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性别 年龄 体重(kg) 诊断 是否进入暖箱 是否留置针 蓝光箱 是否羊水污染
A 男 1小时 2.55 1.新生儿窒息
2.呼吸窘迫综合症 Y Y Y 血性羊水
B 男 19天 3.0 1.新生儿肺炎
2.尿布皮炎 Y Y N N
C 男 30分 2.5 1.新生儿头皮血肿
2.早产儿 Y Y Y N
D 男 5小时 3.0 1.新生儿窒息
2.胎粪吸入 Y Y N Y
对照
E 女 7天 3.0 1.新生儿胆红素血症
Y Y Y 不详
F 女 5天 2.0 1.早产儿
2.低出生体重儿 Y Y Y N
G 男 5天 3.2 1.新生儿高胆红素症
2.尿布皮炎
3.新生儿溶血症 Y Y Y 不详
患儿情况经对比后无明显特异性。
二、新生儿科温箱、物表、医务人员及标本采集器材采样情况如下:
菌落数 细菌名
血培养瓶顶盖 0CFU/cm2
12床床栏 0CFU/cm2
鼠标 1CFU/cm2
黄色采血管顶盖 0CFU/cm2
紫色采血管顶盖 2CFU/cm2
红色采血管顶盖 4CFU/cm2 G+球菌
温箱 2CFU/cm2
窗台 0CFU/cm2
11床患儿皮肤 2CFU/cm2
12床患儿皮肤 15CFU/cm2 头状葡萄球菌
护士1手未洗 1CFU/cm2 溶血葡萄球菌
护士2手消后 0CFU/cm2
护士2手未洗 平皿总菌落数3CFU G+球菌
新生儿科物表、洗手采样标本中生长菌落经革兰染色多为G+球菌,其中2份菌落生长较多标本生长细菌鉴定为头状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未检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新生儿科2例重新采样血液标本培养5天后未见细菌生长。经调查12月26日当天血液标本采集情况为:2名采样人员互相配合,一人进行静脉穿刺,一人留取血标本;先取血生化的样本后才取血培养样本;取血培养标本时未消毒培养瓶盖。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细菌培养标本未先进行采样,采样过程中手卫生未执行;未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本采集规范。
综合分析,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为G-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所需的培养条件要求有充分的营养供应,如含有血液的培养基,在空气及物表采集所用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不生长或生长不良,这也可能是新生儿科物表、洗手等标本中未分离出来的原因。新生儿科物表、洗手采样培养后见G+球菌,鉴定结果为头状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1月27日复查的血培养5天后仍未见细菌生长,排除细菌同种同源的可能。其原因为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先采血生化标本再采血培养标本,生化管为非无菌管,生化管套胶皮未消毒,一过性导致标本的污染,致4份血培养检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排除院感暴发。
处理:督促新生儿科护士长进行彻底的科室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保证手卫生依从性的执行力,规范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诊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