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它是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通过丛林黄热病监测网络在恒河猴中发现的,已经在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发生过寨卡病毒病疫情。目前寨卡病毒正在拉美迅速蔓延,此外,美洲逾13个国家报告发生散在寨卡病毒感染,这表明寨卡病毒在地域上呈快速扩大之势。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为几天。疾病症状与诸如登革热等其它虫媒病毒感染类似,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这些症状往往较轻,持续2-7天。 近期在巴西出现的疫情中,当地卫生当局发现在普通民众中间发生的寨卡病毒感染有所上升,且在巴西东北部出生并患有小头症的婴儿数量出现增多情况。对寨卡疫情开展调查的机构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存有关联。 寨卡病毒通过受到感染的伊蚊属蚊虫叮咬传播到人,与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蚊虫相同。预防和控制工作依赖于通过去除和改造蚊虫滋生地以及减少蚊虫与人的接触来降低蚊虫数量。可以使用驱虫剂;穿戴可使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得到覆盖的衣服(最好是浅色衣服);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以及在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滋生的地方。旅行者应当采取防止蚊虫叮咬,对自身形成保护的基本防护措施。 寨卡病毒病通常相对温和,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寨卡病毒病患者应当充分休息,饮用足够的液体并且利用常用药来治疗疼痛和发热。如果症状加重,病人应当求医并获得医嘱。但目前尚没有可用疫苗。 (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