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441|回复: 2

[循证译稿]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到底安全不安全?(SIFIC官微,2月2日推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米奇朋克 于 2016-2-25 08:26 编辑

为全球引进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做准备:来自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安全证据(2000-2012)
检索:陈文森  翻译:廖丹  校审:杨乐
编者按: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系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Mahoney株)、II型(MEF-1株)、III型(Saukett株)分别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并收获病毒,经浓缩、纯化后用甲醛灭活,按比例混合后制成的3价疫苗。接种本品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主动免疫,预防由脊髓灰质炎1型、2型和3型病毒导致的脊髓灰质炎。使用IPV国家所提供的安全性数据对于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策略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将有益于将IPV推广到全球所有国家,并列入其免疫接种计划。美国早在1997年就已将IPV作为常规接种的疫苗之一。此文作者对2000年-2012年通过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上报的使用了IPV后产生的不良事件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全球引进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提供安全证据。
方法:
我们研究了VAERS提供的所有有关IPV的事件,时间段为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无论单种疫苗或者联合疫苗,涵盖了所有年龄和性别组。研究了个体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和类型(不严重、严重非致死及死亡),探究最常见的已编码事件类型以描述不良事件。我们将死亡报告按照常规人体系统分类(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其他部位感染或非感染事件),并回顾死亡报告以确定死因。考虑到早期对于使用疫苗后婴儿综合征的关注,我们将婴儿猝死综合征作为一个独立的死因。使用经验Bayesian数据挖掘法(empirical Bayesian data mining methods),将IPV不良事件与其他疫苗的不良事件相比较,来确定比例失衡的报告(disproportionate reporting)。同时研究了VAERS的附加数据(1991年-2000年),比较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OPV)和针剂的安全性概况。
结果:
共41792例不良事件纳入研究,其中39568例(95%)发生在7岁以下的儿童。该年龄段的报告中,有38381例(97%)同时接种了其他疫苗(大部分是肺炎链球菌和百日咳疫苗),单独接种IPV的只占全部报告的0.5%。有34880例属于不严重的类型(88%),3905例属于严重非致死类(10%),有783例(2%)为死亡报告。不严重的报告类型中,注射部位红斑是最常见的编码类型(29%),严重非致死类型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38%)。大部分的死亡报告年龄均在12个月以下(占96%);正如早前已报道的,大部分伴随着婴儿猝死综合征(占52%)。IPV联合全细胞百日咳疫苗、OPV联合全细胞百日咳疫苗以及OPV联合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安全性描述相似。从1990年-2013年的报告来看,没有迹象表明含IPV的疫苗与其他疫苗相比较,不良事件出现了比例失衡的情况。
结论:
    2000年-2012年,全美使用了超2亿5千万剂的IPV,鲜有不良事件的报告。使用IPV后的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报告与其他疫苗的报告模式是一致的。本评价中,使用IPV后无论不良事件属于死亡事件、非致死事件还是不严重的事件,都没有与任何新发的或未预计的安全性问题相关。
表1 美国2000-2012年IPV不良事件的数量(包括年龄、性别、疫苗类型、接种情况)
不严重(n=36946
非致死(n=4050
死亡(n=796
年龄组*
<7岁                           
34 880 (94%)
3905 (96%)
783 (98%)
0–12 月
11 701 (34%)
2929 (75%)
752 (96%)
13–24月
3830 (11%)
343 (9%)
203%
25–83月
19 349 (56%)
63316%
111%
≥7岁
1807 (5%)
137 (3%)  
111%
性别#
17 715 (48%)      
1716 (42%)
294 (37%)
18 817 (51%)      
2316 (57%)   
499 (63%)
相应的注射年龄+
首剂:0-4
5164 (15%)      
1501 (38%)
489 (63%)
第二针:4-6个月
3509 (10%)   
870 (22%)  
192 (25%)
第三针:6-19个月
6239 (18%)
854 (22%)
87 (11%)
第四针:19-83个月
19 968 (57%)      
680 (17%)
15 (2%)
疫苗类型
单纯IPV
195 (1%)            
8 (<1%)        
3 (<1%)
复合型IPV$
870 (3%)                    
62 (2%)
2 (<1%)
单纯IPV加其他
24 278 (70%)      
