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技术中有详细的说明,我也是下载老师的,贴上供你参考
隔离技术主要包括:
1、建筑布局的隔离与功能流程。在建筑分区方面应进行区域性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重点保护区;隔离病区应分为“三区”、“两通道”和“两缓冲”,并有实际屏障和设有隔离标志;病区隔离用于保护性隔离以及感染的防扩散隔离,应设在普通病房的尽头。
2、防护隔离: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口罩、护目镜、手套、隔离衣等。
3、隔离技术:(1)标准防护:针对医院所有病人采用的一种预防,不论病人是否确诊或疑似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隔离措施。(2)传播方式的隔离: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的附加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 隔离种类
(一)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
1、严密隔离
适用于传染性強或传播途径不明的疾病所采取隔离措施,如鼠疫、霍乱、白喉、天花、免疫短损病人的播散型带状疱疹及病毒性出血热。另外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曲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炎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的要求采取隔离控制措施。主要原则有以下几条:
(1)设专用隔离室,感染同一病菌或病毒的病人可同居一室,关闭门窗。
(2)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
(3)门口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探视。
(4)进入病室均要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换鞋。
(5)物品一经进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
(6)污染的敷料、一次性医疗用物和生活用品要装在双层有警示标识的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封闭按规定运送焚烧处理。
(7)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8)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要用5:1份含氯消毒液混淆消毒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或厕所,经密闭管道到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9)接触病人及护理另一个病人前必须洗手.。
(10)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污染的敷料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要 立即洗手。
(11)室内空气每日消毒一次,地面及距地面二米以下的墙壁、家具等用消毒液每曰擦洗一次。
(12)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其一切用物应严格终末消毒。
(13)采用黄色指示卡。
2、接触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的传染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其传染性微生物多集中于病人分泌物、脓液及引流物中。如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等,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咽炎或肺炎、新生儿淋球菌眼结合膜炎,葡萄球菌引起的新生儿脓疱病,新生儿播散性单纯疱疹病、风疹、皮肤白喉、A群链球菌子宫内膜炎、大面积皮肤伤口和烧伤感染,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多重耐药菌珠感染或定植,如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G-杆菌、耐甲氧苯青霉素的葡萄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以及其它耐药菌珠等。隔离主要原则如下:
(1)不同种病人分室居住,不得接触他人。同种病原感染可同室隔离。爆发流行时婴幼儿具有相同的呼吸道症状可同住一室。
(2)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穿隔离衣。
(3)皮肤有破损者避免进行伤口换药及护理,必要时戴口罩。
(4)接近病人时戴口罩、帽子,接触传染性物质时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5)接触病人可能污染物品后,以及护理另一病人前必须洗手。
(6)污染用具应严格消毒焚烧,污染的敷料及物品按特殊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原则处理。
(7)防锐器剌伤。
(8)采用橙色标记显示。
(9)探视者进入隔离室前要通知值班护士。
3、呼吸道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麻疹、腮腺炎、猩红热、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双球菌肺炎、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儿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会厌炎。
隔离主要原则如下:
(1)、要设立隔离室,门保持关闭。
(2)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可集中于一室,但相互间不得借用物品或传阅书籍。
(3)接近病人时应戴口罩、帽子、和穿隔离衣并保持干燥。
(4)、病人到其它科室会诊或者是治疗时应戴口罩。
(5)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经消毒后方可倒入专用下水道
(6)采用蓝色标记。
(7)接触病人或可能污染的物品后以及护理下一个病人前要洗手。
(8)被污染的生活废物、医疗废物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理原则进行处理。(放置过程必须加盖)
(9)室内每曰进行空气消毒。
(10)探视者进入隔离室前应通知值班大夫。
4、 结核病的隔离
结核病人通过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或X光检查证实为活动性肺结核,包括喉结核。(婴
