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常见传染病诊疗与防控
›
呼吸道传染病
›
记者眼中的美日甲型H1N1流感防控——个人主义加剧美国甲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53
|
回复:
5
[转帖]
记者眼中的美日甲型H1N1流感防控——个人主义加剧美国甲型H1N1流感蔓延
[复制链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发表于 2009-5-2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许多人认为戴口罩没用,而且不想改变生活方式 《世界新闻报》驻美国记者/王姗姗
自5月初开始,美国成为报告确诊和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最多的国家,至《世界新闻报》记者截稿时已在48 个州发现5400多例。目前还在以每天数百例的速度增加。美国卫生官员预计,目前美国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人数应该超过十万。而在日本,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正向200例大关逼近。在全球的确诊人数排行第4而位居亚洲第一。不少日本专家认为,流感在日本全国流行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华人和留学生较多且与中国人员交往最为密切的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疫情防范情况如何,社会上的反应怎么样?对此,本报记者做了深入的采访。
不愿改变生活方式
流感肆虐,但据《世界新闻报》记者观察,美国社会却似乎无动于衷。街上依旧人流如织,地铁里人群摩肩接踵,很少有戴口罩的。日前,《世界新闻报》记者参加了在马里兰州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举办的2009美国航空展。约有10万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参观,可算是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一个大型集会。但在现场,记者没有发现一个戴口罩的人。观看飞行表演的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完全看不到流感盛行的迹象。
记者问航空展的媒体官员,今年的展览是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官员表示确实如此,规模不及往年。我又问是否受到流感的影响,他愣了一下之后说应该没有。在人群拥挤的机场,只有一位戴口罩的旅客。而高峰时期的地铁车厢里,也像往常一样人挨人。记者问一位刚下地铁的路人,是否想过戴口罩预防,他说,“戴口罩没有用”。
多数美国人看起来对流感并不担心,“重灾区”的人们也是如此。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是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州,确诊病例近700例,而该州最大的城市芝加哥确诊病例占近一半。一位从芝加哥近郊到华盛顿旅游的女士告诉记者,她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这场流感就像冬天常见的流感一样,没那么严重,我就是保持房屋清洁,勤洗手,并没有刻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也没有减少旅行。在我住的地区,还没有听说有人被感染。即便有人被感染了,像预防普通流感一样预防就可以了。”
在一家酒店大堂,记者碰到一个带孩子旅游的男士,他的两周大的女儿正在童车里熟睡。记者问他,孩子这么小,难道不怕被感染吗,他回答说,自己是医学工作者,所以并不担心。他会谨慎一些,但并不意味着要改变生活方式。
这些所见所闻让记者感觉到,美国人对流感的满不在乎或许一部分是他们不羁洒脱的性格使然,而更主要的源于他们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一点在我的一位美国朋友身上尤为明显。一日接到这位朋友的电话,说她刚下飞机约我一起出去吃饭。其间聊到流感,她对我的担忧表示很不理解,并表示自己“3周前刚从墨西哥回来,现在身体壮得像头牛”,何必如此杞人忧天,还一再要求我与她一起就餐。
民众重视不够
连日来,美国确诊人数大幅上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表示,主要原因是在疫情初期,各州的疑似病例只能由疾控中心位于亚特兰大的总部进行确认,工作效率较低。4月底以来,美国疾控中心陆续向各州发放了检测设备,并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使各州基本具备了自行确诊的能力。随着各州此前积压的许多疑似病例被陆续确诊,美国流感病例显著增加,分布范围不断扩大。而且,美国民众缺乏流行病暴发的惨痛经历,对此重视不够,这也大大增加了疾病蔓延的风险。
目前,在美国政府部门中,只有疾控中心每日例行通报病例数量,其他政府部门已很少就疫情表态。美国媒体对国内确诊病例的增加没有过多报道,保持着谨慎的乐观,还有媒体开始争论流感疫情是否开始缓解了。我和《华尔街日报》驻华盛顿首席记者约翰·布瑟谈到这个问题时,他说这场流感没有原来想象的严重,就这一点来说美国这次是走运,来的不是SAR S。
日本街头飘着消毒水味
《世界新闻报》记者/黄恂恂
5月19日,日本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者突破191人,在全球的确诊人数排行第4而位居亚洲第一。在国际上,一向以防范措施及时彻底而著称的日本到底怎么了?
