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84|回复: 21

[原创] "跟葛主任读文献“系列讲评之——马里兰州门诊血透中心HCV暴发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9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gemao 于 2016-6-29 01:20 编辑

文献来源:Rao, A.K., Luckman, E., Wise, M.E.,MacCannell, T., Blythe, D., Lin, Y… Wilson, L.E.(2013). Outbreak of hepatitis Cvirus infections at an outpatient hemodialysis facility: The importance ofinfection control competencies. 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40(2), 101-110, 164.

     2009年3月, 马里兰州一家血透中心在进行内部审查HCV筛查结果时发现,至少5例患者HCV抗体从阴性转为阳性。这些发现立即报告给马里兰州卫生部门,随后该州卫生部门和CDC、巴尔的摩市卫生部门对该中心进行调查。

    该中心是医院附属的门诊血透中心,有37个血透单元分布在3个治疗区域,有170个病人。工作人员包括20个技术人员和7名护士。典型的工作日中每班病人与技术人员之比3:1,病人/护士比 12:1血透班次为 周一、三、五三班,周二、四、六两班。病人在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血透,通常血透单元也固定。护士和技术人员每月在不同区域轮转,但不会整个团队轮换。每个工作人员每个月都会与不同的工作人员和病人工作。根据马里兰州护理学会的认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病人护理,包括血透时给病人抽取使用肝素和生理盐水,进行动静脉造瘘和人造血管的通管,并连接血透导管。

采取的调查措施:
1.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发现 在2007-2009年在该中心进行血透的病人,根据该诊所提供医疗记录和州病毒性肝炎监测网中HCV监测数据作为这些病人感染状况的基线。对2009年4月现有的和正在进行治疗的病人进行HCV检测。该中心从2009年7月-11月加强每月HCV抗体筛查。

2.病例定义:
  • 易感人群 包括调查期间的所有可用的检查结果中HCV抗体阴性;
  • 感染病例 在基线时HCV抗体阴性,但以后出现HCV阳性,或HCV-RNA阳性;
  • 既往感染病例: 在进入该血透中心之前或当时检查HCV 抗体阳性;
  • 中间状态病例: 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条:在调查期间没有进行HCV抗体检查;缺少基线数据,但后来的HCV抗体阳性;没有任何HCV抗体的记录;HCV抗体阳性结果后出现HCV抗体阴性。
  • 可能感染源头病例:既往感染病例或者记录HCV抗体阳性缺少基线检查的中间状态病例。

3.暴露评估,检查可能的感染风险因素
4.实验室检查:CDC肝炎参考实验室进行HCV病毒检测和分型
5.排班、时间表、血透床位安排
6.感控措施检查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拙凌 + 10 很给力!
三个人的空间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mao 于 2016-6-29 01:34 编辑

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7年9月-2009年8月,共有248名患者在该中心接受血透。HCV检查149人,其中85人属于易感人群,8名感染病例,56名既往感染病例。其余99人属于中间状态病例。其中66人在我们开始调查前的血清学结果阴性,但我们调查期间没有进行HCV检测。4例在我们调查前的HCV结果没有确认,但也没有参加我们的检测。其余的中间状态病例中,19人在该中心血透一年后HCV抗体结果阳性,1例HCV抗体阳性,但随后的检测HCV抗体阴性,9例在整个血透过程中没有任何HCV记录。该中心在调查期间向没有进行检测的患者发信,建议他们进行检测。

    所有8例患者均无症状,既没有黄疸也没有其他急性肝炎的症状。6例病人在血清抗体阳性之前出现转氨酶升高。8例病人最早阳性时间范围在2008年8月到2009年7月15日。6例病人可以随访,其余1例死亡,1例拒绝。随访中这些病人没有其他的HCV风险因素,在该中心外也没有共同的暴露因素。见图1

   调查期间,该中心的HCV感染率为 8.6%,第一治疗班的感染率是2.4%,最后一个治疗班的感染率是14%,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导管的病人感染率是12%,造瘘病人的感染率是7.7%。见表2

2.实验室检查结果

          8名感染病例中7人采血,75名可能感染源病人中54人采血。感染的7个标本中6个HCV-RNA阳性(4例基因型1a,2例基因型1b),54个可能感染源病人中47例HCV-RNA阳性(29例基因型1a,16例基因型1b,2例基因型3a)。见图2

3.排班,时间表和血透单元分配的调查:
        病毒株1.2.3,每一个感染源病人在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血透,在可能的爆发时间内与感染病例存在关联。感染病例使用同一个血透单元。根据工作人员记录,每一株的病人共用同一个技术人员和护士。病毒株4,感染病人和源头病人在每周同一时间段同一班次进行血透,但治疗区域不同,接触的医务人员不同。见图3

