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0417|回复: 188

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鱼儿飞 于 2016-8-31 10:11 编辑

还是参加区上的院感管理检查在一家卫生院发现的,当时一看见这东西,作为一个院感人的敏捷,立马知道他们用来干嘛了。当即找来当事人一询问,果然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个人觉得譬如医疗废物混装之类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暂且可以理解,但是这样操作真的不应该,立即给领导反映,然后领导立即上报到卫生局了。
现在请大家猜猜他们是用来干嘛的,答案会在后期公布。
2F6.tmp.png



帖子一发上来,各位火眼金睛的老师们都看出了问题,真相是:他们提前将灭菌指示卡灭菌好(不知道拿到哪里去灭菌的,该卫生院没有供应室,一直都是使用的外包)然后自行浸泡消毒(一大堆清宫器械放在一个小盒子里,都不能完全浸泡,而且清洗不彻底,戊二醛也有过期现象)清宫器械,再用未灭菌的包布包起来,直接给病人用。性质实在太恶劣了。下面再给大家看看他们是如何浸泡消毒和打包的。

浸泡中的清宫器械

浸泡中的清宫器械

浸泡中的器械腔道内还有血迹

浸泡中的器械腔道内还有血迹

被撞见正在打包中的灭菌包,随手一放走人

被撞见正在打包中的灭菌包,随手一放走人

使用后还没有处理的灭菌包

使用后还没有处理的灭菌包


注:平时去督查前卫生局都会提前通知,因此他们都会准备好合格的外包(灭菌包),也会把这些东西藏起来,所以一直没有发现这种情况。而这次督查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位老师采取的是突袭的方式,结果就发现了这些~~~~~~
看来我们督查的方式真的需要改变一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明丫头 + 2 赞一个!
荼蘼花开之夏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标识似曾相识,不会是灭菌物品的包外指示胶带吧,真的不敢、也不愿意相信。

点评

就是包外指示胶带,他们的胆真够肥的。  发表于 2016-8-31 0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灭菌物品外包装的标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胶带一次性灭菌好,然后一张张贴上到灭菌包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5 收起 理由
鱼儿飞 + 2 + 5 正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胶带一次性灭菌好,然后一张张贴上到灭菌包上?原则性错误吧!

点评

只能说明这些人还是有灭菌意识的,但是操作的时候真的是泯灭人性啊。  发表于 2016-8-31 09: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是指示带变色,事先把它弄好了,然后直接放在或贴在没有灭菌的包里面,在作假,是么?

点评

就是作假,太恐怖了。  发表于 2016-8-31 09: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做一种违反地线的事,我们看到认为很可怕,科基层,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欠缺,并不明白有多可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普及医院感染知识,这种现象会逐步消失。

点评

希望能够通过督导,尽快改变这种现状。  发表于 2016-8-31 09: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胶带一次性灭菌后,在粘到需要灭菌的物品上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纸塑包装袋吧,灭菌标签一次灭好,逐次上贴,太可怕了,这可是对自己不负责啊

点评

胆子确实大。  发表于 2016-8-31 1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付检查用的,还批量,真够大胆的,不怕出事?看来平时不怎么灭菌,或者根本就不规范。来检查了应付一下,你当专家都是低能儿吗?

点评

以前去检查的时候卫生局都会提前通知,他们都会准备好合格的产品,这次由于是突袭,结果就现形了。  发表于 2016-8-31 09: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向各位老师说的那样,真真是太可怕了,原则性的问题,是犯法的,要以身试法吗?

点评

关键是:法律上,还没很好的方法取证和处理  发表于 2016-8-31 09:51
他们确实是以身试法。  发表于 2016-8-31 09: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医院感染知识迫在眉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化学指示胶带,将其一次性灭菌好,然后分别贴到各个包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灭菌物品外包装的标签,但是这个已经变色了,应该灭菌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细雪 发表于 2016-8-31 09:20
应付检查用的,还批量,真够大胆的,不怕出事?看来平时不怎么灭菌,或者根本就不规范。来检查了应付一下, ...

在这标签上写字,灭菌前和灭菌后会显示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有这样做的,真可笑!这应该重重的罚

点评

反正我是汇报上去了,好像也没听说怎么罚了,哎!  发表于 2016-8-31 10: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如上述老师们所说的,那是很严肃的问题!原则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是把消毒灭菌生物指示条一次性高压出来,检查时在放到各个无菌包里以应付上边的检查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明显是弄虚作假行为,但就算是假的,也不符合规范,没有填写六项标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真是服了他们,为应付检查,减少开支,无视医疗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