幼儿肺结核一般不要求此类隔离,因很少咳嗽其支气管分泌物中所含抗结核杆菌也很少。)
(1)、要有特别通风的隔离室或负压病室。
(2)可同种疾病合并一室,门要关闭。
(3)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
(4)接触病人或污物后或护理下一病人前洗手。
(5) 结核病人的医疗废物 要严密盛装,放置必须加盖。防止污染空气。
(6)陪探视人进入病房要戴口罩。
(7)综合医院普通病房一旦确诊有结核病人,要按结核隔离措施进行隔离并及
时上报并动员病人办转诊手续,转住专科结核病医院治疗。
(8)采用灰色标记。
5、消化道隔离
适用于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性粪便传播的疾病,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食具、手、及水源入口所致。切断粪—口传播途径。实施这类隔离的疾病主要有霍乱、副霍乱、甲型肝炎、传染性腹泻或胃肠炎、痢疾、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脑膜炎,坏死性肠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心包炎、心肌炎、柯萨奇病毒感染、埃可病毒感染、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病毒性胃肠炎,由艰难梭壮芽胞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肠结肠炎等。隔离原则如下:
(1)不同种病人应尽可能分室收住,如同住一室,两床相距不少于2米,
(2)接触病人时要穿隔离衣,护理不同病人的病人应更换隔离衣。,
(3)接触病人后或护理下一个病人前必须严格洗手。接触污物时需要戴手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
(4)病人食具便器呕吐物排泄物必须严密消毒。
(5)病室内有完善的防蝇设施,室内做到无蝇无蟑螂。
(6)病人之间不得相互接触或交换用物、书报等。
(7)病室地面、家具每日用消毒液喷洒或擦拭。
(8)采用棕色标记显示。
6、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为了防止通过直接间接接触传染性脓液或分泌物的传染,包括轻型脓肿、烧伤感染,皮肤伤口感染,小面积感染性溃疡,结合膜炎等。
(1)可不设隔离室。
(2)换药或接触感染性物质时戴口罩。
(3)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4)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5)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以及护理下一病人前要洗手。
(6)换下来的敷料棉球等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7)采用绿色标记
7、血液体液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通过血液体液等传播疾病的隔离方法,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艾滋病、第一期和二期梅毒具有皮肤粘膜病灶者、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回归热等。隔离主要原则如下:
(1)同种病原感染者可同室隔离,但若卫生状况差不能自理者,或病人有出血造成环境污染者则应单人隔离。
(2)可不戴口罩,但在防止血溅污染时,则应戴口罩及防护目镜。
(3)在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
(4)接触血液、体液时需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5)注射器、针头、输液器、侵入性导管等严格按一人一管一针一用的原则使用。
(6)防锐器剌伤,用过的针头禁回帽,使用过的手术刀片、针头禁用手抓。应放在防渗透耐刺的锐器盒内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理。
(7)被病人血液污染之处要立即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局部喷洒30分钟后,再进行清洗消毒。
(8)做好标准预防。
(9)如发生职业暴露,立即挤出剌伤局部血液,并用流水冲洗,消毒液消毒,上报感染科或者防疫站,给予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并检验跟踪观察。
(10)用过的医疗物品经特殊消毒后再回收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11)医疗废物必须严格双层装袋密封运输焚烧处理。(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执行)
(12)采用红色标记隔离指示卡。
8、保护性隔离
适用于抵抗力下降或旸感染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早产儿、白血病病人及脏器移植病人和接受特殊治疗(如全身放疗、化疗、使用激素、抗生素等)所采取的保护性措施,避免由他人(包括医务工作者)将病室外的病菌带进病室内而采用的隔离方法。
(1) 病人住单间病室,有条件应用单间层流净化隔离或使用高压静电杀菌净化机来净化空气。
(2) 接触病人前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换鞋并穿隔离衣。
(3)患有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4)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二次,照射时间30分钟以上,通风换气时注意保暧,以免病人着凉。
(5) 家具及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或喷洒消毒。
(6)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9、昆虫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通过蚊、虱、蚤等昆虫传播的疾病所进行隔离的方法,如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疟疾、斑疹伤寒等,要求病室有严密的防蚊设备,经虱传播的疾病,病人要洗澡更衣并经灭虱处理后方可进入病室。
10、床边隔离:
适用于普通病房发现的胃肠道传染病人,传染病区暂无床位收住,临时以病床为隔离区的一种隔离方法
(1)床头挂隔离标志,床间相距不小于2米,或用屏风、门帘隔开,
(2)要有专用隔离衣,洗手消毒液,听诊器、体温计等,病人之间不得相互接触。
(3)病人的医疗生活用物、排泄物、便器等按消毒技术规范原则进行特殊消毒处理。
(4)病人出院或转院时病室及病床设施进行终末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