4:感控措施评价
  • 多剂量包装肝素使用时分装;
  • 直到2009年4月,工作人员在处理使用后管路时会把病人的血溅到机器上。医疗废物桶是在每天结束后进行消毒而不是在不同病人之间消毒。
  • 3天对所有3班,每班6小时的工作进行观察,发现126次手卫生机会,实施92次手卫生(73%),86次戴手套的机会,技术人员戴手套62次(72%)。
  • 机构内有多处存放和使用肝素和生理盐水,而不是在指定地方,这样存在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混淆的机会。另外,静脉接口和药瓶在接触前没有消毒。
  • 环境感控存在缺陷:用皮肤消毒剂清洁地面血迹,在病人离开血透单元前消毒物品表面,工作人员培训材料中没有安全注射的内容。
  • 技术人员每年在计算机上进行能力测试,但对特殊药品准备和管理能力没有进行测评。见表3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mao 于 2016-6-29 01:52 编辑

点评:
  • 美国血透病人中HCV的流行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2008-2011年有13起医疗机构相关HCV感染暴发,其中5起发生在门诊血透中心。1998-2008年美国发生7起血透中心HCV感染暴发,主要原因是感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相比较而言,我国血透管理还是不错的,虽然国内也有血透感染HCV暴发事件,主要是复用的原因。但我们缺少血透病人HCV流行状况的数据)


  • 调查的结果来看,日常监测流于形式血透病人HCV至少半年监测一次(美国CDC规定),但该中心长时间为未注日常监测结果,直到内部审核才发现。同样,院感人在检查血透室时会关注HCV记录的阳性变化吗?还是只查查卫生问题?

  • 丙肝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监测ALT可以及早发现肝炎感染病例,这点值得国内借鉴。

  • 美国没有阳性间。这点我国的政策上比他们好。本次暴发分析来看,阴性病人与阳性病人前后共用一个血透单元,或者是与阳性病例紧邻,在感控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终于发生问题。血的教训提示:阳性间不能取消,也不能挪作他用。

  • 除了常规的感控措施外,一定要强调安全注射。大瓶盐水合用,多剂量药物合用成为不安全注射的主要问题,这远比注射时皮肤不消毒要严重。但在工作中还是习以为常。包括放射科的造影剂,麻醉科的麻醉剂、共用血糖仪,合用胰岛素,都是高风险的不安全注射行为。

  • 血透工作人员每年要进行能力测试。要真正做到位

  • 国内的血透感染只能见到官方报告,很难见到学术分析,国际文献中查不到中国的调查报告,是在遗憾。只能借鉴其他国家报告吸取教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9 收起 理由
toto + 4 很给力!
三个人的空间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葛主任,一大早就享受知识大餐,确实感控措施执行不到位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葛主任的分享,为我们对血透中心的监控指明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一大早就能看到如此有学习价值的内容,给葛主任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上原文供大家细读!!!!!!!!!!

Rao_Neph Nurse J 2013 - HCV in MD Hemodialysis Facility.pdf

1.04 MB, 下载次数: 10, 下载积分: 金币 -2 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10 文点 +5 收起 理由
拙凌 + 2 + 10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文献,辛苦了。正想今天到透析室看看日常监测呢,不谋而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葛主任分享的病例,对血透室加强培训,尤其安全注射的培训,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gemao 发表于 2016-6-29 01:49
点评:
  • 美国血透病人中HCV的流行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2008-2011年有13起医疗机构相关HCV感染暴发,其中5 ...

  • 感谢葛主任的分享,尤其是点评,很有感触!还没有见过血透感染的分析报告,非常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葛老师为我们提供的文献,同时也提供了调查医院感染暴发的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珍贵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gemao 发表于 2016-6-29 01:49
    点评:
  • 美国血透病人中HCV的流行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2008-2011年有13起医疗机构相关HCV感染暴发,其中5 ...

  • 阳性间是否必需?个人以为值得商榷。从调查结果来看,如果感控措施落实到位,似乎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即便有阳性间,如果有多重病毒感染的透析患者,还是存在感染传播的风险,故而归根结底还是应该落实感控措施,而不是说阳性间是必须的。
    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4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葛主任的分享,每次看后都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完美的感控措施是可以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但是实际工作中做不到完美。
    阳性间也就是感控措施中的一环。如同我们说要实现共产主义,但还是要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4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液透析室发生HCV医院感染暴发的事件的案例告诉我们:院感细节管理必须做到实处,否则不知道什么时间就会冒个泡,没有谁能摆平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做得很全面啊,每次葛老师的分享都受益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美国的透析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很烂的,甚至很多方面还不如我们国家,所以大家不要总是迷信美国。
    日本的透析水平是目前世界领先的,感染控制也是做的最好的。但是日本的透析室不分阳性间和阴性间,甚至不分机。也就是说感染跟分区分机没有绝对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提供如此高水平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5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同我国的丙肝交叉感染是复用造成的。另外,丙肝分区为我国独有,其他国家都不分区为什么?是我国先进还是管理粗犷?任何规范都要有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论证,而不能想当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