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基础感控
›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
›
手足口病的消毒隔离措施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直播预告丨AI技术如何赋能感控工作(以案为鉴第二季01期)开播啦!
02-24 11:57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049
|
回复:
13
手足口病的消毒隔离措施
火
[复制链接]
宝宝的nokia6300
宝宝的nokia6300
当前离线
积分
708
发表于 2016-5-1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试行)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病毒性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使住院病人急剧增加。为避免因医院管理不严导致疫情传播扩散,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和《山东省疾控机构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考核标准(试行)》,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强化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二)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培训,做好传染源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导致的疫情传播扩散。
(三)指导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医疗机构的预防性防控措施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根据当地疫情,结合本院情况,制订本院手足口病就诊流程与预防控制实施方案。
(二)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在普通门诊、急救中心、小儿科、皮肤科和口腔科等设立预检分诊台,对7岁以下、发热的患儿引导至儿科门诊就诊,将可疑患儿安排到专门的诊室进行诊治;确诊的患儿送定点医院救治。定点医院的儿科门诊应设立专门的手足口病诊室、独立的候诊区、隔离输液室、隔离观察室、专用卫生间等;儿科病房应设立手足口病隔离病室。
(三)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
(四)诊疗场所应有适宜的洗手设施或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五)加强病房和诊疗场所的通风换气,有人情况下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min,天气较冷时适当缩短时间增加次数。有条件时可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等消毒;无人情况下可对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30min或使用臭氧消毒器或化学喷雾等进行空气消毒。
(六)加强日常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诊室、病区的环境整洁、干净,患者流量较多时需要增加清洁次数,每天至少2次;对室内地面、各种台面、门把手用消毒剂拖(擦),并保持干燥。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一定要分区使用,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要重视厕所的清洁卫生,对使用的室内厕所及时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对室外厕所还要加强防蝇、灭蝇和其他虫媒的消杀工作。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房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七)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医疗机构饮食、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饮用水污染,加大监督与检查力度,做好食堂、饮用水卫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八)教育、督促陪护人员和患儿,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医疗机构应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告诫家长教育住院患儿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家长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2、督促陪护人员和病孩经常洗手,尤其是进食前和便溺、替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
3、奶瓶、奶嘴、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医院最好能提供设施予以煮沸消毒。
4、住院期间要经常对儿童玩具、餐具及个人用品进行清洗、消毒,每日至少1次。
5、限制陪护人员数量,原则上一个患儿一个陪护。向陪护人员发放手足口病的防控资料,让其主动隔离,避免陪护人员和患儿与其他病孩密切接触。出院时要求陪护人员对个人和儿童使用的餐具、衣物等日用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征得陪护人员的同意,将经济价值低的物品不带出医院按感染性废物统一焚烧,严防传染源播散。
(九)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废物与污水的管理
1、医疗机构诊断、治疗手足口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执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
2.、对手足口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包装,并及时密封,按医疗废物处理。
3、对粪便、排泄物、呕吐物等污物的处理。医院有完善的污水消毒处理系统的,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可以直接倒入卫生间;没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应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4、医院污水排放执行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在此期间医院污水的排放要增加自我监测的频次,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三、培训与检查
(一)医疗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对所有员工(包括医、护、技、行管、后勤、保洁等)进行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做到人人知晓,尤其要加强对卫生保洁人员的培训。
(二)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工勤人员应当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三)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入院病人增加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对重点区域配备专门的保洁员进行巡视,随时清洁与消毒。手足口病的留观与收治病区,应限制陪护人数。疾病流行期间,应谢绝探视。
(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严格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出现病例的隔离措施
