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禅静思语 于 2015-12-8 10:22 编辑
目前,中国的HIV和HBV感染人群基数非常庞大,中国大约有492191的HIV携带者,根据相关报道,截至2012年12月大约有108906人死于AIDS。目前大约有1.2亿人为慢性HBV感染,每年超过30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梅毒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这些因素使中国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问题显得非常严峻,尤其是锐器伤。 众所周知,医务人员一旦发生锐器伤,工作现场第一时间的伤口处理极为关键,而且,处理得越早、越彻底,暴露后被感染的风险则越小。那么,什么是锐器伤处置“三步曲”?怎样做才算规范彻底?且听我说。 第一步:挤——发生锐器伤后,应立即在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避免挤压伤口局部。 之所以把挤血放在首位,目的是为了快速阻断静脉血流,防止局部伤口处沾染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回流入血。 第二步:冲——用肥皂和流动水反复冲洗伤口。 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的目的是借助流动水产生的压力来冲刷局部伤口,尽可能清除伤口局部残留的沾染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同时,还可以观察伤口的大小及受伤的程度。 第三步:消——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 最后一步的伤口消毒,是对前两步可能没有清理掉的血源性病原体进行的“就地歼灭”,既可以杀灭伤口局部可能滞留的细菌和病毒,同时,还可预防伤口局部感染。 挤——冲——消作为锐器伤处置“三步曲”,每一步都有其特殊意义,只有充分了解其中含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发挥“三步曲”的最大效应。 当然,再好的处置方法,也仅仅是事后弥补,真正的职业安全,不仅要有防范意识,还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方能达到真正的职业安全。 |