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0|回复: 1

[转帖] SCI出售引起的医界”冷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汤森路透日前在其官网上公开表示,准备将旗下的科技信息业务出售,其中包括备受国内学者关注的SCI产品。消息一出,引起广泛反响。报道和评论都在关注,SCI被出售后能否保持客观性、公平性、权威性,我国以SCI为主要指标的科研评价方式是否会受波及。记者采访时,医疗卫生界学者和专家坦言,对于这件事,应该关注的是我国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SCI只是一类科技信息产品

    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主任委员代涛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关注SCI,对SCI评价如此追捧。实际上,SCI只是汤森路透的一个产品。”

    据了解,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1961年创办出版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40多年来,SCI数据库不断发展,被列在工程检索(EI)等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和三大检索工具之首。后来,SCI归汤姆森公司所有。如今的汤森路透则是汤姆森公司与英国路透集团在2008年合并组成的信息提供商。每年7月前后,汤森路透都会发布期刊引证报告,对每本期刊被引用状况进行汇总,并通过一定的算法,给出每本杂志的影响因子。在更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论文,被国内学者视为评价科研成果价值的金标准。

    代涛告诉记者,SCI确实是被普遍认同的一类学术论文价值评价工具,但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唯一的。在其他国家,SCI没有被公认为是科研成果价值的绝对评价指标,汤森路透也没有自认为其建立了科研成果评价的最高标准。SCI之所以在国内得到普遍认可,是因为我国缺少科研评价体系,只能采用对期刊定量评价的一类指标。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待完善

    一些人对SCI被出售后能否保持原有品质表示担忧。而在记者采访中,业内专家并未对此过分纠结。

    北京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系讲师尹慧说,只要未来接收方能保持SCI评价的中立性,那这个评价指标和体系还可以像原来一样继续运转。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表示,文章发表后,更重要的是同行评议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因此,能否确保同行评议的真实性,比谁来经营SCI更重要。当前SCI出现很多撤稿事件,说明其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在更多学者看来,如果国内科研评价体制不变,SCI本身的变化其实没有太大影响。

    代涛表示,我国缺乏具有公信力的专家评价制度,特别是专业领域人员之间的客观评价。因此,未来需要充分发挥学术、专家、团队的评价作用,“真正让懂行的专家说了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表示,以SCI以及影响因子作为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价标准,其实只是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特殊产物。“未来,科技评价标准应该更加科学化、精准化和多元化。例如,新的科研成果可能更多依赖同行评价,而应用性成果可能更看重专利和市场接受程度。”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余可谊副教授则表示,近年来,全行业对于SCI评价体系讨论不断,并逐渐达成了共识。此次,大家有了一个重新审视SCI评价指标、科研评价标准,甚至人才培养和评价问题的“冷思考”机会。例如,如何客观看待SCI的价值,不盲目崇拜和蔑视;能否有自信、有能力建立中国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能否回归“医学科技成果惠及于民”的医学科技发展核心;国内期刊能否有更广阔的视野、公信力打造国内外文期刊,在国际上建立自身的展示平台等。


发表于 2015-12-12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鉴诺贝尔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