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临床指征优先 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吴安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抗菌药物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 ,抗菌药物的使用涉及到临床各个科室 ,因为感染可以发生于临床各个科室的患者。2001 年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调查资料显示,参加调查的 178 家不同规模医院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 56. 93 % ,25 百分位数的医院达51. 43 % ,最高达 97. 33 %;联合用药比例达 40. 48 %。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相近;床位小于 300 张的医院使用率最高 ,达 64. 57 %。2003 年 8 月调查 89 539 名住院患者的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 。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54. 86 % ,联合用药结果也类似。我国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国外医院报道的 25 %~40 %。Levy于 1998 年曾指出 ,抗菌药物只要使用足够时间和量 ,都会出现耐药性 ,而且耐药性是不断发展的 ,对一种药物耐药的同时也可以对其他药物耐药;耐药性一旦出现消失较慢 ,耐药性可以传播。目前细菌耐药性已广泛出现在院内外感染中 ,已在各地引起广泛关注,已报道出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内监测结果也表明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因此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已成为临床医学界十分关切的问题 ,因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不仅增加患者负担 ,影响针对感染的治疗效果 ,而且抗菌药物的附加损害还会加重患者病情 ,如发生二重感染和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压力下产生的细菌耐药性又会影响抗菌药物的疗效。涉及抗菌药物合理或谨慎使用的问题很多 ,本文主要讨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指征问题。Garau
在 “影响抗菌药物限制:伦理学的观点” 一文中强调 ,从伦理学观点出发 ,合理处方抗菌药物的关键在确定哪些患者需要抗菌药物治疗 ,并选择能够最快细菌学和临床治愈的治疗方案。哪些患者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就是哪些患者有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征。
1、诊断与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关系,明确细菌感染的诊断是正确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
前提。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及血、 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 ,只有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才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如果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 由这些病原体造成感染的诊断不能成立时 ,或者单纯病毒性感染者 ,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因此抗菌药物临床治疗性应用指征主要体现在诊断上 ,我们必须在诊断上多下工夫 ,多积累经验。对于怀疑上述病原体感染的危重患者 ,以及初步诊断为上述病原体感染者 ,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 ,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 发病场所、 原发病灶、 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 ,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 ,这就是经验治疗 ,可以帮助我们赢得治疗时机 ,使患者获得早期治疗。如Leone 等认为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 ,如果知道当地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患者的医疗史、 临床具体状况 ,使用窄谱抗菌药物也是可能的 ,42 %的患者可以采取降阶梯治疗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 ,进一步降低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 ,打断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恶性循环。但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 ,可以根据药敏结果
及经验用药的治疗效果调整给药方案。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是靶向治疗 ,选择抗菌药物更要有针对性。因此临床医师要根据从业医疗机构的条件采取各种措施尽早查明感染病原 ,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住院患者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 ,立即送细菌培养 ,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送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 、 预防用药很重要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有指征感染本身就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 相互斗争的过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与病原体之间已形成相互适应、 相互依赖、 相互斗争的关系。感染的发生、 发展、结局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因此无论是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还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都只是暂时的。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链,保护易感人体;根据感染病原体来源可以将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与外源性感染两种,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人体自身,如皮肤、 肠道、 口腔、 生殖道等处定植的细菌;外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自人体外部,包括环境、 动物或其他人;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只是保护易感人体的措施之一,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预防感染的其他措施,包括预防接种等增强人体抵抗力的措施、 洗手等切断感染链的措施、 隔离感染者或保护性隔离等控制感染源的措施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也是有指征的,如内科及儿科领域抗菌药的预防应用在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 ,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 ,则往往无效。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 ,常不能达到目的。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 ,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 ,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普通感冒、 麻疹、 病毒性肝炎、 灰髓炎、 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昏迷、 休克、 心力衰竭、 免疫抑制剂应用者等 ,预防用药既缺乏指征 ,也无效果 ,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 ,对上述患者通常不宜常规预防用抗菌药.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 ,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 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很多 ,如认真进行术前准备、 治疗已经存在的感染、 控制血糖、 科学备皮、 缩短候手术时间等 ,手术中坚持无菌操作、 保持体温、 正确给氧 ,增强抵抗力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只是其中的措施之一。即使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也并不是每例手术都需要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而应该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 ,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清洁手术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 ,局部无炎症、 无损伤 ,也不涉及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的手术 ,手术野无污染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仅在手术范围大、 时间长、 污染机会增加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异物植入手术 ,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手术时才考虑预防用药。清洁 - 污染手术由于涉及上、 下呼吸道 ,上、 下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手术 ,经以上器官手术 ,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 ,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起感染 ,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 尿路、 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 ,也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 ,属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 ,不属预防应用。
3、使用抗菌药物不是越多越好 ,联合使用也有指征,由于每种(类)抗菌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抗菌谱也不尽相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没有指征 ,更不意味着多一个更好 ,多一个更保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针对病原菌不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感染 ,如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 ,细菌与衣原体、 支原体混合感染 ,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等。三是针对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单一已经明确的病原体感染疗效不好时 ,加上另外一个药物增强抗菌活性。四是通过联合用药延缓细菌耐药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有明确指征,凡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就不需联合用药。下列情况为联合用药的指征: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2 种或 2 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 ,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 ,如结核病、 深部真菌病; (5)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药物可联合应用 ,如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苷类的联合。联合用药尚可减少毒性大的抗菌药的剂量 ,如两性霉素 B 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 ,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 ,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通常采用 2 种药物联合即够 ,3 种及 3 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 ,如结核病的治疗。
以上从诊断与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三个方面讨论了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的指征问题 ,因为有指征用药是合理用药的前提。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即使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要做到合理用药 ,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 ,如选择什么药物 ,通过什么途径给药 ,使用多大剂量 ,多少时间给一次 ,如何观察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 肝肾损害时)如何选择药物等。抗菌药物是人类战胜感染的有力武器之一 ,如何用好这个武器只是一个方面 ,爱护好这个武器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09-5-1 07:0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