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SIFIC自媒体矩阵
›
见稿作品
›
多重耐药菌20问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82
|
回复:
1
[感控科普]
多重耐药菌20问
荐
[复制链接]
AYYGZK
AYYGZK
当前离线
积分
728
发表于 2016-7-1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1、 多重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多重耐药菌是指对3类或3类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同时耐药(每类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细菌
2、广泛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广泛耐药菌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阴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唑胺敏感。
3全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全耐药是指目前所做是所有外体药敏实验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
4 b内酰胺类药物是否同时‘一类’抗菌药物?
答: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均为但不一类。
5如何定义为对一类药物耐药?
答:对一类抗菌药物中其中任何一种耐药定义为该类耐药。
6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是否包括天然耐药?
答: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仅指获得性耐药。
7 MDR、XDR、PDR三者是何种关系?
答:MDR包含XDR、PDR.
8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答: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菌(ESBLs)的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⑦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
⑧艰难梭菌(CD)等
9哪些多重耐药菌需要接触隔离?
答: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⑤艰难梭菌(CD)等
10、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①危重患者入住ICU②长期住院患者③既往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④插管或侵袭性操作(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经鼻胃管、人工气道+机械同气)⑤免疫抑制剂使用
11多重耐药菌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答:主要是接触传播方式,如通过污染的手、污染的医疗用品、污染的医疗器械
12、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及重点人群有哪些?
答: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的重点部门;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的重点人群有:长期收住在ICU的患者、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特别是意识障碍、入院时基础功能差(肾功能不全)伴有相关基础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缺乏、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
13、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有哪些?如何实施?
① 临床科室根据耐药菌检出结果,必须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防控措施,有病区护士长负责监督病区内的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
②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值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MDRO感染者或定值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可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器官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③接触隔离标识为蓝色标识,可在病房、床旁或被人腕带等处使用隔离标识,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MDRO感染者或定值者安排在最后
④应尽量减少MDRO感染者或定值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患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有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⑤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有可能与患者大面积接触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加穿隔离及佩戴防护面罩。⑥对于非急诊用仪器(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输液架)等应尽量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湿巾或选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
⑦接触患者后的仪器设备(拍片、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应进行消毒
⑧收住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病室,其清洁和消毒用品(抹布、拖布等)应当专室专用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施设备表面、每天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
⑨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的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
⑩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症状好转、治愈或连续2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14、如何做好MDRO监测工作?
① 加强MDRO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值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值患者
② ②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监测能力。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监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值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③ 定期公布相关情况。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1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15、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公布1次细菌分离情况及耐药性,至少应包含哪些信息?
① 全院各种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比
② 全院临床分离菌的标本来源及分布
③ 临床常见标本病原菌的分布
④ 常见临床分离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⑤ 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⑥ 各重点病区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检出情况
16、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有哪些?如何处理?
答: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患者床栏杆、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听诊器、体温表专人专用。
17、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值患者的餐具、被服、垃圾等如何管理?
① 餐具:不必丢弃餐具,应做到专人专用,不使用他人的餐具或与他人共用餐具
② 被服:全部用过的被服应该在原地打包,不能在病区进行分类或洗涤,污染严重的被服应该使用防渗漏包装袋,收集被服的工人应该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等,污染的被服应严格执行常规被服清洗消毒流程
③ 垃圾:病人的生活垃圾未证实一定具有传染性;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值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消毒
18、何为多重耐药菌定值?是否需要治疗?是否需要执行接触隔离?
答:多重耐药菌定值是指在孩子送检的临床微生物学样本中分离出MDRO,但没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脓肿等,排除污染,即判断为定值。定值可以在呼吸道、皮肤、开放的伤口等部位发现,多重耐药菌定值,不需要治疗,但要执行接触隔离预防控制措施。
19、何为多重耐药菌感染?
答:多重耐药菌感染包括各系统的感染,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手术部位等,相应部位临床微生物学样本分离出MDRO,并符合该部位感染的临床诊断。
20、MDRO防控需要多部门协作相关方面有哪些?
答:MDRO防控需要多部门协作相关方面有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药学部、信息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医院其他行政部门、医务人员、保洁人员、患者和家属。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流程
|
主题: 16, 订阅: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个人的空间
三个人的空间
当前离线
积分
5056
发表于 2016-7-21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总结的很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