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多耐监测与防治
›
专家解析耐药基因是否会冲破“最后防线”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65
|
回复:
1
专家解析耐药基因是否会冲破“最后防线”
[复制链接]
xucf730
xucf730
当前离线
积分
10220
发表于 2016-2-14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专家解析耐药基因是否会冲破“最后防线”
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7
对抗“终极”抗生素——多粘菌素的耐药基因或已通过食物链传播至人肠道细菌,其风险不容忽视。
日前,《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微生物所朱宝利等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比较基因组分析文章。研究指出,mcr-1基因或已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中国健康人的肠道细菌中,亟须引起关注。
“由于多粘菌素对多种耐药细菌治疗的有效性,它被认为是对抗耐药细菌的‘最后防线’。”该文章第一作者、中科院微生物所副研究员胡永飞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然而,随着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面纱被揭开,人类对抗耐药细菌的这道防线或将被冲破。那么,人类该如何应对“超级细菌”的侵袭?
“终极”药物或将失效
多粘菌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对绝大多数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容易对多种或旧型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一类细菌)有效。“但由于其对肾脏具有毒副作用,临床使用量并不大。因此,很多细菌对多粘菌素耐药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胡永飞说。
“多粘菌素有着‘终极’药物的称号。”美国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家兰斯·普莱斯也表达了同样观点。
然而,局势正在向不利于人类的一面扭转。2015年11月中旬,华南农业大学刘健华和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团队合作研究指出,在动物和住院患者中发现多粘菌素耐药的新基因mcr-1。该基因由质粒携带,可以在不同菌株间水平转移。
“此前仅报道过由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粘菌素耐药,而突变引起的耐药性不会在细菌间进行传播。而最近发现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由质粒携带,极大增加了多粘菌素耐药性在细菌间广泛传播的风险。”胡永飞说。
该基因一经发现,立即引起全球广泛关注。随后,丹麦、荷兰、法国和泰国的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类似的耐药基因。既然临床多粘菌素用量少,细菌很难对其产生耐药性,此次的耐药基因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风险背后暗藏玄机
原来,尽管临床上很少使用,但该药物却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养殖业,如用于控制土壤细菌、防止农场动物患病等目的。《自然》杂志日前报道称,中国粘菌素用量尤其高,每年农业领域用量达1.2万吨。
此次,胡永飞等人的分析有5点重要提示:一是mcr-1基因已经传播到中国健康人的肠道细菌中;二是该基因早在2011年或之前已经在欧洲出现;三是除了携带mcr-1基因的质粒和细菌之外,单独mcr-1基因连同其上游序列即可被其他载体捕获并进行传播;四是mcr-1基因在欧洲和中国(包括东南亚)菌株中所处的遗传背景不同,提示欧洲的mcr-1并不一定由中国所传播;五是mcr-1基因在屠宰动物、零售肉类、健康人体肠道细菌、临床菌株同时存在,强烈提示了一个完整的动物源性食物链传播途径,最终导致人体耐药细菌的出现。
胡永飞强调,其中,食物链传播途径值得关注。“这种传播方式带来的问题是,从未使用过多粘菌素的健康人,可能不知不觉地就成了mcr-1基因的携带者甚至传播者。”他指出。另外,人体肠道细菌中存在mcr-1基因也不容忽视。因为人体肠道是“最大的细菌生态系统之一,细菌密度极高,很容易发生基因的水平转移,从而加速mcr-1基因在多种不同细菌间的转移”。
不能坐以待毙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由于细菌耐药导致的死亡人数在不断增加。据估计,美国每年直接由细菌耐药引起的死亡人数接近2.3万人,欧洲接近2.5万人。
“细菌耐药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胡永飞说,“这次我们对mcr-1多粘菌素耐药基因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动物抗生素使用、动物细菌耐药问题可直接影响人类。”
胡永飞表示,mcr-1基因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耐药细菌束手无策。对多粘菌素耐药的细菌也并不意味着对所有其它抗生素耐药。值得我们担忧的是,出现对多粘菌素和其他各类抗生素同时耐药的‘超级细菌’”。
为避免这种情况,科学家正在研究新抗生素。“研制新抗生素是个具有吸引力的方法。”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医生詹姆斯·约翰逊说,“但如果我们不能找到更好的利用现存药物的方法,新抗生素迟早也会失效。”
鉴于目前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乱象,很多科研人员担心,出现用现存抗生素不能治疗的细菌感染只是早晚的事。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胡永飞表示,除了加大力度研发新型抗菌药物以外,“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监管、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机制是当务之急”。
原始来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335563.shtm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16-2-1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口牛肉是否耐药菌株传播链?担心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