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9|回复: 26

宫内感染发病原因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宫内感染发病原因
306医院医学科普    2016-06-14 08:32:45
cdd8d5529ddc46858ce8e1e23d9b3607.jpg
     鲁泽春,解放军306医院,妇产科
  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或母婴传播疾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妊娠期母体免疫监护作用下降,且绒毛的滋养细胞并非完整无缺,其上可有小的裂隙,因此病原体可自颈管上升,经胎膜而导致宫内感染;或经母血到胎盘,以及罕见经羊水穿刺、绒毛采样、羊膜腔镜、宫腔内胎儿脐血采样、宫腔 内胎儿输血或手术而导致感染,即血行性感染。两者都易导致围生儿感染。
  1、上行性感染
  1.1 病原体多为B族链球菌和梭形杆菌、解脲支原体、大肠杆菌、类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滴虫、白色念珠菌及导致细菌性阴道病的多种厌氧菌。
b50bcc6a2db640c5bbfe70bf17579b00_th.jpg
1.2 发病机制
  1.2.1 上行性宫内感染多导致绒毛膜羊膜炎、绒毛板炎及脐带炎。早产和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密切相关。在所有发生胎膜早破的因素中,至目前的观察,细菌性感染最为重要。在早产胎膜早破中,约40%有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症状,约70%有绒毛膜羊膜炎的证据。宫内感染是早产伴有或不伴有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约占有早产的 25%~30%。Goncalves等报道宫内感染最常见的微生物是解脲支原体、梭形杆菌属和人支原体。
  胎膜破裂后,病原体从阴道、宫颈部上行,经破裂的胎膜裂隙进入宫腔;胎膜未破者,病原体从阴道、宫颈部上升横向侵入蜕膜、平滑绒毛膜、羊膜,继而进入宫腔。Schendel报道有绒毛膜羊膜炎者,其早产儿及足月产儿脑瘫的危险分别增高2倍和5倍;伴有脑瘫的早产儿和足月儿,其羊水中和新生儿中细胞因子水平校对照组显著提高,是宫内感染的反应。Saliba等报道从临床、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证实,脑白质损伤,特别是室周白质软化的原因是多因素的,而宫内感染是最重要的产前因素。 Berger等报道上行性宫内感染可致围生儿的脑损伤。Duggan等报道脐血中细胞因子IL--6,IL--1β,IL--10,TNFα及 CD45RO(+)T淋巴细胞浓度增高预示胎儿脑内有病变。
  1.2.2 胎膜早破可能的原因 胎膜早破的原因与胎膜本身的病变,感染,羊膜腔内压力过高和子宫颈口关闭不全有关。现重点讨论宫内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cae1943704d74cd79a755d5a23706c20_th.jpg
   胎膜早破可能导致宫内感染,而感染又是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之一,二者互为因果关系。阴道内的很多细菌可产生蛋白酶、胶质酶和弹性蛋白酶。这些蛋白酶均可降解胎膜的基质及角质,导致胎膜早破;羊膜、绒毛膜及蜕膜的巨嗜细胞均含有过氧化酶活性,细菌感染时,其副产品中很多自由基的出现可破坏局部组织,使胶质肽链 出现裂隙,导致胎膜早破;细菌可减少宫颈IgA及IgG的活性,使粘蛋白酶活性增加,粘液量减少,易于发生胎膜早破;Shobokshi等评估IL-- 1,IL--6,TNFα,IFNγ,EGF在早产胎膜中早破伴有和不伴有宫内感染者中的发病机制,结果显示几乎所有胎膜早破伴感染者,羊水中IL-- 1β,IL--6,TNFα,IFNγ,EGF均增高,其中半数血清细胞因子增高。但Poniedzialek等报道母体血清IL--6浓度在羊水指数 (AFI)≥50mm者高于AFI<50mm者,而IL--1β,TNF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b9669cfb64c241b5ac022e85658f5455_th.jpg
         现已证明胎儿的白细胞也参与炎症的反应过程,胎儿白细胞也产生IL--1β,胎儿的其他细胞因子浓度均超过成人;此外,胎膜中尚有花生四烯酸的前身,包括磷脂酰基醇、磷脂酶A2及C,这些磷脂可经细菌降解,其终末产物为前列腺素F2和E2,可刺激子宫收缩,导致胎膜早破。
  2 血行性感染
  2.1 病原体
  2.1.1 细菌 血行性的细菌感染远较上行性的细菌性感染少见,病原体多为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李斯特菌、梅毒等。
  2.1.2 病毒 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微小病毒、风疹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肝炎病毒、麻疹、腮腺炎、人免疫缺陷病毒等。
  2.1.3 其他 弓形虫、结核杆菌、疟原虫等。
  2.2 发病机制 母体菌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病原体经血流侵入绒毛间隙;子宫内膜或肌层的局部感染灶侵入并突破蜕膜进入绒毛间隙;腹腔内感染灶通过输卵管经宫腔侵入蜕膜进入绒毛间隙;羊膜腔穿刺、绒毛采样、羊膜腔镜、宫腔内胎儿 脐血采样、输血或手术将病原体带入羊膜腔,从胎儿逆行播散等。其中母体病毒血症为主要的血行性发病机制。胎盘的病变多表现为绒毛炎。
  2.2.1 细菌性感染 微生物先经母体肺和肠道侵入引起母体菌血症后,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故胎儿败血症相对发生较晚。
b6e28e80648c451cb24a4d89c04c6c1d_th.jpg
        2.2.2病毒性感染 病毒血症的病原体从母体血流经子宫动脉进入绒毛间隙,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此外,病毒可直接造成滋养细胞死亡、绒毛间质组织损伤或子宫胎盘血管病变,毒素亦可损伤胎盘组织或血管,而导致胎儿感染。现将常见者列举如下。