2051 (53%)
391 (50%)
复合IPV加其他
9389 (27%)        
1779 (46%)
386 (49%)
仅单纯IPV和复合型IPV
16 (<1%)
0
0
IPV、复合型IPV加其他
132 (<1%)
5 (<1%)
1 (<1%)
*年龄数据缺失数,n=269#性别不详,n=435+仅统计年龄在7岁以下的儿童;$复合型IPV包含IPV抗原和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b型嗜血杆菌或者乙型肝炎抗原
表2 美国2000-2012年报的7岁以下儿童与IPV相关的不严重事件、严重非致死事件描述在医学词典中的优选词前10位,回顾0-12月婴幼儿死因(n[%])
不严重选用的症状术语(n=34880
严重非致死选用的症状术语(n=3905
0-12月区间,报告描述的死亡原因(人体系统)+n=685
1  注射部位红斑 (10140 [29%])
发热(1479 [38%])
婴儿猝死综合征(357 [52%])
2  发热 (6568 [19%])
呕吐 (1073 [28%])
呼吸系统 (48 [7%])
3  注射部位肿胀 (5391 [16%])
抽搐 惊厥 (851 [22%])
心血管系统 (27 [4%])
4  皮肤红斑 (4592 [13%])
应激反应(763 [20%])
神经系统 (13 [2%])
5  注射部位发热 (3773 [11%])   
肠套叠 (573 [15%])
消化系统 (10 [2%])
6  注射部位水肿 (3243 [9%])
腹泻 (511 [13%])
其他感染症状(25 [4%])
7  注射部位硬化 (2486 [7%])
哭叫(505 [13%])
其他非感染症状 (75 [11%])
8  注射部位疼痛 (2385 [7%])
嗜睡 (477 [12%])
未确定(130 [19%])
9  皮疹(2334 [7%])
肌张力减退(373 [10%])
--
10 荨麻疹 (2299 [7%])
皮肤苍白 (371 [10%])
--
一个报告中,可出现多个优选词;+死亡原因来自验尸报告(n=546),死亡报告或证明(n=47),病历(n=22),仅来自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n=70),信息缺失(n=67
表3 美国1991年-2000年联合接种IPV–DTP 、 OPV–DTP或 OPV–DTaP,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数量(年龄、性别、事件类型),n(%)
不严重
严重非致死
死亡
IPV–DTP (N=263)
OPV–DTP (N=10 910)
OPV–DTaP (N=3022)
IPV–DTP (N=58)
OPV–DTP (N=1711)
OPV–DTaP (N=297)
IPV–DTP (N=15)
OPV–DTP (N=461)
OPV–DTaP (N=33)
年龄
<7 岁
258 (98%)
10 822 (99%)
2980 (99%)
57 (98%)
1702 (100%)
295 (99%)
15 (100%)
457 (100%)
33 (100%)
0–12 月
169 (66%)
5953 (55%)
344 (12%)
48 (84%)
1164 (68%)
75 (25%)
14 (93%)
433 (95%)
25 (76%)
13–24 月months
38 (15%)
2063 (19%)
755 (25%)
5 (9%)
343 (20%)
108 (37%)
0
15 (3%)
5 (15%)
25–83 月
51 (20%)
2806 (26%)
1881 (63%)
4 (7%)
195 (12%)
112 (38%)
1 (7%)
9 (2%)
3 (9%)
≥7 岁
2 (1%)
37 (<1%)
23 (1%)
1 (2%)
5 (<1%)
1 (<1%)
0
0
0
性别
110 (42%)
5136 (47%)
1406 (47%)
24 (41%)
768 (45%)
113 (38%)
5 (33%)
170 (37%)
17 (52%)
146 (56%)
5677 (52%)
1584 (52%)
33 (57%)
933 (55%)
180 (61%)
10 (67%)
286 (62%)
16 (49%)
未包含信息缺失的数据,IPV: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DPT:全细胞百日咳疫苗;OPV: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DTaP: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表4 美国1991年-2000年7岁以下儿童联合接种IPV–DTP 、 OPV–DTP或 OPV–DTaP发生的严重非致死和死亡事件术语描述前三位。
严重非致死
死亡
IPV–DTP
OPV–DTP
OPV–DTaP
IPV–DTP
OPV–DTP
OPV–DTaP
(n=68)
(n=1702)
(n=295)
(n=15)
(n=457)
(n=33)
1
发热
发热
发热
婴儿猝死综合征
婴儿猝死综合征
婴儿猝死综合征
(25 [37%])
(877 [52%])
(113 [38%])
(8 [53%])
(301 [66%])
(14 [42%])
2
烦躁不安
抽搐
抽搐
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
(13 [19%])
(585 [34%])
(71 [24%])
(7 [47%])
(95 [21%])
(12 [36%])
3
抽搐
烦躁不安
高热惊厥
心脏骤停和发热
心脏骤停
无法评估
(12 [18%])
(315 [19%])
(36 [12%])
(4 [27%])
(76 [17%])
(10 [30%])

参考文献:Lancet Infect Dis 2015;15:1175-82.
Preparation for global introduction of inactivate...pdf (191.13 KB, 下载次数: 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尘埃69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不良反应,但是安全的。比活的疫苗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好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