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255|回复: 31

[求助] 院感专职人员管理办法——怎么规定有利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7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近期想出台个市级院感专职人员管理办法,上网查到部分省份有这个东东,但基本都是N年前的东东,借鉴可以,照搬不行。本人出台这个的初衷是想给专职人员上岗设定个基本的门槛、想将队伍的整体素质从现在开始进行改善与提高、想要各医院在配置专职人员时有据可依而不是随意调配甚至将院感科当养老养闲养弱机构,仅仅是个思路,期待各位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让我们一同为院感的学科发展出点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老师的想法!不要让人总是认为院感人是吃闲饭,对入院感队伍的人员可进行考核。让领导知道想干院感需要很多的知识,不是谁想干,谁想做都能做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思路真是好,专职人员管理办法基本都是省级质控中心的,而现在感控下沉,市级感控中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一个对基层感控专职人员的管理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做与不做差不多,想做领导也看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院感队伍整体水平、专业程度都还是比较薄弱,工作不够深入、表浅,值得进一步深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老师,院感工作是与医院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有很多专业的东东,很多人是不知道的,甚至于某些院领导也不是完全理解。院感可以作为一个学科设立,凡是从事院感工作,应该持证上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tsf_500 发表于 2016-6-28 08:01
感觉做与不做差不多,想做领导也看不见

基层医院的领导们都不清楚院感科在忙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二章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4.6人员要求:医院感染每200~250张病床,配备1名感染专职人员

2006年规定100张床都要独立成科(成立了科应该至少有1个专职的人员嘛),而2009年却规定200张~250张才配一个专职人员。
理解起来好像院感专职人员配置要求越来越少?.................
怎么规定有利发展?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方 发表于 2016-6-28 15:22
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二章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 ...

            院感专职人员配置,还是要求,规定100张床一个,才有利院感科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8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院感队伍整体水平、专业程度都还是比较薄弱,工作不够深入、表浅,值得进一步深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人员在知识结构上,要做到系统化。这一点几乎很难做到,但我们要想办法向这一方向靠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老师的想法!不要让人总是认为院感人是吃闲饭,对入院感队伍的人员可进行考核。让领导知道想干院感需要很多的知识,不是谁想干,谁想做都能做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思路非常好!从地市级质控中心开始摸索,总结经验,进而推广到省级,甚至国家级,逐渐提高院感专职人员的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16-7-13 09:16
这个思路非常好!从地市级质控中心开始摸索,总结经验,进而推广到省级,甚至国家级,逐渐提高院感专职人员 ...

期待志同道合者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16-7-13 09:16
这个思路非常好!从地市级质控中心开始摸索,总结经验,进而推广到省级,甚至国家级,逐渐提高院感专职人员 ...

咱现在虽然有了平台和想法,但缺经验,需要有人指导甚至领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主意哦,不过难度会比较大,一般来说市一级别的考核力度不是很大,不像省级的定期有三甲评审呀,专项检查啥的,市级的都是自家人,可能形成这些办法对一些二级医院有点作用,这还不包括民营的,基层医疗机构就更不可能执行了(人力本就不足),三级医院之间也很难让别人就听你的,我们之前也是借助市控制中心和卫计委一起出台一些考核,执行难度比较大,人力资源这块很难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良龙马 发表于 2016-7-1 10:22
院感专职人员配置,还是要求,规定100张床一个,才有利院感科发展。

这个估计不可能吧,3000张床的话30个人?我们好多病区的的医生和护士也就三四十呢。100张配一个这肯定不现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7-17 20:05
这个估计不可能吧,3000张床的话30个人?我们好多病区的的医生和护士也就三四十呢。100张配一个这肯定不 ...

赞同!起码从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7-17 20:04
非常好的主意哦,不过难度会比较大,一般来说市一级别的考核力度不是很大,不像省级的定期有三甲评审呀,专 ...

肯定会有难度的,但想到了就还是想去做,迎难而上,一点点改变吧,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16-7-17 20:41
赞同!起码从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

个人认为院感的人员配置 应当是设置一个下限,比如对二甲级别的县医院(公立)应至少保证3-4人,因为毕竟基层院感是个涉及琐碎工作的,没有人力,执行起来难度太大,我们市好多基层医院就是这个情况,你比如说对大型的比如2000张床位以上的,就不一定完全按照标准增加了,基数保证了,后续增加一定的床位人力可能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不然像郑州大学附属一医院,接近10000张床,安排40个人给院感,换成哪个院长估计也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