目前,日本关西地区停课的校园已有4400多所。在疫情最严重的兵库县神户市,市政府办公大楼内设立的“发热咨询中心”的咨询热线从18日凌晨就再也没间断过。自从16日市内确认3名高中生感染后,中心的电话机由3部增设到1 0部,并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无间断接听。负责回答的医师在高强度劳动下表示“已经快支持不住了”。
大街上,购买口罩的人们在药店前排成长队。为了降低感染的几率,有些和大量顾客接触的企业还向员工发放口罩,要求员工戴着口罩上岗。
电车站的疏导员、公交车的驾驶员、7-11便利店的服务员也都全副武装戴上了口罩。在神户的阪急电车站,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都戴着口罩。由于口罩供不应求,没能买到口罩的许多市民正在抱怨。据神户市19日进行的一项调查,市内 31家药店中有22家口罩售光,19家消毒液缺货。
不少企业还取消了原本计划的大型集会。有的工厂甚至还要求员工每天早晨提供本人及家庭成员的体温测量结果。大多数商场和娱乐场所等虽然都还照常营业,但各家大门口都飘着一股浓浓的消毒水味。
一些停课在家的高中生则抱怨在家中无事可做。18日,在大阪市中心一家卡拉OK门前,前去唱歌的高中生排成了一条长龙。老板困惑地说:“最近来玩儿的高中生比平时多了4倍,他们本来应该在家休息的。”神户市一个水族馆里也有很多高中生情侣。这些大胆的高中生们戴着口罩、把脸捂得严严实实去约会的样子显得很滑稽。
有专家指出,日本学生集体活动较多导致疫情快速传播。如今,大阪市教育委员会紧急安排工作人员在市中心一带执勤,劝导学生回家休息。
关西地区的感染病例全部属于非输入型,那么最初的感染源是什么?至今仍在调查中。
被确诊为日本首例非输入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患者是神户高中排球俱乐部的成员。他在确诊前一天与兵库高中的学生进行了比赛。有分析认为,病毒借助比赛之机传播的可能性很大。然而,大阪八尾市确诊的一名小学生至今未查出与其他感染者有过任何接触,她的感染途径仍然没有结论。
面对关西地区疫情迅速发展的事实,有些专家批评日本政府过于依赖入境检疫而忽视了国内的疫情发展。而客观上,此次流感与SARS不同,其在发热之前就具有很强传染力的这一特征也增加了控制疫情的难度。
《世界新闻报》
http://news.sina.com.cn/w/sd/2009-05-21/113317861732.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楼主
|
发表于 2009-5-21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公报:美国对甲型流感宽松无异玩火
中新网5月21日电 香港《大公报》21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在世卫组织5月17日公布的全球甲型流感疫情确诊的数据中,美国达4714例,大大超过墨西哥3648例,成为全球头号疫情感染国。令人回味的是,美国国内对此并不紧张,诸多地方表现相当宽松。媒体评论称,美国采取“只灭火不防火”的方式。美对“甲流”宽松无异玩火。
文章摘录如下:
在世卫组织5月17日公布的全球甲型流感疫情确诊的数据中,美国达4714例,大大超过墨西哥3648例,成为全球头号疫情感染国。令人回味的是,美国国内对此并不紧张,诸多地方表现相当宽松。媒体评论称,美国采取的“只灭火不防火”的方式,难免引发不同声音。
说美国在应对甲型流感问题上“只灭火不防火”并不为过。佐证之一是,美国卫生疾控部门,于前些天断然取消甲型流感疑似案例的统计,称疑似病例统计没有意义;纽约市长彭博公开宽慰人们,戴口罩是“不必要的”。而人们知道,戴口罩是防止呼吸感染的有效措施。一旦疫情感染者不戴口罩,就会较快传染他人。此外,纽约政府早前就鼓励学校复课,无疑又对疫情传播提供宜人的空间。
世卫希望美采取措施
当然,美国发现疑似甲型流感病例还是积极组织救治的。但是,“只灭火不防火”会出现什么局面?
