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951|回复: 28

【经验分享】术中追加抗菌药物预防SSI的临床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自2012年原卫生部出台“史上最严限抗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各医疗机构遵循活动方案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尤其在清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各项指标(预防用药比例、术前0.5-2小时给药比例、术后24小时停药比例)都趋于合理并达标。由于“预防用药比例、术前0.5-2小时给药比例、术后24小时停药比例”是强制执行且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指标,因此,各医疗机构针对这三项指标出台了院内管理方案。但是,与上述三项指标同等重要,且为SSI重要的预防措施——术中追加抗菌药物,没有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关注,较少有医疗机构针对“术中追加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并开展SSI防控的研究。因此,为了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术中追加抗菌药物对清洁手术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效果,开展了此项研究。

注:本人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医院协会院感年会汇报了这篇优秀论文,想跟大家分享:一点点创新,就能迈开一大步,不要抱怨没有文章,没有科研,也许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PAPER
术中追加抗菌药物对清洁手术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效果的研究.pdf (2 MB, 下载次数: 124)

【封面】术中追加抗菌药物对清洁手术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效果的研究.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10 文点 +3 收起 理由
小二郎 + 4 + 4 + 2 赞一个!
肺克不克肺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半衰期是不同的,有短有长,有20、30分钟的,也有7~8小时的,故笼统地说"手术超过3h时术中应追加给予一剂抗菌药物"似乎不够严密或准确,最好表述为“若手术持续时间超过3h或超过所用药物的2个半衰期应及时追加1剂预防用药”可能会更为准确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7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有追加,但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调查分析,谢谢田田老师的指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我们也有追加,但是没有进一步形成这样全面、条理的分析和总结,受益匪浅!感谢老师无私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的角度确实非常的新颖,很少有人能从如此的细节发现研究思路,一般见到的感控的类似研究都是前后的对比,包括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项目,比较好的就是采取多中心的研究,但一直有个疑惑,往往这类研究跨度较长,短则1-2年,长则3-5年,但各单位感控的建设往往都是最近几年高速发展的。这里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医疗技术的发展、整体感控文化的建设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直接忽略这类因素单纯比较是否会造成偏倚?就像我院多重耐药菌,三年前哪有医生关注这个,有的只是系统中的数据,但三年后的现在哪个医生一提多重耐药菌都是如临大敌,关注度和日常的防控意识完全不同了,而这些对数据的影响往往都是隐形的,但同时选择病例对照的方法的话,一部分采取措施、一部份不采取,是否又存在伦理学的风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昊爱无限 + 2 + 6 言之有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术中追加好象外科医生都不太重视!谢谢田田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9-28 08:24
选择的角度确实非常的新颖,很少有人能从如此的细节发现研究思路,一般见到的感控的类似研究都是前后的对比 ...

老师考虑得非常细致,发现好多学术文献都是这样的干预与不干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提供的资料,我学习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无私分享,下载学习了!我们也多次学习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指南,但似乎外科医生真的不在意,估计是没有相应的科研数据,没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已下载同临床医生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选题不错。我想有很多老师临床上遇到想法了但是不会做实验设计 ,能否在这方面多展开讲讲。辛苦LZ发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有追加,但没分析与总结,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衣飘飘 发表于 2016-9-28 08:43
老师考虑得非常细致,发现好多学术文献都是这样的干预与不干预研究!

对的,一般来讲这类的研究比较方式限制性比较大,和单纯的试验研究还是不一样,感控的混杂因素比较多,那次尝试采取病例对照的方式,但医院伦理委员会不审批,觉得不是太合适,所以一直采用的都是前后的比较,这类比较短时间的可能好一些,时间太长的话感觉混杂因素就比较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9-28 08:24
选择的角度确实非常的新颖,很少有人能从如此的细节发现研究思路,一般见到的感控的类似研究都是前后的对比 ...

这个研究考虑到可能的混杂因素,所以对干预前后的患者基本情况、ASA评分、手术类型、预防用药比例、术前0.5-2h用药比例、24小时停药比例,这些可能影响SSI发生的因素进行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干预前后这些因素的分布是均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田田~ 发表于 2016-9-28 13:50
这个研究考虑到可能的混杂因素,所以对干预前后的患者基本情况、ASA评分、手术类型、预防用药比例、术前0 ...

嗯嗯嗯,注意到了,对前后的各种可能的客观混杂因素都进行了比较,很严谨(温馨提示,课件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应该是大于0.05吧?课件上写的小于哦),个人所考虑的混杂因素对贵院这类大型医院可能不一定适用,主要像我们这类普通的地级医院,四年前的医院的感控文化和四年后的现在差距还是很大的,这块可能不是客观的指标,而是一些软的文化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昊爱无限 + 6 真细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9-28 15:22
嗯嗯嗯,注意到了,对前后的各种可能的客观混杂因素都进行了比较,很严谨(温馨提示,课件里差异无统计学 ...

大赞细心,这个是倒数第二最终版本,我更新一下你说的整个感控文化氛围的转变,的确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而且是不好量化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