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7|回复: 16

是否属于新生儿感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扬帆启航 于 2015-12-9 17:43 编辑

新生儿其母与2015/11.23入院,行剖宫产手术,于27日出院,28日新生儿左肩及腋窝出现红疹伴脓头,来儿科就诊,拟脓胞疮入院,行分泌物培养,耐苯唑西林的金葡菌,抗炎治疗,外涂药膏,11.30出院,请问这个应是医院感染吗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5-12-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脓疱疮在产科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查阅母亲住院期间新生儿毛毛的病历记录有类似描述,则归为产科院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狼头 于 2015-12-9 18:01 编辑

1.这个新生儿脓疱疮发病很快,由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接触传染所致。多由带菌医护人员或其它接触患儿的人所传染,所以不能判定是在上次住院的时候感染的还是出院回家后感染的,这个要是一直在院的话肯定算院内感染,由于已经出院在家呆了一天 我建议还是不要算院内感染了,照顾下医生和患者家属情绪,你要非算院内感染的话万一家属找麻烦就麻烦了,呵呵
2.从培养出的病原体来看 是MRSA 按照要求是要算院感的,我记得有个说法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好像算院内感染,可能是因为大部分MDRO都是在医院获得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重耐药菌感染好像算院内感染"没有这个说法。我们在临床监测中社区感染中也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特别是慢性泌尿道感染。

点评

请仔细看看本版四叶草的院感病例诊断的那个课件  发表于 2015-12-10 09: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回家看看208 发表于 2015-12-9 19:06
"多重耐药菌感染好像算院内感染"没有这个说法。我们在临床监测中社区感染中也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特别是慢性 ...

同意,多重耐药菌社区感染仍然存在,ESBL就不用说了。MRSA也有,当然有的老师说在国外社区MRSA诊断很严格,但是就这个问题我专门看了几个病例,患者1年之内都没有在医院就医的经历,把这些MRSA感染的患者全部算在医院感染头上,我觉得有失偏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从他发病的时间来看,理论上来讲,他在医院感染金葡菌的几率更大,应该算作院内感染,跟耐药菌关系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都不会把它列为医院感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澄凤 发表于 2015-12-9 20:22
同意,多重耐药菌社区感染仍然存在,ESBL就不用说了。MRSA也有,当然有的老师说在国外社区MRSA诊断很严格 ...

MDRO社区感染有,但是这个患者出院一天后就发病,还是多重耐药菌,而且还是个新生儿,综合上来看可以诊断为院感的。看看原版主四叶草的课件中就有提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点评,让我有很大启发,患儿11.30出院,菌检结果12月2日才出,我也是感到困惑。我去好好学习版主四叶草的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回复,从中学到了不少好的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学到了很多,按我一般的诊断就会诊断为医院感染,看来此类病例还得多商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院感属于医院感染,因为院外不足48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分析应该算是院内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病例数医院感染,属皮肤软组织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院感病例,出院48小时以内的,与上一次住院有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看符不符合医院感染定义吧。患儿在出院48小时内发病,应该归为医院感染。但是,医院感染是不是就是医院的责任?我认为不尽然。首先考虑新生儿客观存在抵抗力弱,皮肤娇嫩,容易破损,有侵入的客观危险因素。其次感染来源追踪:母亲有携带?医务人员?环境有定植?该患儿有进行过何种医疗操作?牵涉环节较多,我们更应关注的是,MRSA来自哪里,排查隐患,避免院内传播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6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