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闲书 于 2016-10-9 16:46 编辑
电动气溶胶喷雾器管理制度和终末消毒流程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最后一次消毒。为了加强临床科室空气、环境和物品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我院新购进两台电动气溶胶喷雾器,该设备通过电动气溶胶喷雾器的气泵产生气流,经导气管进入喷头,在喷头内形成高速旋转的涡流区,药液在漩涡气流的作用下进入喷头,并与气流混合由喷嘴喷射而出,形成粒径小于≤20um的气溶胶,均匀分散在被消毒的空间及物体表面,尤其适用于空间狭小、手难以接触到的部位的消毒,以杀死微生物。尤其适用于是病区里特殊感染患者病室的终末消毒和感染高风险患者病室的预先消毒。为了使设备充分发挥作用,特制定使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如下: 一、 院感科已经采购2台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归院感科管理,分别放置在两个院区,各医疗医技科室需要进行终末消毒时可以随时向院感科借用。 二、 使用电动气溶胶喷雾器的范围: 1、 各种传染病患者离开病室后。 2、 住院患者不明原因死亡离开病室后。 3、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离开病室后。 4、 各种产芽孢细菌感染患者离开病室后。 5、 各种医院感染高危患者即将入住的病室。包括免疫力低下、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各种血管导管、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各种医院感染高危患者。 6、 临床科室认为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各种情况。 三、 电动气溶胶喷雾器操作流程 1、 用物准备:测量待消毒房间容积,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屏障物(布单等)。 2、 清空待消毒房间人员,特殊物品进行屏障保护,床垫掀起,所有橱柜门打开,关闭窗户,关闭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3、 电动气溶胶喷雾消毒适用于无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和物表的消毒,按照房间容积20ml/m3配制消毒剂并加入到喷雾器内(留出富余量)。 4、 消毒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手套,口罩、帽子,防护眼镜,防护服);电源控制,消毒剂应足量,有人值守及时关机防止机器损坏。 5、 开启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的顺序由里向外,先表面后空间,循序渐进,均匀喷雾。 6、 一般情况下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后,应保持房间密闭,消毒剂作用60min;当明确受到产芽孢细菌污染时,可选用3%过氧化氢或0.5%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房间密闭120min。必要时与院感科沟通。 7、 当表面尘埃较多,气溶胶喷雾难以湿透表面,应对尘埃多及隐蔽表面应清洁卫生和充分暴露,并加大喷雾量。 8、 消毒表面时,喷雾距离应大于1.5-2m,防止局部表面用药过量或喷雾不匀。 9、 达到消毒剂作用时间后,对消毒过的表面进行清水擦拭以减轻对各种表面的腐蚀和损坏。 10、 关闭电源,整理用物并记录于《一般诊疗用品清洁消毒记录本》。 四、注意事项: 1、怕腐蚀的仪器设备,如监护仪、显示器应移出病室或应用塑料布或布类遮盖,其它金属部位可用油纱擦拭防护,另行消毒处理。 2、电动气溶胶喷雾器为非连续运转机器,喷雾量6L时应休息,以防止机器过热损坏电机。 3、使用中如发现风速降低或雾量减少,应停机断电检查气泵风口有无堵塞,清洗或更换封尘海绵。 4、喷雾完毕,关闭电源,待导气管内余气排尽后,方可放下喷头。以免药液回流到气泵内损坏电机。 5、氯消毒剂都具有明显氯气味,用于气溶胶喷雾时对人的呼吸道刺激性较强,喷雾时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必要时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穿防护服。 6、院感科将对电动气溶胶喷雾器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和督导。 7、消毒剂应足量,消毒时有人值守及时关机防止机器损坏。 医院感染管理科 相关文件: 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