4
30年持续努力 构筑医疗安全屏障
[复制链接]
xucf730
xucf730
当前离线
积分
10219
发表于 2016-10-25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30年持续努力 构筑医疗安全屏障
http://zqb.cyol.com/html/2016-09 ... b_20160915_2-03.htm
今年是我国政府有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以下简称“院感管理”)工作30周年。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30年来,我国的院感管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院感管理人员都是无名英雄。其中,我国的第一代院感管理工作的开创者功不可没。为此,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对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的首任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北大医院原副院长陈增辉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郭燕红副局长此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院感管理者都是无名英雄,那医院感染管理都管些什么呢?
陈增辉:院感管理就是要对医院的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人群进行管理。重点部门包括手术室、ICU、婴儿室、新生儿病房、肿瘤病房、血液病房、消毒供应中心、污水污物处理站等;重点人群包括新生儿、高龄老人、重危病人、恶性肿瘤病人、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病人。
医院感染涉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还涉及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等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质量问题。一旦发生医院感染,第一,最大的受害人是病人;第二,会增加治疗经费,浪费卫生资源;第三,病人住院日延长,其他病人住院更难了。所以,医院感染问题,牵扯到诸多病人的切身利益和医院本身的正常运转,涉及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我们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就是要把不安全因素控制到最小的程度,使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控制到最低水平。
记者:到底什么是医院感染呢?
陈增辉:医院感染在医疗活动当中一般是难以避免的。
医院感染一般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是指从病人到病人,从病人到医院职工和从医院职工到病人之间的感染,一般通过物品、医院环境和诊疗操作对病人和职工的间接感染。比如,病人做胃大部切除,因为留置导尿管,术后发生了尿路感染等。
内源性感染,是指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对本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增加而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比如晚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肺部感染等。医院感染一般以散发性为主,但有时也可以成聚集暴发。
记者:30年前,我国的医院感染状况是什么样的?
陈增辉:1989年的时候,预防医学会院感学组成立。该学组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全国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给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参考。但是,真正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靠加强医院管理,靠医院管理者和医院每个医护人员的重视,严格执行院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为了跟预防医学会院感学组互相配合,在原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的支持领导下,我们开始筹备成立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控制医院感染。
1993年,沈阳某医院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44名新生儿发病,15名死亡,全国震动。此后,我们制作了国内第一个操作性的院感管理视听教材,发行到全国。教材详细讲解了针对重点部位、重点部门、重点人群如何加强院感管理。通过这套视听教材,医护人员可以直观地学习。1994年,中国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记者:第一届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由哪些成员单位组成?
陈增辉:发起者是我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医三院,此外还有协和医院、301医院、人民医院和上海中山医院、湘雅医院、天津第三中心医院等。我们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都是来自全国三甲医院的相关学科专家。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医院感染是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记者:涉及哪些学科?
陈增辉:涉及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护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医院管理学、抗菌药物学、消毒学等。比如消毒学方面,我们当时请了全国著名的消毒专家刘育京教授,做消毒方面的首席顾问。
记者:委员会成立以后,做了哪些工作?
陈增辉:委员会成立以后,除了逐渐完善组织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每年开一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各个医院交流自己医院感染管理的经验和院感管理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医院感染重点部位的管理、易感人群的管理、消毒隔离的问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医护人员手的卫生,包括怎么严格洗手,怎么进行手的消毒,怎么进行无菌操作,等等。
记者:六步洗手法从1993年推出,但是真正在全国普及开还是在SARS以后。
陈增辉:是的,全国真正对院感管理的重视是在SARS以后,因为死人了,包括医务人员,大家才知道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我记得当时我们要求各医院都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的机构,结果西南某省却把医院感染管理机构撤销了。为此,我们组织了“院感管理培训义务讲课西部行”,专门给该省进行为期3天的义务讲课,现场培训了300多名院感管理专业人员。
在每年一次全国学术交流会上,除了代表们交流经验,我们每年都会请两位专家重点讲课,比如说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我们一开始就死抓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像美国医院的抗菌药物应用,差不多只占住院病人的30%~40%。比如手术围术期的抗菌药物,美国是手术前两个小时内用一次,手术当中根据手术时间的长短再给一次抗菌素,术后再用一次。而中国,哪怕做一个阑尾炎手术,都是术前就开始用抗菌药物,手术当中使用,术后再用3到5天的抗菌药物。当时我们调查了一下抗菌药物的应用,住院病人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在70%以上。这里面有认识的问题。所以,我们成立的第一天就呼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呼吁医护人员做每个无菌操作前后一定要严格洗手。
记者:推动起来很困难吧?
陈增辉:很困难,因为这也是习惯问题。过去,不少医务人员有个习惯,洗手以后,在两个胳肢窝下一夹就算擦手,他们认为那个地方不接触病人,是最干净的;也有人拿白大褂衣角擦手;即使用毛巾的,他的毛巾要几天才清洗一次,也很脏。实验证明,用这些方法擦手后,手上所带的细菌数有的比洗手前还多。除了洗手,还要讲什么是正确的消毒隔离,如何合理使用消毒剂,比如化验室应该用什么消毒剂消毒设备浸泡检材,浸泡多长时间,要求多少浓度。手术室所有器械的消毒,必须达到真正无菌。
记者:如果消毒剂使用不合理,操作不规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陈增辉:我举个例子,1998年,深圳市某医院发生了166例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其手术刀、缝合针是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的。对于戊二醛浸泡是有规定的,在规定浓度下戊二醛要浸泡10个小时以上,才能达到灭菌。而灭菌和消毒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灭菌是100%杀灭细菌,而消毒只要求杀灭细菌到无害水平。结果,该医院用以灭菌的戊二醛浓度和浸泡时间都不够,没有达到真正灭菌的要求,造成了此次重大感染事件。
在消毒灭菌的问题上,我们还进一步关心到口腔医院和各医院口腔科的消毒灭菌问题。我们要求牙科钻头一定要压力蒸汽灭菌,“一人一钻一灭菌”。因为当时全国的口腔科绝大多数都不灭菌,只是消毒浸泡。
记者:也就是说,这样容易给经血液传播的艾滋病、乙肝、丙肝等带来可乘之机?