与“灭火”相比,及早发现隐患,解决隐患才是根本的有效措施,这就是“防火”的道理及意义。在应对甲型流感方面的“防火”上,就是要按照科学的道理,全面布防,社会总动员,把防范措施落实到每个公共场所、每个家庭和每个自然人上。比如,在疫情流行的地方,人人戴口罩,对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观察,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等等。
本来,美国是十分重视医疗科学的国家,公众讲科学卫生也素有传统。为何在应对全球性甲型流感这个重大疫情问题上却出现“只灭火不防火”这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人们知道,美国是十分推崇人的自由权的,人们言必称“自由人权”。在美国,人们视医学隔离为侵犯人权的一种行为。面对世卫组织希望美国“加强采取措施”的建议,美国疾控中心非但没有回音,反而连续两天没有更新患者数据。
首先要保护公众健康
诚然,讲人权,讲自由没有错。问题在于,何谓真正的人权,真正的自由?其实,保护人权与传染患者实行医学隔离是两码事。对确诊患者实行医学隔离,既医治了患者又是阻挡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假若对甲型流感患者不约束,那么,社会生活就会像交通岗没有红灯一样,车辆滥驶,违章加剧,交通秩序大乱。那么,最终苦的是公众,受害的是公众。可见,在防控传染病期间,保护人权,首先就要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离开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安全,侈谈人权是毫无意义的。
美国应对甲型流感“只灭火不防火”表面看只是防控的手段不同,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文化观念视角的差异。到处乱套人权,既得不偿失,还会由此玩出火。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首席执行官莱斯克•伯瑞斯维克在南开大学表示,目前在一些国家爆发的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不仅给人类健康带来损害,而且还将对世界金融市场、贸易和旅游产生影响。可以说,“只灭火不防火”无异于玩火!(一吟)
http://news.sina.com.cn/w/2009-05-21/091017860757.shtm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altrmyy
altrmyy
当前离线
积分
1087
发表于 2009-5-2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灭火不防火”无异于玩火!说得好,在对待甲型H1N1流感的问题上我赞同中国政府积极、负责的态度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柳莹依
柳莹依
当前离线
积分
4963
发表于 2009-5-2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不是政府能为所欲为的。国民的思想意识最重要,所以不要骂人家什么双重标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楼主
|
发表于 2009-5-2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4#
柳莹依
记者的文章可能不够专业,不专业的视角同时还有价值观的评价。我们的认识不会受记者左右。;P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js661
gjs661
当前离线
积分
6331
楼主
|
发表于 2009-5-2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高中生赴纽约参会染甲流 美国防疫松懈遭质疑
本帖最后由 gjs661 于 2009-5-21 21:02 编辑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一日电 日本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今日已升至二百八十一人,其中东京两名高中女生在赴美国纽约参加“模拟联合国会议”后,被确诊感染流感。美国今日确诊及死亡病例已达五千七百一十人,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但其宽松的防疫状态遭到质疑。
日本政府对日益严峻的流感疫情开始采取严防措施。尽管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今日呼吁民众保持冷静,但经过东京的铁路运输工作人员、以及所有乘客都被要求戴上口罩。日本教育部表示,已要求四千八百多所学校和幼儿园停课。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确诊感染甲流的两名高二女生就读于私立洗足学园,该校共有七人赴美。两人从二十日起住院,目前病情稳定。其余五人未出现症状,正在家中休息。
据该校校长前田隆芳透露,在纽约举行的“模拟联合国会议”的主办方五月一日向参加活动的各校发去电子邮件,称“正在密切关注纽约的新型流感状况,完全没有理由取消会议”。前田校长称“这封电子邮件是我们做出赴美决定的依据之一”。为了防止学生受到感染,一行人带去了大量口罩和消毒液,在美期间没有参加其他人数众多的活动。
香港有媒体今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近期对疫情“只灭火不防火”的做法无异于玩火。美国卫生疾控部门于前些天断然取消疑似案例统计,称疑似病例统计没有意义;纽约市长彭博公开宽慰人们,戴口罩是“不必要的”;此外,纽约政府早前就鼓励学校复课,无疑又对疫情传播提供“宜人”的空间。
当然,美国发现疑似甲流病例还是积极组织救治的。但
美国人视医学隔离为侵犯人权的一种行为
。该媒体说,对确诊患者实行医学隔离,既医治了患者又是阻挡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保护人权,首先就要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病毒可能正给人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但谁也不知道这一状态将维持多久,更不知道这是不是风暴来临前的平静……”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第六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幕时警示世人。
http://news.sohu.com/20090521/n264100087.shtm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