(一)患者的隔离。在发生疫情的病区,应将患者安排在单人病房或同症状的患者安排在一起。严禁将患者搁置在病区内的走廊上(容易造成病原体的扩散)。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二)留观病人的隔离。对实行医学观察的患者应送观察室隔离,确诊患者按程序及时上报、收治或转送。
(三)隔离病房。根据疫情发生的情况,在儿科设立单独隔离病房或独立设置隔离病区。
(四)隔离病区。对于疫情严重地区,可将其他科室病房被调整为感染病区,并隔离划分出应急留观病区、应急重症病区、重症病区,使患者得到分级观察治疗,保证危重患者在第一时间送往重症监护室。
五、消毒措施
(一)空气处理:开窗通风、机械通风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病房内患儿聚集时尽可能不采用喷洒消毒剂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条件允许可安装动态空气消毒设施。
(二)地面、墙壁、床头等物体表面消毒: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患者可接触到的物品表面,留观室、病区的床头柜、床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小件物品可采用浸泡30min,然后清水冲洗。通常每天2次,污染时随时消毒。
(三)诊疗器具消毒:对体温表、压舌板、非一次性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诊疗器具应根据门诊及住院患者数量,适量配备,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一次性压舌板或非一次性压舌板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也可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对危重患者使用的呼吸治疗装置,加强无菌操作,在使用前应进行高水平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在使用后立即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再清洗,然后进行高水平消毒。
(四)衣服、被褥: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对紫外线敏感,不耐热,50℃可以杀灭病原体。阳光下暴晒或煮沸30min可用于患者的衣服、被单消毒。洗衣房的常规氯漂和加温程序可有效杀灭医务人员工作服中可能沾染的肠道病毒;也可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后清水冲洗。
(五)餐(饮)具消毒:首选煮沸消毒30min,也可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清水冲洗。
(六)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处理: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成形粪便可用20%漂白粉乳剂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尿液每1000ml加入漂白粉5g或加1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100ml混匀放置2h。
(七)生活用具、玩具等消毒:可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作用时间30min。
(八)手与皮肤消毒: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洗必泰、新洁尔灭等复配消毒液)揉搓作用1~3min。
(九)抹布、拖把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把采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清水清洗;未经消毒处理的抹布、拖把严禁拿到别处使用。
(十)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六、个人防护与手卫生
(一)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进入可疑患者隔离区域的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当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有可能喷溅时应穿戴面罩、防护服。
(二)处理患者排泄、呕吐物的人员,应严格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应佩戴外科口罩、手套,穿着隔离衣;在清洗盛污物的容器、配制含氯消毒剂时,应佩戴眼罩。
(三)配备使用方便、数量足够的水龙头。至少在发热门诊、手足口病留观室或病房、ICU、以及肠道门诊、儿科门诊、急诊、皮肤科等重点部门,需配置脚踏、肘式或感应式非接触式水龙头;使用皂液替代固体肥皂。
(四)医护人员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时应戴手套;如戴手套,不同患者间应更换手套,脱去手套,仍需进行手卫生。尽量配备擦手纸,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避免使用公用毛巾。
(五)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患者后,尤其是给患者换尿片、处理患者粪便,或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血液、口腔粘膜、皮肤疱疹等高危险操作后;接触患者与其周围环境、污物及其脱卸手套后;均应进行手卫生或手消毒。
(六)由于单剂75%的酒精不能将肠道病毒灭活,因此要选用复配手消毒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jq19630619
djq19630619
当前离线
积分
628
发表于 2016-5-1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禅静思语
禅静思语
当前离线
积分
29836
发表于 2016-5-1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足口病流行季,值得关注,谢谢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低处盛开
低处盛开
当前离线
积分
1241
发表于 2016-5-1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及时指导和分享!近来我们这手足口正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bhsj45
bhsj45
当前离线
积分
575
发表于 2016-5-1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小叶
小小叶
当前离线
积分
1752
发表于 2016-5-1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颖
陈颖
当前离线
积分
674
发表于 2018-4-17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xmzyy3112505
gxmzyy3112505
当前离线
积分
2389
发表于 2018-4-2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655
1234655
当前离线
积分
1060
发表于 2018-5-10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很细致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fantasjay
fantasjay
当前离线
积分
995
发表于 2019-4-28 0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相濡以沫
w相濡以沫
当前离线
积分
454
发表于 2020-2-1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刚好学以致用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妇幼宋医生
妇幼宋医生
当前离线
积分
888
发表于 2020-3-18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ming928
ming928
当前离线
积分
2649
发表于 2020-8-17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