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6|回复: 5

[科普笔记] 2016.6.15【官微已推送】手术部位感染防控除了“CATS”,还需要了解什么?请跟我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8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手术部位感染防控除了“CATS”,还需要了解什么?请跟我来
整理:王珍丽 审稿:茅一萍
(SIFIC大众健康与传染病小组)
来源:SIFIC 2016全国感控年会专题报告会1
讲座: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进展和案列分析
专家:葛茂军
时间:2016年6月3日下午


前言
一提到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大家一定对“CATS”这个经典的外科感染预防计划组合记忆深刻;但在美国CDC已经将SSI概念延伸到手术部位事件的今天,其正确有效防控措施我们还需要了解更多! 2016年6月3日下午葛茂军主任的《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进展和案列分析》,结合案例分析给我们带来了最新国际指南中SSI防控进展,不妨一起学习和思考哦。

一、手术部位感染(SSI)作为外科手术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痛苦、费用和医疗纠纷的同时,也给医院感染防控带来严峻挑战。那么在众多的综合防控SSI措施中,您可知哪些不应作为SSI常规防控措施?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葛茂军主任,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全国感控年会上如是说。
1、不要常规使用万古霉素作为预防性抗菌药物。
2、不要常规延长手术、而提供肠外营养。
3、不要常规使用含消毒剂缝线作为预防SSI策略。
4、不要常规使用抗菌贴膜作为预防SSI的策略。
3.png
别说俺没告诉你哦:切记四不要,谨防中招!

二、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有那些基本要求?
(一)管理要求
1、要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掌握SSI相关定义和概念、具备监测技能、熟练的计算机技能以及与临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2、教育医务人员、围手术期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患者家属等,了解掌握必要的SSI防控措施。
3、利用计算机的辅助决策支持和自动提醒系统,进行实时、高效监测,提高自动化监测数据的使用效率。
(二)监测方法:包括直接监测、间接监测和出院后监测,三种监测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不同目的来酌情选择。
1、直接监测:相对准确,但耗时、效率低;
2、间接监测:通过查阅抗菌药物的使用、病人的住院天数、再入院情况等数据进行间接判断,但准确率较低;
3、出院后监测:文献指出一般感染发生在术后一周到十天,10%结直肠癌术后感染发生在出院后;因此强调出院后监测也应纳入SSI监测,但这种监测方法可能会导致感染数据的增高。

三、分享SHEA指南SSI防控措施,分为基本措施和特殊措施
(一)基本措施:
1、术前预防
(1)根据循证标准和指南管理预防性抗生素(证据质量Ⅰ)
① 在切皮前1h内开始使用以达到最大组织浓度。
② 根据病人体重调整剂量,儿童或肥胖者用量会有所不同。
③ 手术时间长和大出血的病人追加预防性抗生素剂量,保持有效的抗生素血液和组织浓度。
④ 联合使用肠外抗生素和口服抗生素减少结直肠手术后SSI风险。
(2)除非毛发存在会影响手术,否则不要去除手术区域的毛发,不要使用剃刀。
(3)如果没有禁忌症,使用含酒精的皮肤消毒剂进行术前皮肤准备。(证据质量Ⅰ);有研究证明,含有洗必泰的酒精消毒剂比单纯的碘效果好。

2、术中预防
(1)围手术期间保持正常体温T≥35.5℃(证据质量Ⅰ)。麻醉后体温快速下降,4小时后中心体温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同,低温状态下机体抗凝作用、止血作用等均会发生影响,从而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因失血增加从而导致输血需求增加,使得SSI机率增大。
(2)如术中使用机械通气,在术中和术后即刻补充供氧以优化组织氧合作用(证据质量Ⅰ);有研究显示,术后给予高浓度氧(80%)有利于SSI防控,建议在麻醉复苏阶段适当延长带管给氧时间。
(3)对胃肠道手术和胆道外科手术使用不渗透塑料切口保护器。(证据质量Ⅰ);保护器的使用可以避免消化液外漏影响手术切口,降低SSI的发生。
(4)使用WHO核查表为基础的核查表,以确保遵守最佳实践提高外科病人安全。(证据质量Ⅰ)多项研究表明,通过手术核查可以减少人为的失误,降低差错,降低不必要的损失,但是我们现实情况却是将手术核查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起到应有的作用。

3、术后预防
(1)心脏手术病人(证据质量Ⅰ)和非心脏手术病人(证据质量Ⅱ)术后立即控制血糖。及早的控制血糖对于SSI的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维持手术后血糖≤180mg/dl。(约10mmol/l)。以前在术后第1、2天,6min术后血糖控制在﹤200mg/dl。2014年SCIP推荐评估在麻醉结束后18-24小时内,心脏手术病人血糖应控制≤180mg/dl。
(2)采取SSI监测(证据质量Ⅱ);要建立数据库,设定基线并定期观察以及时发现问题,数据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3)不断将SSI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手术医生、围术期工作人员和领导层(证据质量Ⅱ)。
(4)测量并将有关过程测量依从性反馈给提供者(操作者)(证据质量Ⅲ);过程监测非常重要,各种过程的监管资料一定要定时反馈给相关人员,避免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5)对手术医生和围术期工作人员进行有关SSI预防的教育(证据质量Ⅲ);用教育来改变行为,教育的结果是为了行为的改变。
(6)酌情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关SSI预防的教育。(证据质量Ⅲ)
(7)实施与循证指南一致的、针对减少SSI风险的制度和措施(如CDC、AORN和各种专业组织指南)。(证据质量Ⅱ)

(二)特殊方法:是指在特殊环境下得到的数据或者是其证据级别有限的方法。
1、筛查金葡菌,在高危手术风险术前使用抗金葡菌药物对手术病人去定植,包括某些骨科和心脏手术(Ⅱ)
2、提供消毒剂冲洗伤口(证据质量Ⅱ)
3、开展SSI风险评估(证据质量Ⅲ),以上的普遍措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以便于找到关键点来着手。
4、观察和检查手术室中的工作人员和护理环境(证据质量Ⅲ);
5、观察和检测麻醉后护理,外科ICU和/或外科病房的操作(证据质量Ⅱ)

四、尚未解决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术前使用含洗必泰的产品沐浴
2、接受心胸手术患者术前鼻腔内和咽部使用洗必泰处理
3、使用庆大霉素胶原海绵
4、使用组合措施以确保最佳实施的依从性


葛主任深入浅出地手术部位感染防控进展介绍和鲜活的案列分析,告诉我们应纠正SSI“四不要”防控误区,如何落实一定要掌握四个(E),倡导“大家参与”、“教育”、“执行”和“评估”齐手抓。到此,更细化的SSI防控基本和特殊措施您了解了么?学以致用,赶快落实起来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夜薰 + 4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9-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有新意,还有案例分析,学习了,并转给我们手术室受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已下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5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1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