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斯斯(感控AI助手)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感染病科的学科建设与进展
›
浙一观察2 | 揭开感染病科从跟跑到领跑的密码 ...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优秀主题贴征集令(2025年1月号)
01-03 17:36
高山雪莲W
:
优秀回帖征集令(2025年1月号)
01-03 09:00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系统消息:
“十大感控热词2024”征集活动开始啦!
#SIFIC论坛APP#
01-02 11:15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87
|
回复:
2
浙一观察2 | 揭开感染病科从跟跑到领跑的密码
[复制链接]
xucf730
xucf730
当前离线
积分
10176
发表于 2016-9-16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浙一观察2 | 揭开感染病科从跟跑到领跑的密码
原创文/桂克全2016-09-14 来源:健康界 A- A+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为何脱颖而出?随着学科带头人李兰娟院士的细述,一个学科的向上之路渐渐清晰。>>>
“现在全球各地之间只有一架飞机的距离,因此,感染病的防治更需要重视。”2016年7月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的李兰娟院士,刚刚落座就直陈见解。现场有人插话,这是她从事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科研几十年的思维惯性,做事有高度、看大局。
李兰娟引领的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久负盛名:2014年和2015年连续占据“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感染病学科头名。目前建有“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和“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各类传染病、感染性疾病诊治,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诊治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
付出很多,回报不少。2013年,李兰娟领衔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年后的2015年,她和郑树森院士共同领衔的“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一等奖。而这些,只是N个奖项的局部。
考虑到该科室的成绩单常见诸报道,健康界转换视角,追踪该学科出类拔萃的原因和逻辑。随着学科带头人李兰娟院士的回忆,一个学科的向上之路渐渐变得清晰。
李兰娟.jpg
胸怀
2016年5月27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挂上一块新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协作医院李兰娟院士专家工作站。据悉,该工作站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协助该院建立感染病多学科远程会诊中心,开展疑难重症、罕见感染性疾病的远程会诊和教学查房。
每天本已很忙碌的李兰娟,何以“节外生枝”?
“我们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担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李兰娟,还是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会长,认为自己有责任协助国内各地区推动感染病学科建设。 “传染病防控是一个需要大家联手的事业,我们要跟其他各省共同发展。”李兰娟告诉健康界
李兰娟与团队传授新技术的案例比比皆是。曾经制定我国首部《人工肝治疗指南》的他们,截至目前,共开展18期人工肝培训班,推广李氏人工肝至31省市,治疗肝衰竭10万余例次。值得一提的是,每期培训班,李兰娟都会站上讲台授课,并解答学员的提问。
开拓
很多人知道,浙大一院感染病科的拳头技术是人工肝。
援引新华网2016年7月28日一篇报道提到的数据,目前我国有各类肝病患者逾1亿例,其中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约800万例,每年新发肝癌35万例,占全球总例数的55%。终末期肝病(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80%,而人工肝技术为其点亮希望。
“人工肝是非常有效、实用的肝衰竭治疗技术与方法……而且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梁’,延长严重肝衰竭晚期患者等待供肝的时间,改善术前状况,提高肝移植成功率。”李兰娟在和团队编写的专著《人工肝脏》前言中,开门见山表达人工肝技术的重大价值。
作为中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李兰娟的研究始于一次郁闷。
她当初被分配到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工作后,每天接触大量肝功能衰竭的病人,其中不少还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由于黄疸进行性加深,住院不到半月就不幸死亡。当时,全国绝大多数医生遇到这种情况,虽然惋惜但也心安理得——教科书写明这种病人的病死率高达80%。可是,李兰娟觉得郁闷和内疚,“怎么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呢”。
1986年,有一次,她接诊一位昏迷的病人,伴有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因病人有肾功能衰竭,他们用血液滤过、透析给予治疗,7天之后病人慢慢苏醒,最后肝肾功能恢复正常,康复出院,这给予善于思考的有心人李兰娟很大的启发。
于是,她申请到了当时的青年科研基金3000元。项目为“人工肝治疗爆发性肝炎研究”。经过10年的努力,可谓十年磨一剑,到1996年,李兰娟取得了巨大成果,全国专家对齐成果进行了鉴定,并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评价。
正是从1986年起,李兰娟与同事走上技术创新之路,多个“首次”相继诞生。首创一套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Li-ALS)治疗重症肝病,显著降低肝衰竭患者病死率,使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治愈好转率由11.9%提升至78.9%。为了进一步探索肝衰竭的发生发展机理,李兰娟还对肠道微生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世界上首个肝病肠道菌群基因集和预警预测模型。
“努力,失败,再努力。”回忆拼搏往事时,李兰娟两次说到“哪有那么容易”。
面对健康界,李兰娟坦陈“偏向虎山行”的缘由,医生在治病时总会遇到困难,医学是一个很深的海洋,许多谜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还有很多病人不能得到救治,根本在于没有好的方法救治。所以,临床医生应该带着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科学研究。
育才
“一个专科的建设,靠一个人是没用的,要靠一个团队共同努力。”说到浙大一院感染病科蒸蒸日上,身为院士的李兰娟首先把很多收获归功于前辈的奠基。当然,她也不否认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至关重要,领着大家一起攻克难题。
据李兰娟回忆,该科初创时只有30张病床和一个规模很小的实验室,不过她认为这已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使得她与同事们能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受益于前辈培养的李兰娟,坚持学科带头人要“培养一批批的接班人”。随着病床从30张扩展至300张,团队总人数也增至200余人。
言传身教之外,李兰娟认为学科带头人还要塑造“团结”氛围。
“不能有内耗。”李兰娟推崇把团队成员的精力聚焦于工作:“不能亲一派疏一派,以及防止内部搞小圈子。”得益于此,该实验室的成员都怀揣“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一个典型事例是,2013年元旦,李兰娟带领学生和员工深夜还在实验室工作,当新年钟声敲响,他们兴高采烈地向李院士提议,集体合影纪念特殊的新年。
2013年4月,H7N9病毒汹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措手不及李兰娟与团队成员分别去养鸡场和黄浦江找漂浮死猪采样,“同志们都很辛苦,连夜跑了多个地方”。很快,他们排除病原并非传得沸沸扬扬的“黄浦江漂浮死猪”,而是活禽感染人,并在《柳叶刀》发文说明H7N9病毒的基因和传播方式等。事后有媒体评价,以李兰娟院士为首的科学家在H7N9禽流感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给我国H7N9防控以及国际流感研究添上重要一笔。
“很多人不愿意搞传染病研究,怕风险,而我们的感染病专家有这种勇气,哪里出现传染病就冲到哪里。”李兰娟团队至今已经历了SARS、H1N1、H5N1、H7N9和埃博拉等多个重大疫情防治。
搭台
目前,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建有“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和“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者由浙江大学牵头,并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组建,已成为我国感染性疾病诊治研究领域的学术高地。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中心2014年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的联合认定,成为我国临床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据李兰娟介绍,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又细分多个平台——基因组平台、蛋白组学平台、代谢组平台、生物信息组平台等14个实验平台。
“这就是顶层设计。”李兰娟指出,学科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机制。
谈到学科和专科建设的核心要领时,李兰娟总结:做好“跟跑”和“领跑”。前者要求学科带头人和团队抬头看路,坚韧不拔,协同创新,攀登国际医疗领域的新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新高峰。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追求领跑。当然,并非每个学科都能做到领跑,但至少要做到跟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感小哥
院感小哥
当前离线
积分
8998
发表于 2016-9-1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晨之恋
晨之恋
当前离线
积分
3233
发表于 2016-9-16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的团队更需要优秀的个人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