  CMV近年已被列入性传播性疾病,可通过接吻、性交传播。CMV进入人体后,可借助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播散全身,几乎所有体液中均含有CMV。2.0%~2.5%孕妇被原发感染,40%经胎盘垂直传播。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虽与HSV同属疱疹毒科,但发病机制不同,VZV感染是全身性的,经胎盘垂直传播。孕妇在13~20孕周感染VZV后,其宫内感染率达2%。
  柯萨奇病毒:存在于患者和柯萨奇病毒携带者的咽部,还可存在于脑脊液、血液、心包液、心肌中。病毒通常从患者的粪便和鼻咽分泌物中排出。主要是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呼吸道排出的分泌物也可能传播。孕妇感染柯萨奇病毒后,病毒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肝炎:由 于甲型肝炎病毒血症时间短,且无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故胎儿感染者罕见;无症状的乙型肝炎感染在低危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66%;丙型肝炎病毒虽有从母体 慢性感染传染给胎儿者,但较少见。乙型肝炎病毒经胎盘传播者9%~36%。近来已在所有无症状携带者的胎盘中检出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位于滋养细胞和霍夫包细胞中,也见于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中。胎儿也可被吞食的羊水感染。
2d08c32a7ffe40f49d153b6379a7a528.jpg
             风疹病毒:风疹病毒经患者的口、鼻及眼分泌物,直接传播或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孕妇感染后,病毒进入呼吸道,侵犯上呼吸道粘膜,在上皮细胞内复制,引起局部炎症,继而颈部、颏下绒毛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栓塞或染色体受损而危及胎儿。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孕妇患HIV者,通过母体HIV病毒血症,经胎盘直接传播给胎儿。感染HIV者早孕绒毛培养,证实有CD4及HIV抗原存在。文献报道胎盘中有罕见的肿瘤转移时,提示HIV感染存在的可能。
  微小病毒B19:可能引起孕妇的传染性红斑,该病毒是被红细胞系细胞培养的,且仅有红细胞膜P抗原者易感,病毒经胎盘传播至胎儿,可能引起胎儿水肿。
2ad0d12552f24578806c62fbea2e9ba7_th.jpg
         李斯特菌:是一种厌氧性杆菌,可散发流行,一旦感染往往呈典型的急性炎症。由于李斯特菌胎盘炎往往同时伴有绒毛膜羊膜炎,故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是上行性感染抑或血行性感染,或两者同时存在。
  弓形虫:人类感染弓形虫病有两种途径,或被感染的猫粪虫卵所污染;或进食了生的感染肉类(猪、羊肉)的囊泡和滋养体。弓形虫经口或经血行进入人体后,在局部繁殖并侵入局部淋巴结,继而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孕妇感染后,出现弓形虫血症,弓形虫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梅毒:属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在孕早期就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晚期霉素虽然通过性接触一般已无传染性,但妊娠时仍可传播给胎儿。
来源:搜狐健康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染性疾病知识的学习,对于我们感控人员十分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小病毒B19、李斯特菌,这两种以前未了解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很喜欢,萌化了,还是喜欢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给分享者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图文并茂,可做宣传资料,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及时雨,我用微信发给感控小组学习,很好的学习教材。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学易记,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很好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赞一个!认真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仔细的学习,了解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医学知识。感谢老师的无私分享,明白感染的原理,才会提前做好预防。这样的帖子,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长知识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并收藏了,很好的文章,没天坚持一个小时的论坛学习,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5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的科普知识,路过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