陈增辉:是的。有一次我讲课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北京某传染病医院的一个主任找到我说,陈教授我们愿意跟你们合作来研究这个问题。他说他曾经接触过一个小病人,10岁左右,肝硬变,没有输血的历史,父母也没有乙肝和丙肝,他们就奇怪哪儿来的病原体呢?后来经追溯发现,孩子小的时候补过牙。当时,我们在北京市开展了检查,结果发现,全市第一家做到“一人一钻一灭菌”的是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第二家是北京口腔医院。
委员会成立以后,我们就抓着这些感染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组织针对性讲座。还针对重点人群,比如新生儿的院感管理问题组织讲座,我记得有一次暴发的新生儿感染是因为医院没有对奶嘴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结果引起不少新生儿腹泻。
委员会做的第二项工作,就是每年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此外,我们协助原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全国院感管理专家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记者:就是2001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陈增辉:是的。这是我们国家第一部院感诊断标准,我们国家过去用的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我们还帮助原卫生部医政司制定了院感管理规范,而这个规范,是我们在全国各地抽查了若干大小医院感染情况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来的。
记者:抽查的时候,在这些医院都看到了什么不规范的情况?
陈增辉:太多了。举个特别典型、记忆犹新的例子,我们到某个省会的医院去检查,他们新生儿室布局不合理,没有缓冲区、隔离区、清洁区,而且新生儿洗澡共用一个盆,奶瓶一放一排也没有严格的消毒,就随便交叉喂奶,这样是很容易感染的。我看见一个棉花罐里面放着消毒棉签,是给新生儿消毒脐带用的,打开盖一看,白搪瓷缸底部和缸壁都是黑的,他们说这是长期蒸就是这个颜色。我拿了两根棉签在底部擦了一下,棉签上都是黑的,我举着棉签去跟他们院长说,这样的棉签给新生儿擦脐带,能不感染吗?
检查口腔科的时候,我看到有个消毒柜不合规范,消毒柜里应该放置已经消过毒的物品,但是这个柜子里面有一层放了很多纸张,消毒物品旁边还放着医护人员的饭盆,下面一层是医务人员洗澡用的脸盆,脸盆里面还有拖鞋、毛巾和肥皂。
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有的医院给新生儿病房或者是婴儿室每天用来苏水擦地消毒,但来苏水对婴幼儿的眼睛黏膜、鼻黏膜、呼吸道黏膜有严重的刺激,应该是禁止用的。
我们根据第一次全国性的抽查结果,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比如说新生儿病房、婴儿室必须按什么程序进行管理,细到了奶瓶怎么消毒,洗澡要求一人一盆,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还包括给住院病人扫床,都是湿式扫,在扫帚外面包着一块半湿的布,要求一人一床一消毒等,可操作性很强,比起当年的录像带,更规范更完整了。
当我们第二次代表卫生部去全国各地抽查规范的执行情况时,状况比第一次要好得多,但是问题依然很多,所以规范执行两年以后,又进行了第二版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修订,由原卫生部医政司在全国推行。
委员会做的第三项工作是,编写了一本《医院感染管理学》,作为培训教材,作者全是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
第四项工作是,根据第二次全国检查的结果,各地方仍不太重视,于是发起了“院感管理义务讲学西部行”。对一些院感管理薄弱、经济条件不太好、参加学术活动的人员不多的省市,我们组织专家上门义务讲课。我们食宿自理,不收分文讲课费。在太原,全山西省的300多人来听课。SARS过后,我就想,如果当年没有这个讲座,以山西省在SARS暴发时的态势,医院感染情况无法想象。
记者:综上所述,您觉得对于医院的管理者来讲,应该做些什么?
陈增辉:对医院的管理者来讲,应该更好地深化医院改革,加强医院管理。对于院感管理,不重视就要“挨板子”。中国的医院跟国外的医院不太一样,我到美国学习医院管理时,美国医院的正院长一般都是行政院长,MBA毕业,懂得管理。业务副院长由医师团的领头人来做。而中国,可以说百分之百的正院长都是临床大夫出身,临床大夫深谙临床思维方法、临床的途径、临床的流程,但是对管理的理论、管理的知识、管理的流程,多数不懂或者不熟悉。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加强人员的培训,强化管理者的意识,其中心,还是保证医疗质量。
如果把整个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提到重要位置,那么医院感染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所以,对中国的医院管理者,不仅是院长,还包括职能科室的管理者们来说,都应该不断地进行医院管理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培训,这样才能管好医院,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姜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uanyanting
yuanyanting
当前离线
积分
4007
发表于 2016-10-25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绿城白云
绿城白云
当前离线
积分
4641
发表于 2016-10-2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们致敬,正是前辈们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我们院感人今天工作才理直气壮。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age
yage
当前离线
积分
10199
发表于 2016-10-25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陈教授的回顾,更加觉得今天院感工作的成就来之不易,凝结了一代代院感人的付出。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白天使
小白天使
当前离线
积分
53010
发表于 2018-5-26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30年来,我国的院感管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院感管理人员都是无名英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