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目前已有超过500万美国人因此丧失了认知能力和记忆功能,而科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对其发病根源感到困惑不已。但是在一篇即将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杂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且颇引争议的社论中,一批科学家提出导致这一复杂疾病的病因可能很简单:就是一些能引起脑部感染的微生物。这一引人争议的观点并不新奇,长久以来学界都认为它太过荒诞而不予理会,但是越来越多的工作指出这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并深入研究的方向。如果研究人员能证明这一理论,并且能够解释先前引发争议的某些细节(这两项任务都很艰巨,因为有关脑部感染的研究困难重重),那么人们便能从根本上阻止这一疾病的发生。
这一颇具争议的想法与主流理论背道而驰,人们一直认为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proteins)以及Τau 蛋白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tau tangles)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的积聚,才是该病导致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所谓“病原体假说”的支持者们认为,要么是病原微生物诱导脑细胞产生淀粉样蛋白和神经纤维缠结,要么就是被感染损伤的神经细胞在应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产生了它们。社论的共同作者Brian Balin是费城骨科医学院老年人慢性疾病中心(Center for Chronic Disorders of Aging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的主任。他表示,“我们承认淀粉样蛋白的理论所描述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是这是继发于最初感染的后续反应。”
“病原体假说”的批评者们指出,许多支持该理论的人体研究并没有建立病原体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因果关系。Ruth Itzhaki是英国曼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一位分子神经学家,他领导的团队在一项1997年发表于《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的研究中报道了一个现象——对于含有APOE ε4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同时感染了HSV-1病毒的人群来讲,他们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会比单独具有此类基因突变或单独感染有HSV-1的群体高12倍之多。有一种假设就此认为APOE ε4突变使得HSV-1更容易感染脑部——但是批评者们认为,也有可能是此类基因突变和感染都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Rudolph Ranzi是哈佛大学的一位神经学家,同时也是麻省总医院遗传与衰老研究组(Genetics and Aging Research Unit at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领导者。他也认为微生物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中起有一定作用,但他的研究显示,大脑对感染做出的反应可能比感染本身更危险。Ranzi提醒人们,“我们确实需要认真考虑微生物在大脑疾病中的作用,但这是一件及其复杂的事情,而不是仅仅说‘感染导致了阿尔茨海默病’。”(他并不在这篇社论的作者之列。)在一项2010年的研究中,Tanzi和他的同事们报道了一个现象:淀粉样蛋白强烈抑制微生物在大脑中的生长,这可能意味着其积累是大脑对感染的一种响应。他解释说:“在2010年的那篇文章发表后的五年中,在我们所测试的每一个阿尔兹海默模型(从细胞、苍蝇、肮脏的蠕虫到大鼠)中,β-淀粉样蛋白都在抵抗感染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说,即使仅仅有少数微生物侵入大脑,也能触发该蛋白的积聚。
即便如此,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其他科学家仍然没有完全被说服。David Holtzman是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神经科(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St. Louis)的主席,同时也是该机构下属的奈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Knight Alzheimer's Disease Research Center)的副主管。他告诉《科学美国人》杂志,虽说我们需要更多关于这一设想的研究,“但现在并没有明显的或者结论性的证据可以证明,不同类型的感染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人们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Tanzi表示,当他在科学会议中展示他的想法或者发现时,与会者的反应确实褒贬不一。其中Itzhaki经常听到的一个观点认为,如果在健康的老年人的大脑中也能发现HSV-1,而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那么就不能认为该病毒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但是她指出,其他的一些病原体,包括结核杆菌,也只能导致一部分易感人群出现感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