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5175|回复: 52

[公告]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等3个预防控制技术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4月29日,我部印发了《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4月30日,我部正式将“人感染猪流感”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并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在此基础上,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技术指南,我部组织专家对《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进行了修订,先期制订了《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试行)》和《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试行)》等3个预防控制技术方案,现印发各地,请参照执行,其他方案将陆续印发。原《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同时废止。
    联 系 人:卫生部疾控局   王 璐  刘 霞
    附件:1.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doc
      2.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方案(试行).doc
      3.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试行).doc
                                                                                                                                                          卫生部办公厅
                                                                                                     二○○九年五月十一日
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doc.doc (65.5 KB, 下载次数: 468)

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方案(试行).doc.doc (36.5 KB, 下载次数: 447)

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试行).doc.doc (40 KB, 下载次数: 515)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gjs661 + 6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注意,该文件明确了:《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同时废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0
  • 最近打卡:2024-09-06 09:04:31
发表于 2009-5-1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试行)》指出: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疗机构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梅管及时转达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及时!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梅管,刚好下午培训用。再次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梅管提供的资料.总是那么及时: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政策、技术指导演变2009.512

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09-5-16 12:10 编辑

卫生部《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和《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废止,颁布施行下列文件:
1、《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
2、《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
3、《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试行)》
4、《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5、《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试行)》
6、《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7、《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出院标准(试行)》

H1N1流感诊疗方案09第一版.doc (38.5 KB, 下载次数: 82)

H1N1流感监测方案.doc (37 KB, 下载次数: 64)

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doc (23.5 KB, 下载次数: 58)

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09.doc (28 KB, 下载次数: 114)

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09.doc (36.5 KB, 下载次数: 80)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doc (47 KB, 下载次数: 91)

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出院标准.doc (20 KB, 下载次数: 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不小心坐沙发了~谢谢胡杨老师的及时信息,下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进步。表现在:       
二、消毒措施(一)随时消毒:患者诊疗场所可采取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关于终末消毒中:“4.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每日工作结束后,以及隔离病房在患者康复、死亡或离开后,均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包括:地面、墙壁,桌、椅、床头柜、床架等物体表面,患者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及相关诊疗用品等”。没有了每天要用紫外线照射
三、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一)室内空气: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病家、公共场所、学校、交通工具以自然通风为主,有条件的可采用空调等机械通风措施。医疗机构应加强通风,可采取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gjs661 + 3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莹依 于 2009-5-13 12:06 编辑

也有不足:
一、有的地方写医用防护口罩(第2页 3. 在行进过程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现病例和疑似病例时,应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将病人转移到机舱或车箱后部,其他乘客应距其3排座椅的距离。患者、乘务人员和乘客应立即带上医用防护口罩。),有的地方写N95口罩(第4页第一行),最后还有写医用防护口罩(N95)(第9页最后一行)是对国标不熟悉,还是其所指就是三种不同的口罩。我很想知道这三种写法是否为三个不同的东东?依据?
二、第三页:(3)对脱掉的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这种天气就穿一件衣服,在疫源地怎么脱在哪脱?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gjs661 + 3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规范管理,真正体现今年的感控的宗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强烈的建议:
我们对CDC出的东东总在抱怨,总说人家的观念和方法落后,总在“叫板”(当然是我们这种山高皇帝远的人敢制定与他叫板的东东,我相信检查的人才不会认真研读卫生部的东东,只有我们这种做工的人才在认真学习以免指导别人时出洋相),但很遗憾的是本次疫情后,国内两大院感学会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拿出相应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骂别人的同时自己又没拿得出东西是最悲哀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威望 +1 收起 理由
gjs661 + 3 + 1 非常敬佩您的严谨、执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提供,下载学习并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进步。表现在:       
二、消毒措施(一)随时消毒:患者诊疗场所可采取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 ...
柳莹依 发表于 2009-5-13 11:45

这才是尊重科学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强烈的建议:
我们对CDC出的东东总在抱怨,总说人家的观念和方法落后,总在“叫板”(当然是我们这种山高皇帝远的人敢制定与他叫板的东东,我相信检查的人才不会认真研读卫生部的东东,只有我们这种做工的人才在认 ...
柳莹依 发表于 2009-5-13 12:02


赞同!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专家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做正确的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谢谢! 2# 一枝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真是及时雨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伟大的梅管,真是雪中送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