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3|回复: 26

[讨论] 是不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科室今天上报一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股静脉置管两天,无发热,置管部位有渗血,拔管后常规尖端培养报告为表皮葡萄球菌,患者没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我认为不是,老师们以为呢?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6-2-16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套标本阳性不能说明问题,至少血培养要做一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断追求 发表于 2016-2-16 09:46
一套标本阳性不能说明问题,至少血培养要做一套

病人已经出院,没做血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liu1724 发表于 2016-2-16 09:57
病人已经出院,没做血培养。

拔管后常规尖端培养报告阳性也有可能是定植细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再抽两管血,进行血培养,再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能定性为血流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有可能为定植菌,患者即已出院,个人认为不能算院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考虑定植;深静脉留置患者无症状一般无需常规做尖端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可能为定植菌,这个只有一次血培养,不能明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上秋 发表于 2016-2-16 10:15
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考虑定植;深静脉留置患者无症状一般无需常规做尖端培养。

我们ICU常规给拔管患者送尖端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尖端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无临床症状,无血培养阳性结果,应该是污染,不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各位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症状体征,没有血培养,可能是污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为表皮葡萄球菌不能确定,多数是污染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各位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皮葡萄球菌有可能是污染,无感染症状一般不考虑为院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考虑院感病例,表皮葡萄球菌有可能是定值菌,因没有做血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第一有可能是定值;二是否考虑污染。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
1.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 ≥15cfu/平板即为阳性。
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二、败血症
临床诊断
发热>38℃或低体温<36℃,可伴有寒战,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1.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
2.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
3.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
4.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5.3kPa(40mmHg)。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
2.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
说明:
1.入院时有经血液培养证实的败血症,在入院后血液培养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或医院败血症过程中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均属另一次医院感染败血症。
2.血液培养分离出常见皮肤菌,如类白喉杆菌、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等,需不同时间采血,有两次或多次培养阳性。
3.血液中发现有病原体抗原物质,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乙种溶血性链球菌,必须与症状、体征相符,且与其它感染部位无关。
4. 血管相关败(菌)血症属于此条,导管相关动静脉炎计入心血管感染。
5. 血培养有多种菌生长,在排除污染后可考虑复数菌败血症。
认为不属于血流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血感染的诊断,有进行了一次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